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0篇
  免费   124篇
  国内免费   80篇
安全科学   409篇
废物处理   12篇
环保管理   94篇
综合类   400篇
基础理论   61篇
污染及防治   34篇
评价与监测   52篇
社会与环境   22篇
灾害及防治   90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86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69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71.
长寿命BOD微生物传感器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研究将从淀粉厂活性污泥中分离筛选出的一种性能优良的腊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用高分子等材料包埋制成薄膜,与氧电极组合成BOD传感器。经对其技术性能进行测试表明,间断使用寿命已达16个月以上;对BOD标准物质线性响应范围5—60mg/L;响应时间不大于8min;测定环境标样平均误差1%,变异系数5.1;与BOD_5经典法同步测定废水样品结果相关性良好。  相似文献   
172.
苯酚在预活化聚酰胺膜酪氨酸酶生物传感器上的响应特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苯酚在预活化聚酰胺膜酪氨酸酶生物传感器上的响应特性,适量儿茶酚的存在可加快传感器到达恒态的速度。被固定酶的量、活性及传感器的有效面积等是影响检测灵敏度的主要因素。首次采用预活化聚酰胺膜固定酪氨酸酶,并与浸蜡石墨电极组合成酪氨酸酶生物传感器,在温度25℃电位-0.200VvsSCE,儿茶酚浓度5×10(-7)mol/L,底液0.1mol/L磷酸盐缓冲溶液pH6.50下,采用电流法测定苯酚及水样中的酚。酶膜的制备、替换和贮存极为方便,酶膜贮存5个月未见活性下降,有良好的重现性和线性范围2×10(-7)-1.25×10(-5)mol/L。  相似文献   
173.
GM100C动压平衡自动跟踪烟尘采样仪,跟踪精度高,响应时间快,无需换孔板,只要拨动波段开关就可换采样嘴。  相似文献   
174.
新型生物膜光纤传感器测定溴化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新型生物膜作载体制成的光纤传感器对工业废水中的溴化物进行了测定,溴化物的线性范围为8×10-7mol/L~2×10-5mol/L;相对标准偏差为08%;响应时间为2~3min。  相似文献   
175.
安全性与作用可靠性是引信的两项重要技术指标。引信的工作过程和工作环境比较特殊,不同于一般的机电产品。在一般机电产品的安全可靠性建模过程中,环境因素不被考虑,但对于引信而言,其可靠性与环境力却有着密切关系。笔者根据引信工作的特殊性,对环境力及其作用时间的安全可靠度及作用可靠度进行了计算。  相似文献   
176.
免疫传感器用于环境中痕量有害物质检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随着免疫测定技术与传感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发了以固定化的抗体(抗原)为识别元件,基于特异性的免疫反应原理的免疫传感器.该传感器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可实现对农药分子、工业有机污染物、重金属、生物毒素等有害物质的实时、在体、在线测定,在环境污染监测中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本文对免疫传感器的原理、制备、分类作了简要介绍,综述了近年来用于痕量有害物质检测的免疫传感器在固定化方法和传感技术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并探讨了免疫传感器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7.
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基于内部结构体特有的压电效应,可实现加速度信号转换成对应电荷变化量,广泛应用于振动试验控制与测量领域。作为振动试验控制系统中实时信号采集反馈的重要环节,传感器灵敏度直接决定随机振动试验控制与测量的准确性。本文基于苏试DC-6000-60电动振动台与美国SignalStarDP-760数字式振动控制仪等组成的试验控制系统,研究表明试验控制过程中电荷放大器内传感器灵敏度值设置偏差,控制仪拟合生成的控制频谱曲线表面上符合规定试验条件,但实际已导致航天产品在随机振动试验过程中过试验或欠试验。  相似文献   
178.
现代高科技武器的发展以及日益复杂的作战环境对防弹衣的防弹性能和穿着舒适性提出了更高要求。新材料仍将成为下一代新型防弹衣的开发方向。本文介绍的碳钠米管纤维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已经被发现。由于其制造成本贵比黄金而一直未被广泛使用。近年来随着工艺技术的改进及生产规模的扩大,碳纳米管的生产成本大幅降低,其开发潜能和应用前景逐渐受到材料科学界和高新技术产业部门的关注。本文在分析现代常用防弹衣防弹机理的基础上着重论述碳钠米管作为超级纤维的独特性能在防弹领域中的应用优势。  相似文献   
179.
为评估和分析钢结构的耐火性能,以我国10个钢厂生产的Q345钢的424次恒载升温试验和152次恒温加载试验结果为依据,对钢材强度和应变以及不同的热-力作用路径下的力学性能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所有热-力作用路径下,恒载升温试验的强度最小,应变最大,临界温度最低;恒温加载试验的强度最大,应变最小,临界温度最高。随温度升高,热-力作用路径对钢材的力学性能影响增大:在450℃以下影响较小,在500℃以上时影响显著。如果规范采用恒温加载试验强度,是不可靠的。恒载升温条件下的ε-T-k材料模型和恒温加载条件下的ε-k-T材料模型均不能单独用于超静定钢结构的性能分析。超静定钢结构的性能分析可把火灾过程离散为若干时段,把每个时段分解为两个独立的应变-温度过程和应变-应力过程,分别应用恒载升温条件下的ε-T-k和恒温加载条件下的ε-k-T材料模型进行分析,然后迭加计算以得出最后的应变。  相似文献   
180.
物联网产业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物联网既是信息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也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新要求,因此受到全世界关注是一种必然。我国已经具备物联网发展的政策、经济和技术环境。微型传感器、超高频芯片、云计算和信息安全等将成为技术发展重点。安防、交通、物流、家居、环保、电力等领域将成为应用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