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53篇
  免费   430篇
  国内免费   1869篇
安全科学   245篇
废物处理   201篇
环保管理   485篇
综合类   3952篇
基础理论   286篇
污染及防治   1229篇
评价与监测   51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2024年   49篇
  2023年   131篇
  2022年   186篇
  2021年   221篇
  2020年   206篇
  2019年   230篇
  2018年   146篇
  2017年   170篇
  2016年   226篇
  2015年   296篇
  2014年   528篇
  2013年   331篇
  2012年   376篇
  2011年   361篇
  2010年   325篇
  2009年   359篇
  2008年   374篇
  2007年   277篇
  2006年   305篇
  2005年   210篇
  2004年   181篇
  2003年   166篇
  2002年   97篇
  2001年   94篇
  2000年   76篇
  1999年   70篇
  1998年   57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62篇
  1995年   58篇
  1994年   45篇
  1993年   47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43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28篇
  1986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251.
国内含油污泥的综合利用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含油污泥是在石油开采和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含油固体废物.含油量可高达30%以上。含油污泥中的油气挥发,污染生产区域内空气质量,散落和堆放的含油污泥污染地表水甚至地下水水质,进而影响人类的健康。资源化和无害化是含油污泥处理的目标,主要论述了含油污泥的资源化与综合处理方法.对国内含油污泥的综合利用方面的专利成果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52.
研究了针对物化混凝+SBR二级处理后的制革废水,采用ABFT+吸附混凝沉淀工艺进行深度处理,其中出水主要污染物平均NH3-N 0.9mg/L,CODcr 133.8mg/L,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9.0%和71.7%。通过脱色方案比较,活性炭吸附混凝沉淀法去除色度效果显著,出水色度低于5倍,另外出水回用于制革企业的生产性实验取得了成功,标志着制革废水深度处理与中水回用技术的一次重要突破,对制革废水处理提标减排和中水回用的开展具有良好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53.
本文给出了济三煤矿生活污水水量和水质情况,以及采用卡鲁塞尔氧化沟处理该低浓度生活污水的工艺流程和特点。详细描述了实际运行过程中培养和驯化适应低浓度生活污水优势菌种的几个步骤,以及防止和控制污泥膨胀和老化的方法。运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污泥回流比150%、控制氧化沟未端溶解氧(DO)1.5 mg/L,能取得最佳的CODcr去除率和总氮(TN)去除率,分别为76.7%和79.8%。  相似文献   
254.
近年来,随着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国家环保部相继出台了包括火力发电、水泥制造、汽车制造、造纸工业在内的12个不同行业类型的建设项目竣工验收技术规范。然而,造纸污泥综合利用热电项目验收监测尚未列入规范编制日程,其中工程调查、标准制定、点位布设和报告编制等环节仍存在一定误区和难点。文章例从上述薄弱环节入手,对常见难点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可供广大环境监测工作者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55.
青霉素在其生产过中产生大量的废水,其COD值较高,生化性较差,成分复杂,微生物难以降解,其处理技术是世界性难题。文章采用以葡萄糖模拟废水培养的好氧颗粒污泥为接种体,经青霉素废水逐步驯化后,使其完全处理青霉素废水。实验结果表明,应用好氧颗粒污泥技术,处理青霉素废水,COD,NH3_N,TP去除率较高,具有很好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256.
反硝化反应受到抑制导致硝化反应消耗的碱度未能得到平衡,偏低的PH使微生物的代谢速度减慢。因而生化系统的处理能力降低,同时较高的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含量使二沉池极易发生污泥上浮。通过增加有机负荷来降低溶解氧确实可以抑制硝化反应。让问题得到缓解,但通过污泥龄来控制硝化程度,确保比较彻底的反硝化、氮最大程度的得以脱除,使生化系统形成良性循环,这才是根本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257.
