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4篇
安全科学   3篇
环保管理   19篇
综合类   67篇
基础理论   7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6篇
  2023年   5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正我第一次观鸟在2013年12月,我走进了广东南岭保护区——一个我从未感知过的自然世界。我生活在小城市里面,没有农村孩子的生活经历,自然对于我都是书上的文字,我几乎不认识花花草草。动物我也只在北京动物园见过。除此之外对自然的认识非常贫乏。第一次走进广东南岭保护区,第一次举起望远镜,我惊喜地发现:原来鸟是这样美丽,羽毛竟然有这么美丽的颜色,它转动起来的样子那  相似文献   
52.
为观察牛磺熊脱氧胆酸(Tauroursodeoxycholic acid,TUDCA)对棕榈酸(Palmitate)诱导的INS-1细胞凋亡的影响,分别用不同浓度棕榈酸(0.25mmol·L-1、0.5mmol·L-1、1.0mmol·L-1),棕榈酸(0.5mmol·L-1)+不同浓度TUDCA(25μmol·L-1、50μmol·L-1、100μmol·L-1)培养INS-1细胞12h,用MTT法检测细胞毒性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RT-PCR技术检测凋亡相关基因Bax/Bcl-2的表达.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棕榈酸组(浓度≥0.5mmol·L-1)INS-1细胞凋亡率显著上升(p<0.05);加TUDCA培养组,当浓度≥50μmol·L-1时,与棕榈酸组相比,INS-1细胞凋亡率显著下降(p<0.05),呈剂量-效应关系.此外,棕榈酸组(浓度≥0.5mmol·L-1)INS-1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ax表达显著上升(p<0.05),Bcl-2则明显下降;加TUDCA后,Bax基因表达显著下降(p<0.05),而Bcl-2则明显上升(p<0.05),并呈剂量-效应关系.以上结果表明,TUDCA能够减少游离脂肪酸引起的INS-1细胞凋亡,对INS-1细胞发挥保护作用.而凋亡促进基因Bax的表达下调,凋亡抑制基因Bcl-2的表达上调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3.
孙识 《环境教育》2004,(10):19-19
兔子撞肚皮;老虎跑步;燕子避寒;海豹冰上钻孔;蛇冻成“冰棍”;熊毛吸热。  相似文献   
54.
沉思 《环境教育》2004,(2):40-41
不管是在冰天雪地的北极,还是在热带沙漠,都分布着不同类型的动物,它们以它们自己独特的方式,生存着。从本期开始,《动物地图》将开始这场奇特的新旅途,和同学们一起去探访生活在世界各地的动物,了解它们的习性、它们的生活方式。相信,在“行走”的过程中,你一定会发现很多非常有意思的新鲜事。  相似文献   
55.
环球扫描     
<正>高碳冰期之谜解开《新科学家》2010年3月8日为什么一个大冰川期发生时的二氧化碳含量很高?也许事实并非如此。奥陶系冰期发生在4亿4400万年前,记录显示,当时的二氧化碳含量相对较高。但是,当印第安纳大学布卢明顿分校的赛斯·杨对当时形成的岩石中的碳13水平进行详细分析时,发现情况是非常不同的。杨发现,当冰河时代开始的时候,二氧化碳的浓度实际上相对较低。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李·孔普(Lee  相似文献   
56.
2011年10月27日至30日,美国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的荣休教授奥兰·扬访问中国海洋大学,并做《如果北极条约不可行,备选方案是什么?》的学术报告。本刊特邀中国海洋大学孙凯博士、郭培清教授对他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57.
《中国环境科学》2012,(10):1894
美国科学家近日宣布,北冰洋地区的海冰面积8月26日下降到410万km2,创下自1979年开始进行卫星观测以来的最低值.上一次北极海冰面积最低纪录发生在2007年9月18日,约为417万km2,比1979~2000年的最低均值少240万km2,缩小的面积相当于英国的10倍.  相似文献   
58.
南北极大气气溶胶单颗粒成分特点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运用定量电子探针微区分析技术(EPMA)分别测定了采自北极新奥尔松地区(78?55′N、11?56′E)和南极乔治王岛(62?13′S、58?47′W)极昼天气下PM10大气颗粒物样品.结果表明,北极和南极大气颗粒物化学成分存在很大差异,表现出各自不同的特点.北极的颗粒类型中,“反应的海盐”和“矿物尘”分别占颗粒总数的44%和27%,“新鲜海盐”所占的比例不到10%,“反应的海盐”中以含硝酸盐的颗粒为主,反映了外来物质或人为污染对该地气溶胶影响较大;南极的颗粒类型中,“新鲜海盐”占总数的74%左右,“反应的海盐”占19%,反应的海盐全部含硫酸盐、未发现含硝酸盐的颗粒,推测与海盐反应的含硫物质来源于海洋浮游生物代谢过程产生的二甲硫醚(DMS)及其降解产物,而与人为污染无关.  相似文献   
59.
马立涛 《环境》2004,(5):48-49
南北极颠倒一下,本不是什么可怕的事。关键是在两极翻转的过程中,赖以保护人类免受太阳高能粒子强烈辐射的地球磁场将会完全消失,地球将整个暴露在各种致命的宇宙射线下,从而引起全球气候改变。损坏所有位于地球近地轨道上的导航和通讯卫星,使地球上所有迁徙性动物失去定向能力。  相似文献   
60.
北极楚科奇海大气气溶胶中铅浓度为 0 1 7~ 0 96ng·m-3,平均值为 0 4 6± 0 2 7ng·m-3.气溶胶铅同位素地球化学示踪和铅的富集因子计算 ,揭示北极楚科奇海和白令海上空大气中的铅可能主要由两个端元组分混合而成 ,这两个端元一是来自北美如美国和加拿大具高同位素比值的工业释放铅 ,另一个是源于俄罗斯及其远东如立陶宛、乌克兰、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蒙古和亚洲如日本、韩国、中国和越南 .铅的总沉降通量计算表明 ,北极楚科奇海和白令海铅的入海通量平均值为 0 0 2mg·m-2 ·a-1 ,与南太平洋相当 ,略低于北印度洋和南大西洋 ,大大低于波罗的海、北海、地中海等近岸海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