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83篇
  免费   116篇
  国内免费   280篇
安全科学   488篇
废物处理   16篇
环保管理   241篇
综合类   1223篇
基础理论   287篇
污染及防治   59篇
评价与监测   54篇
社会与环境   154篇
灾害及防治   57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93篇
  2022年   117篇
  2021年   117篇
  2020年   78篇
  2019年   78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75篇
  2014年   215篇
  2013年   105篇
  2012年   125篇
  2011年   143篇
  2010年   109篇
  2009年   118篇
  2008年   113篇
  2007年   157篇
  2006年   95篇
  2005年   107篇
  2004年   82篇
  2003年   116篇
  2002年   75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71.
土地利用的区域问题与区域间功能置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调整土地利用的空间布局,在系统功能稳定的基础上实现经济有效性、人地系统均衡性是我国土地利用空间政策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因此,对于土地利用功能空间调整的合理性、有效性判断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理论思辨为基础,结合文献分析定性地探讨自然地理环境、经济、制度等因素对于土地利用的作用机理,并将自然空间、经济空间与行政空间进行叠合分析。结果认为:土地利用受到自然、经济、社会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非均质自然空间与经济空间的叠合使土地利用功能变化呈现非均衡特征,在区域边界的限定下,土地供求的区域矛盾成为一种必然;系统条件下,区域内部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过区域系统进行外部化,区域间土地利用功能置换能够优化区域系统土地利用的空间格局,缓解土地利用的区域问题。  相似文献   
972.
长江源和黄河源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于2009年8月和2010年7月对黄河源和长江源的大型底栖动物开展了系统调查。调查期间两区域共鉴定底栖动物66种,隶属于28科57属。其中,环节动物2科5属8种,软体动物2科2属5种,节肢动物23科49属52种,其它动物1科1属1种。长江源大型底栖动物种数、密度、生物量分别为29种、59 ind./m2、00 307 g dry mass/m2;黄河源大型底栖动物种数、密度、生物量分别为48种、369 ind./m2、04 520 g dry mass/m2。长江源动物资源量较低归因于泥沙含量较高和湿地退化。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建设河源区生态屏障尤为重要,这需要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因地制宜开展乔灌草植被建设,防止草地退化和沙化,减缓土壤侵蚀速率,减少河流输沙量,维系河流生态健康。  相似文献   
973.
对具有催化功能的负载Fe(Ⅲ)的活性炭进行了表征,与母体活性炭相比,其比表面积以及微孔体积均有所下降,酸性官能团的量有所增加;考察了普通浸渍法和超声浸渍法制备的双功能活性炭对毒死蜱的吸附和降解性能,结果表明,双功能活性炭对毒死蜱的吸附量有所降低,但对毒死蜱的降解能力增强,超声浸渍法所制备的活性炭对毒死蜱的降解能力要优于普通浸渍法所制备的活性炭。  相似文献   
974.
采用包埋法制备出一种复合生物填料,测其各项理化性质,并以NOx模拟废气验证其脱硝性能。填料主要由碳酸钙、牛粪堆肥腐殖质、菌剂载体、水泥、轻质珍珠岩、立体网状纤维及脱硝功能微生物等复合而成,粒径12 mm×20 mm,自然堆积密度(471±0.8)kg/m3,持水量(49±1.3)%,比表面积3.91 m2/g,平均机械强度(427.3±0.2)N,pH为10.5±0.2。填料能长期在潮湿环境中保持良好的粘结强度,并具有营养缓释及pH缓冲能力。包埋脱硝功能微生物复合填料中初期微生物数量5.3 ×105 CFU/g,运行60 d后微生物数量达到8.6×108 CFU/g,闲置停运30 d微生物有所减少,但重启后净化效率基本不变。当进气负荷低于1 878 mg/(m3·h),气体停留时间为14.47 s时,BF1的去除率高达93.15%。  相似文献   
975.
基于景观生态学源—汇理论的自然保护区功能分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保护区的功能区划基本上确定了保护区的发展方向和管理构架,对保护区的有效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阶段功能分区不合理是我国自然保护区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由此导致保护区生物多样性降低,社区矛盾激化。因此,运用科学的方法对自然保护区进行正确合理地功能分区显得尤为必要。通过资料收集、实地调查、专家咨询、文献研究等方式,同时借助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运用景观生态学源—汇系统理论对安徽鹞落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了功能分区。新的功能分区方案与原有功能区划相比,核心区与缓冲区面积扩大,所占比例分别由17.2%和23.9%上升到38.46%和29%;实验区面积比例由58.9%下降为32.54%,人类活动密集区域划入实验区,有利于保护区实行严格的分区管理。  相似文献   
976.