以武汉市五座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经Ⅰ、Ⅱ、Ⅲ三种污泥调理方法调理及脱水的污泥深度脱水滤液为研究对象,分析测定了水样的常规水质指标。结果表明,配方Ⅰ所得脱水滤液pH为12.8左右,呈强碱性,配方Ⅱ、Ⅲ所得脱水滤液pH=3.0~6.2,呈酸性。污泥深度脱水滤液的水质随脱水污泥的来源、污泥调理方法不同而异,稳定、氧化程度高的污泥其深度脱水滤液水质较好。经调理后的深度脱水滤液ρ(COD)为180~1200 mg/L,为中低浓度有机废水;BOD5/COD=0.49~0.66,可生化性良好;氨氮浓度为20~200 mg/L,差异较大,但普遍较高,C/N在2.2~13.4,属低C/N比废水;TP在0.4~5.5 mg/L,C∶N∶P对微生物生长来说并不协调。污泥调理剂中的破胞试剂对污泥脱水滤液水质影响较大,配方Ⅱ、Ⅲ调理剂中含破胞试剂,调理后的污泥深度脱水滤液COD和氨氮值较大。最后,建议对氨氮负荷过高而不适合回流的深度脱水滤液采用高效的生物脱氮工艺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258.
市政污水处理厂产生的脱水剩余污泥中含有大量的细菌胞外聚合物、胞内聚合物等大分子有机物,是一种良好的生物吸附剂制备原料。以脱水污泥为原料,采用碱提取的方法,对污泥中胞外聚合物与胞内聚合物进行提取,提取得到聚合物吸附剂,分析了聚合物吸附剂中聚合物浓度、核酸浓度随提取剂中NaOH浓度的变化,考察了聚合物吸附剂对水中镉的等温吸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当NaOH浓度小于0.5 mol/L时,随着提取剂NaOH浓度的升高,得到的提取液中聚合物浓度、核酸浓度逐渐升高。最佳的提取剂中NaOH浓度为0.3 mol/L,该条件下能够充分实现污泥中聚合物的提取。当NaOH浓度高于0.5 mol/L,聚合物中核酸存在一定程度的分解。聚合物吸附剂对水中Cd2+的吸附符合Langmuir模型,NaOH浓度为0.3 mol/L条件下提取得到的聚合物吸附剂的镉饱和吸附容量最大,达1.022 mmol/g。  相似文献   
259.
城市市政污水处理厂产生的剩余污泥是一种良好的重金属生物吸附剂制备原料。以北京某市政污水处理厂产生的脱水剩余污泥为原料,采用碱改性处理方法,制备得到碱改性脱水污泥生物吸附剂,通过其对水中镉的等温吸附实验,考察其重金属吸附效能。研究结果表明:碱改性脱水污泥对水中镉的等温吸附曲线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碱改性处理后,脱水污泥对水中镉的最大饱和吸附容量提高了2.8倍,达0.966 mmol/g,显著高于同类型脱水污泥生物吸附剂。碱改性脱水污泥对水中镉的最大饱和吸附容量与改性过程中所使用的Na OH浓度之间的线性相关性较差,呈现一定的波动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260.
Arsenic in the environment is attracting increasing attention due to its chronic health effects. Although arsenite(As(III)) is generally more mobile and more toxic than arsenate(As(V)), reducing As(V) to As(III) may still be a means for decontamination, because As(III) can be removed from solution by precipitation with sulfide or by adsorption or complexation with other metal sulfides. The performance of As(V) bio-reduction under autohydrogenotrophic conditions was investigated with batch experimen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s(V) reduction was a biochemical process while both acclimated sludge and hydrogen were essential. Most of the reduced arsenic remained in a soluble form, although 20% was removed with no addition of sulfate, while 82% was removed when sulfate was reduced to sulfide. Th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the reduced arsenic was re-sequestered in the precipitates, probably as arsenic sulfides. Kinetic analysis showed that pseudo first-order kinetics described the bio-reduction process better than pseudo second-order. In particular, the influences of pH and temperature on As(V) reduction by acclimated sludge under autohydrogenotrophic conditions and total soluble As removal were examined. The reduction process was highly sensitive to both pH and temperature, with the optimum ranges of pH 6.5–7.0 and 30–40°C respectively. Furthermore, Arrhenius modeling results for the temperature effect indicated that the As(V) reduction trend was systematic. Total soluble As removal was consistent with the trend of As(V) reduc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