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26篇
  免费   169篇
  国内免费   198篇
安全科学   484篇
废物处理   38篇
环保管理   487篇
综合类   1953篇
基础理论   137篇
污染及防治   69篇
评价与监测   103篇
社会与环境   387篇
灾害及防治   135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101篇
  2022年   135篇
  2021年   141篇
  2020年   89篇
  2019年   103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99篇
  2016年   128篇
  2015年   165篇
  2014年   333篇
  2013年   241篇
  2012年   242篇
  2011年   209篇
  2010年   193篇
  2009年   195篇
  2008年   262篇
  2007年   225篇
  2006年   126篇
  2005年   114篇
  2004年   92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62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81.
岩溶山地是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是土地整理的重点地区之一。以涪陵罗云土地整理项目为研究对象,对其土地整理中的水资源分析进行了探讨。分析认为,岩溶地区地表水流失量大并转换为地下水,地下水的资源状况直接影响土地整理的水利工程设计。在水资源分析中,除了分析全年水资源的供需状况,尤其要分析不同季节的水资源供需状况才能真实反映土地整理区域的水资源状况,才能成功地进行土地整理工程设计。  相似文献   
882.
根据冀鲁豫交界区(35.0°~36.5°N,113.5°~116.0°E)的地震构造格架与地震活动分布,分析研究了本区的地震活动性,得出了本区地震活动与区域构造运动的牵动作用,并探讨了本区的地震危险性。  相似文献   
883.
就地质灾害对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影响评价的指标体系与方法进行了探索,提出了建立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框架和评价方法,并以省(市、自治区)为单元,对中国地质灾害对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程度进行了试验性评价。  相似文献   
884.
空间不完备信息在区域自然灾害风险评估中的处理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区域自然灾害风险评估中所用的数据不仅具有时间上的意义,而且具有空间上的意义。由于自然灾害系统的复杂性和数据收集手段的历史局生与不足,使得这些数据常有空间上的不完备性,从而使得由此而得到的风险评估结果不能满足一定的空间精度要求。本文针 问题探讨了空间不完备信息的概念与本质,并给出优化空间不完备信息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885.
四川省泥石流预报的区域临界雨量指标研究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谭万沛  韩庆玉 《灾害学》1992,7(2):37-42
本文在讨论四川泥石流分区的基础上,论述了区域泥石流临界雨量指标的确定方法及应用问题。并制定了四川泥石流预报的区域临界日雨量和临界小时雨强指标。  相似文献   
886.
区域易损性分析、评估及易损度区划:—以重庆市为例   总被引:25,自引:4,他引:25  
根据重庆市建国50年来的灾害统计资料,选取灾害密度、灾害频数、经济(GDP)损失模数、生命易损模数等易损性评价指标,在详尽分析了重庆市各区县市易性的基础上,对重庆市各区县市的脆弱性和易损强度进行了综合评估,并且计算出了各区县市的易损度,结合GIS方法对重庆进行了易损度区划。并借此提出域易损性分析、评估的模式、为区域防灾、减灾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87.
京津冀区域近50年大雾天气气候变化特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利用京津冀区域内所辖70个站1954—2000年的观测资料,分析了此区域内大雾天气的分布情况和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京津冀区域清晨最易出现大雾,午前至傍晚出现最少;大雾日数年分布呈双峰形,秋季最多,春季最少;大雾天气受地形影响很大,具有明显的区域地理特征,山前平原多、山区较少,且山前平原区持续出现日数最多,连续出现时数最长。全区年雾日呈增加趋势,各季及各分区的变化趋势与年值一致,只是变化幅度不同;从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大雾日数呈逐渐增加的趋势,50年代到70年代增加幅度最大,80年代后增加速度较为缓慢:各分区大雾日教年代之间变化均呈逐渐增加的趋势,但区域问又略存差异。  相似文献   
888.
西部是我国"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北煤南运"等国家战略资源调配的战略基地,也是江河源头及上游等生态屏障。发展循环经济,创新、转变西部发展模式,将对我国政治经济产生广泛而深远的特殊影响。为了报道循环经济在西部大开发中的重大意义,本刊对中科院区域生态经济研究与规划中心主任董锁成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889.
中国城市建设用地规模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不断发展而日益剧增。受经济、社会等诸多驱动因素影响,各地建设用地扩张在时间维度、空间维度都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对上述问题进行全面考察,有助于理清建设用地扩张的机理,促进土地集约、节约利用。将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影响因素分为政府推动和市场拉动两个方面,采用基尼系数及基于半对数回归方程的Shapley值分解方法,考察了2006—2015年中国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区域差异及其驱动因素的贡献程度。结果表明:(1)2006—2015年,中国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区域差异比较明显,衡量差异程度的基尼系数先升后降,最后稳定于0.3左右;(2)财政赤字率、经济政策执行力、经济增长、人口城镇化等因素对建设用地扩张具有正向驱动作用,产业结构调整、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等因素对建设用地扩张具有负向驱动作用;(3)经济增长、财政赤字率、经济政策执行力等三个因素对建设用地扩张区域差异的贡献最大;(4)影响我国东、中、西三个区域建设用地扩张的主导因素不尽相同。为此,应从促进区域经济平衡发展、拓宽政府融资渠道、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等多方面入手,破解城市建设用地过度扩张的困局。  相似文献   
890.
以长三角地区上海、江苏和浙江3省市为研究对象,运用Johansen协整检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和Granger因果检验等方法分析能源消费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并利用LMDI方法对3省市1995~2007年的能源强度进行分解分析,得到能源消费与区域发展关系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近年来长三角能源消费形势严峻,并较多地受到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上海和江苏的能源消费在一定程度上拉动了经济发展,但是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上海工业结构的调整促进了能源强度降低,而江苏却正好相反。近年来,浙江省的经济发展对能源消费的影响比较显著,随着该省工业规模扩大,能源强度有所升高,但是其产业结构的调整有利于降低能源强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