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26篇
  免费   744篇
  国内免费   526篇
安全科学   1168篇
废物处理   106篇
环保管理   1158篇
综合类   3187篇
基础理论   452篇
污染及防治   247篇
评价与监测   133篇
社会与环境   166篇
灾害及防治   379篇
  2024年   108篇
  2023年   245篇
  2022年   257篇
  2021年   334篇
  2020年   215篇
  2019年   226篇
  2018年   152篇
  2017年   187篇
  2016年   175篇
  2015年   212篇
  2014年   443篇
  2013年   277篇
  2012年   355篇
  2011年   338篇
  2010年   283篇
  2009年   290篇
  2008年   318篇
  2007年   369篇
  2006年   277篇
  2005年   259篇
  2004年   197篇
  2003年   211篇
  2002年   197篇
  2001年   154篇
  2000年   92篇
  1999年   99篇
  1998年   89篇
  1997年   116篇
  1996年   87篇
  1995年   86篇
  1994年   69篇
  1993年   53篇
  1992年   62篇
  1991年   69篇
  1990年   38篇
  1989年   5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太湖流域耕地变化及其对生态服务功能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类活动驱动下的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影响是当前生态学研究的前沿和热点,中国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耕地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影响尚不清楚。论文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典型商品粮基地--太湖流域为研究区,利用多期遥感解译数据、统计资料和历史文献,分析太湖流域25 a 来耕地变化情况,并选取农产品生产、碳蓄积、水源涵养三个关键指标探讨耕地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① 25 a 来太湖流域耕地减少显著,以城市建设用地占用为主,1985-2000 年流域耕地仅减少1 346.82 km2,主要集中在上海市和江苏省,态势并不严峻;2000-2010 年是流域耕地减少的主要时期,减少面积达4 317.46 km2,县级市耕地减少明显加剧。② 25 a 间太湖流域耕地变化造成生态服务功能退化明显,供给服务功能中仅小麦产量有所提高,稻谷和油料产量分别下降39.60%、56.56%,调节服务功能中土壤碳储量降低显著,但对水源涵养能力影响较小。建议加强耕地保护力度,协调耕地保护、经济发展和生态服务之间的平衡,有助于减缓流域耕地减少对生态服务功能退化的压力。  相似文献   
982.
提出了一种工字形截面内藏双钢板的混凝土组合柱。进行了3个不同构造的按1/10缩尺的柱模型低周反复荷载试验。试件1为普通工字形截面内藏双钢板混凝土组合柱模型,原型为某工程的底部大空间结构柱,为研究抗弯性能,取剪跨比λ=2.94;试件2为底部加强型试件,采取了对试件1内藏双腹板工字钢翼缘外侧底部贴焊加强钢板的措施;试件3为加强配筋的试件,采取了对试件1截面翼缘外侧提高纵筋配筋率的措施。分析了各模型的承载力、刚度及退化过程、延性、滞回特性、耗能和破坏特征。给出了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公式,计算结果与实测符合较好。研究表明:加强型工字形截面型钢混凝土柱与普通工字形截面型钢混凝土柱相比,滞回曲线饱满,承载力、延性、耗能能力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983.
《防灾博览》2014,(5):10-10
2014年9月29日,中国地震灾害防御中心组织召开了“中国地震灾害损失调查评估系统”成果鉴定会。会议介绍了该项目的 任务来源、系统需求、功能设计理念、系统架构、9大功能模块功能演示、第三方测试、取得的主要成果及在全国各省市地震局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984.
正日常生活中,人们对于灰尘、污气、浊水、垃圾等污染都极为重视,惟恐避之不及,但却往往忽视了生活中的另一类污染。这些污染犹如潜伏在身边的"无形杀手",若不加以防范,长期遭受它们的"暗算",身心会受到极大的损害。空中微粒"杀手"我国有关研究人员对中国16个城市调查表明,污染的空气中细小微粒越多的地方,心脏病的死亡率也就越高。微粒吸入肺部后,引起呼吸道慢性炎症,继而发生肺泡及周围组织纤维化,增加  相似文献   
985.
针对输电线路试验检测项目人工管理,在周期内存在漏检、重检等不规范现状,对计划预警措施进行分析,利用 ASP 技术和 SQL SERVER 2000 数据库开发了输电线路试验预警系统,实现了线路例行、诊断性试验的到期提醒、查询、打印、备份等功能。系统界面操作简单、查询数据准确、维护便捷。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提高了设备的管理水平,为架空输电线路科学管理提供了可参依据。  相似文献   
986.