运用灰色聚类法对玉环县各区域进行了声环境评价,并运用MATLAB软件进行编程运算,同时根据玉环县城区的总体规划及噪声监测值进行检验,确定了玉环县声环境功能区划。结果表明,利用灰色聚类法得出的声环境功能区划结果科学合理,可为城市的噪声污染防治工作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977.
基于Sen可行能力理论测度中国社会福利指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基于阿玛蒂亚·森(Sen)可行能力理论,运用2008-2013年中国31个省(市)面板数据,采取模糊数学理论与主成分因子分析法测度中国社会福利指数。通过理论与实证研究发现:第一,东中西部地区社会福利指数差异性较大,其波动呈不规则趋势,且社会福利与经济发展呈脱钩状况。第二,计算MI与GC指数发现,各地区社会福利指数之间存在正的空间相关性,且东中西部地区社会福利指数存在空间集聚与扩散现象。第三,利用动态空间面板模型实证检验发现,社会福利指数存在时滞性,且城镇化率与外贸出口占比越高,越有利于提高社会福利水平,而经济增长与工业化对社会福利影响力相对较低。鉴于此,为有效提高中国社会福利,使经济发展与社会福利二者相匹配,本研究提出以下政策建议:首先,学术界应改变传统的福利经济学思维体系,将更多的研究重点放在功能自由与能力自由两方面。其次,各地区应加强区域间交流合作,减少"以邻为壑"现象,促进区域发展一体化。最后,中央与地方政府应转变经济发展模式与理念,加大民生与环境保护方面投入,进而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78.
官厅水库浮游植物功能群季节演替及其驱动因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官厅水库是北京市重要的水源地,其生态环境问题一直深受社会关注。以浮游植物功能群调查为基础,于2010年春夏秋三季对官厅水库进行生态调查,根据水库水环境特征,在永1000、妫1018+1、河口3个不同生境区域设置采样点,进行浮游植物水样采集。共鉴定出浮游植物112种(包括变种),分属于6门52属。浮游植物种类组成:绿藻门23属49种,占种类总数的43.75%;硅藻门12属34种,占30.36%;蓝藻门10属19种,占16.96%;裸藻门4属7种,占6.25%;甲藻门2属2种,占1.79%;隐藻门1属1种,占0.89%。浮游植物丰度秋季(8 889.97×10~4个/L)夏季(7 157.39×10~4个/L)春季(868.97×10~4个/L),三季均值为5 638.78×10~4个/L。3个季节里浮游植物划分为18个功能群,代表性功能群的季节演替为春季(F/MP/H1/C/D/G/W1)→夏季(Tc/M/Wo/C/N/X3/LM)→秋季(Tc/H1/C/D/W1/P)。利用典范对应分析方法,对同步取得的p、TN、TP、WT等环境因子与浮游植物功能群分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WT、p、TP、NH_4-N是官厅水库浮游植物功能群演替的主要驱动因子。  相似文献   
979.
以往的环境功能区划将城市或某一区域作为整个目标范围的功能区划,这种方法划分环境功能区不是过细就是过笼统,使保护目标定的过高或过低。环境功能区划模糊,无法从整体上解决城市结构性污染和布局不合理的现象,达不到“分级管理、分类保护、分区防治”的环境管理目的。针对新疆特殊绿洲环境特征,本文提出新的区划方法,重新对全疆各地环境功能进行特殊环境功能区划,以期明确各类特殊环境功能区的主要特点、主要问题、主导功能和建设要求,在今后的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将对新疆社会经济的快速、稳定、持续发展具有十分现实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980.
生态系统服务成为促进生态系统与人类社会和谐统一的有效管理中介.采用市场价值法、水量平衡方程法、InVEST模型和HSI模型对1995—2015年淮河生态经济带的食物供给、水源涵养、气候调节和生境质量功能进行评价,并分析其时空变化与相关原因.结果表明:淮河生态经济带各生态系统服务分布呈现较大时空异质性.食物供给功能分布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