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4篇
安全科学   3篇
环保管理   19篇
综合类   67篇
基础理论   7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6篇
  2023年   5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北极双熊     
赵清竹 《环境》2010,(9):58-60
原来未曾谋面的两种熊——北极熊和灰熊,现在也同处北极生活。原因是什么?便是全球变暖。  相似文献   
102.
杨雪杰 《环境保护》2013,41(9):21-22
"全球每个人都会从中受益,特别是小规模金矿的矿工们,北极地区的人们和我们的下一代。我期待着《水俣公约》能迅速得到批准,使其尽快生效。"——联合国副秘书长、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阿齐姆·施泰纳2013年1月,当我国大部分地区笼罩在雾霾之中,民众对蓝天白云的渴盼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时,在瑞士日内瓦,一项旨在全球范围内控制和减少汞排放的公约  相似文献   
103.
104.
105.
During the summers of 2008 and 2009, net methane(CH4) and nitrous oxide(N2O) fluxes were investigated from 4 tundra ecotopes: normal lowland tundra(LT), bird sanctuary tundra(BT), the tundra in an abandoned coal mine(CT) and the tundra in scientific bases(ST) in Ny-Alesund of the High Arctic. Tundra soils in CT(184.5 ± 40.0 μg CH4/(m2·hr)) and ST(367.6 ± 92.3 μg CH4/(m2·hr)) showed high CH4 emissions due to the effects of human activities, whereas high CH4 uptake or low emission occurred in the soils of LT and BT.The lowland tundra soils(mean,-4.4-4.3 μg N2O/(m2·hr)) were weak N2 O sources and even sinks. Bird activity increased N2 O emissions from BT with the mean flux of7.9 μg N2O/(m2·hr). The mean N2 O fluxes from CT(45.4 ± 10.2 μg N2O/(m2·hr)) and ST(78.8 ± 18.5 μg N2O/(m2·hr)) were one order of magnitude higher than those from LT and BT, indicating that human activitie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N2 O emissions from tundra soils. Soil total carbon and water regime were important factors affecting CH4 fluxes from tundra soils. The N2 O fluxes showed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ammonia nitrogen(NH4+-N) contents(r = 0.66, p 〈 0.001) at all the observation sites, indicating that ammonia nitrogen(NH4+-N) content acted as a strong predictor for N2 O emissions from tundra soils. The CH4 and N2O fluxes did not correspond to the temperature variations of soil at 0-15 cm depths.Overall our results implied that human activities might have greater effects on soil CH4 and N2O emissions than current climate warming in Ny-Alesund, High Arctic.  相似文献   
106.
北极海洋沉积物石油降解菌的筛选及系统发育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从中国第二次北极科学考察采集的海洋沉积物中经富集培养、分离筛选得到了26株石油降解菌.研究表明,分离到的石油降解菌均可在以石油为唯一碳源和能源的无机营养盐培养基中生长,其中菌株P18、P28和P29生长最佳.当培养基中石油含量为2g·L-1时,于5℃下振荡培养14d,3株菌株的石油降解率可分别达到30.96%、34.85%和51.28%.分离到的石油降解菌绝大部分(25/26)能分泌胞外脂肪酶.表明其石油降解能力与产脂肪酶能力有着较强的相关性.分子鉴定与系统发育分析表明,分离到的石油降解菌除P31和P32属于细菌域(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的黄杆菌纲(Flavobacteria)外,其余均属于细菌域(Bacteria)变形杆菌门(Proteobacteria)的γ-变形杆菌纲(γ-Proteobacteria),其中包括交替单胞菌目(Aheromonadales)的假交替单胞菌属(Pseudoalteromonas)、科尔韦尔氏菌属(Colwellia)、希瓦氏菌属(Shetoanella),弧菌目(Vibrionales)的发光杆菌属(Photobacterium),假单胞菌目(Pscudomonadales)的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和海螺菌目(Oceanospirillales)的盐单胞菌属(Halomonas).分离到的石油降解菌以假交替单胞菌属为优势菌群,其比例可达42%.  相似文献   
107.
孙凯 《世界环境》2011,(3):84-87
"在人类发展对资源需求的无限性与地球资源有限性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的今天,各大国无不将目光投向四极(外太空、深洋和南北极)。特别是北极丰富的自然资源和重要的战略地位,强烈吸引各国关注。"自2007年俄罗斯北极"插旗事件"以来,各国更是加强了对北极地区的关注,纷纷出台北极战略,甚至加强北极地区的军事存在,似乎一场"新冷战"在北极地区已悄然上演。北极"新冷战"?让我们回到2007年的8月。8月2日,俄罗斯国家杜马(议会下院)副主席、北极探险家阿尔图尔·奇林加  相似文献   
108.
地球上冰雪覆盖面积最多的地方在冰冻圈。南极大陆、格陵兰岛的冰床、喜玛拉雅的山岳冰川和北极海域的海冰等都处于冰冻圈。长期以来,它们都是无人问津的极限地区,但是,近来那里的状况开始发生急剧变化。北极海冰行将消失变化速度最快的是北极海。据2007年公布的联合国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4次评估报告称,1987年以后,北极地区的年均海冰面积每10年减少27%,尤其是夏季要减少7.4%。从这一数据可以预测,到2050年,北极的海冰面积将减少至现在的一半,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