在氯化氢氧化CeCuK/Y分子筛催化剂研制基础上,针对氯乙酸生产中含乙酸的氯化氢尾气,制备出用钇改性的CeCuK/Y分子筛催化剂,采用常压固定床反应器考察了该催化剂对乙酸催化燃烧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当催化剂装填量为3 g,空气为氧化剂,乙酸体积分数为0.4%,反应气总空速在15000 h-1以内,反应温度为240℃时,乙酸去除率可达95%以上。经过200 h的稳定运行,乙酸的去除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同时,对该催化剂用于含乙酸的氯化氢氧化制氯反应的催化性能进行了研究,当催化剂用量为8 g,氧气为氧化剂,氯化氢、氧气流量均为130 mL/min,氯化氢气体中乙酸的体积分数为1%,在反应温度为430℃时,HCl的转化率可以达到75%。  相似文献   
987.
红松人工林与天然次生林大型土壤动物功能类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不同森林恢复类型对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影响,对红松人工林与天然次生林生态系统(硬阔叶林和蒙古栎林)大型土壤动物功能类群时空分布的差异进行分析.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将捕获的大型土壤动物划分为腐食性、植食性、捕食性和杂食性土壤动物4个功能类群,并对比红松人工林和天然次生林生态系统土壤动物功能类群.结果表明:(1)水平分布上,天然次生林与红松人工林中4种功能类群大型土壤动物均有分布,其中腐食性土壤动物密度和生物量占绝对优势,但类群组成略有不同;(2)垂直分布上,红松人工林各功能类群土壤动物个体密度及类群数在不同土层差异显著(P0.05),均表现出明显的表聚性;而天然次生林中除腐食性和捕食性土壤动物外,在垂直方向无显著差异(P0.05),0-10 cm层腐食性动物个体密度以及类群数最大;(3)时间变化上,红松人工林与天然次生林土壤动物功能类群表现出一致的变化规律,均以腐食性最高,各类群密度、类群数均为5月、10月高于其他各月,生物量以9月最高.红松人工林和天然次生林土壤动物功能类群时空规律比较研究可为森林经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88.
基于长江口4期遥感影像及野外考察资料,并结合国内外文献报道的该研究区及其周边植被、气候等条件类似地区湿地对水体中N、P营养物质的去除潜力,估算了长江口滩涂湿地去除N、P营养物质的潜力及其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围垦导致的陆域面积、湿地总面积扩大以及湿地景观类型的变化,长江口滩涂湿地年N去除潜力由1980年的710.53~4 039.37 t增加到2010年的5 137.68~9 305.83 t,P去除潜力由1980年的64.62~408.55 t增加到2010年的886.45~1 228.08 t。30 a来堤外3种典型盐沼植被对N的去除潜力约增加800~1 100 t,对P的去除潜力约增加60~70 t,但占总去除潜力的比例却分别下降约44~71和62~84百分点。其中,藨草群落和芦苇群落对N、P的去除潜力贡献均呈不断减少趋势,相反,外来物种互花米草对N、P的去除潜力贡献分别由0%和0%增加到17%~24%和10%~19%。湿地净化潜力评估可为长江口地区水质改善、水源与湿地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89.
<正>2014年5月15日来源:韩国环境部韩国环境部将于今年10月份发布一份指南,就韩国《化学物质登记和评估法》(韩国版REACH)和《化学物质控制法》(CCA)规定的企业义务提供更详细说明,包括程序流程。这份针对韩国版REACH的指南规定的领域将包括,化学物质登记准备、试验数据缺口分析、登记程序、数据质量评估方法以及在联盟内的公平费用分担。韩国版REACH法规和《化学物质控制法》都将于2015年1月1日生效。针对这两部法律的总统和部  相似文献   
990.
The selection and use of low-Cd-accumulating cultivar (LCAC) has been proposed as one of the promising approaches in minimizing the entry of Cd in the human food chain. This study suggests a screening criterion of LCACs focusing on food safety. Pot culture and plot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to screen out LCACs from 35 pakchoi cultivars and to identify the crucial soil factors that affect Cd accumulation in LCACs. Results of the pot culture experiment showed that shoot Cd concentrations under the three Cd treatments significantly varied across cultivars. Two cultivars, Hualv 2 and Huajun 2, were identified as LCACs because their shoot Cd concentrations were lower than 0.2 mg. kg-1 under low Cd treatment and high Cd exposure did not affect the biomass of their shoots. The plot experiment further confirmed the consistency and genotypic stability of the low-Cd- accumulating traits of the two LCACs under various soil conditions. Results also showed that soil phosphorus availability was the most important soil factor in the Cd accumulation of pakchoi, which related negatively not only to Cd uptake by root but also to Cd translocation from root to shoot. The total Cd accumulation and translocation rates were lower in the LCACs than in the high-Cd cultivar, suggesting that Cd accumulation in different cultivars is associated with the Cd uptake by root as well as translocation from root to shoot. This study proves the feasibility of the application of the LCAC strategy in pakchoi cultivation to cope with Cd contamination in agricultural soil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