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5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34篇
安全科学   18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55篇
综合类   318篇
基础理论   30篇
污染及防治   17篇
评价与监测   37篇
社会与环境   37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21.
222.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是我国乃至全球最大的政府生态补偿项目。本文系统梳理了其形成过程、体制安排以及历年的政策变化,对政策演进、政策力度、激励约束与政策效果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历次的政策调整从政策目标上增强了"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导向,丰富了监测与考核的指标体系,并引入资金使用的绩效考核,有利于加强对资金用途和使用效率的监督和引导。但作为均衡性转移支付,该项资金的分配方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联性较弱,资金在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上的效果有赖于更强的激励约束机制。建议加大激励资金数量和考核制度的作用,动态完善监测和考核指标体系,并对政策效果开展全面和严谨的评估。  相似文献   
223.
湖滨带复合型人工湿地氮磷的去除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海鹰  刘佳  徐进 《生态环境》2007,16(4):1160-1165
湖滨带是连接湖泊水域生态系统与陆地生态系统的一个功能过渡区,是湖泊的最后一道保护屏障。在河流的入湖口建造湖滨湿地,可有效净化入湖径流中携带的部分有机污染物、营养盐等。以云南抚仙湖北岸的湖滨湿地—马料河复合人工湿地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湿地不同功能区去除氮磷的效果。研究表明,沉淀池除氮效果最不明显,在该区内有机氮可能发生矿化作用而转变为氨氮。有植物系统的潜流和表流区除氮效果较为明显,潜流区对氨氮、硝氮和总氮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18.0%、19.7%和22.6%;表流区对三者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50.4%、35.9%和43.5%。沉淀池对磷有一定的截留作用,且在进水污染物质量浓度较高时表现明显,平均截留率为14.9%。潜流和表流区除磷效果不明显,可能是因为湿地运行了两年多,土壤吸附交换达到平衡,影响了表流区的除磷效果。潜流区除磷效果受降雨影响较大,雨季时,总磷的平均截留率为12.1%,主要是不溶性磷的吸附和沉积;雨季末期,湿地流量较小,水体流动性差,系统内处于厌氧状态,出现磷释放现象。  相似文献   
224.
1997年在西南农业大学生活区及重庆北碚郊区菜地设观测点研究了大气干、湿沉降物汞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雨水汞浓度随降雨持续时间延长和降雨强度增大而呈下降趋势,与当日降雨量没有明显的相关性。大气沉降向生活区输入汞的总量显著高于菜地系统,其中输入到生活区中的汞,干沉降约为70%、湿沉降约为30%;而输入到菜地系统中的汞,干、湿沉降的输入量大体相当。  相似文献   
225.
将地理信息系统应用到环境保护工作中去,使环境信息系统更好地为环境管理决策提供支持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作者通过地理信息系统在水环境功能区划工作中的应用,为地理信息系统在环境保护工作中的应用作了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226.
深圳特区不同功能区大气微生物污染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平皿沉降法,测定了深圳特区不同功能区37个监测点人群呼吸带内的大气细菌数和真菌数,结果表明,特区内不同功能区大气微生物的浓度各异,其中市区商业交通混杂区的大气细菌污染最重,其次是工业区和交通干线,文教区和居民区、旅游区大气细菌含量最低。绿化情况良好的文教区、居民区、果园的真菌含量高于工业区和交通干线。以大气细菌含量为指标评价了各测点的空气质量,参与评价的37个测点中,清洁点占56.8%,普通点占29.7%,属界限空气的测点占8.1%,5.4%的测点空气已出现轻度污染。大气细菌的日浓度变化规律为:早上(6:30)、晚上(18:30)较高,上午(10:30)、下午(14:30)较低。  相似文献   
227.
Excel数组公式在环境统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Excel数组公式的基本原理及其在降水统计、环境噪声统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28.
对伊宁市的空气微生物浓度进行了初步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伊宁市部分区域空气(占总测点的22.2%)处于超重度微生物污染,并且初步讨论分析了导致不同功能区和不同时间段大气微生物浓度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229.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空缺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何帅  陈尚  郝林华 《环境保护》2020,48(17):34-40
我国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补偿政策已推行多年,累计投入资金5242亿元,取得了初步的生态保护效果,但是也存在管理困难。根据2017年中央财政对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的生态补偿资金分配情况,本文对全国25个重点生态功能区的补偿情况进行了空缺分析。结果表明,补偿范围已覆盖全部重点生态功能区,不存在补偿空间空缺;但是所有功能区的人均补偿强度均未达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线,存在较大的补偿强度空缺。最后,从提高补偿资金标准、完善补偿资金分配原则、丰富补偿渠道和探索生态补偿新方向四个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30.
为研究2014年APEC会议期间(11月1—11日)石家庄市大气污染特征并评估空气质量保障措施效果,对处理不同功能区的封龙山站(背景站)、人民会堂站(市区站)、高新区站(开发区站)的ρ(SO2)、ρ(NO2)、ρ(CO)、ρ(O3)、ρ(PM2.5)、ρ(PM10)进行分析,对比了各站点APEC会中与会后、APEC会议期间与2013年同期的空气质量等级状况及污染物质量浓度的变化. 结果表明:2014年APEC会议期间石家庄市整体空气质量好于2013年同期,除O3外,其余各大气污染物的质量浓度均有明显降低,其中封龙山站的ρ(SO2)、ρ(NO2)、ρ(CO)、ρ(PM2.5)、ρ(PM10)较2013年同期分别下降了55.1%、22.9%、16.7%、36.8%、31.0%,人民会堂站的降幅分别为35.5%、28.0%、32.6%、36.9%、56.2%,高新区站的降幅分别为49.4%、26.6%、16.5%、32.9%、53.5%. 应急减排措施也使各站点的首要污染物发生了明显变化,其中扬尘控制措施有效遏制了PM10对于市区站和高新区站的影响,而对于高架源的控制也有效降低了背景站的SO2污染水平. 结合后向气流轨迹和气象图分析发现,尽管2014年APEC会议期间石家庄市的气象条件较2013年同期更不利于污染物扩散(污染气象指数等级高、气团滞留时间长),但通过地方政府采取的一系列应急减排措施,其空气质量仍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