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5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11篇
安全科学   169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142篇
综合类   247篇
基础理论   20篇
污染及防治   13篇
评价与监测   9篇
社会与环境   105篇
灾害及防治   24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51.
社会福利与经济增长的耦合协调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以长三角41地市为研究单元,运用熵值法测度社会福利与经济增长指数,进一步借助耦合协调评价模型计算协调度、发展度以及耦合度,并据此进行耦合协调类型划分及其空间关联特征分析。结果表明:1长三角41地市社会福利与经济增长整体趋势波动上升,但近年来受经济下行影响,社会福利随经济增长出现缓慢下降趋势。2社会福利与经济增长指数空间吻合度较高且格局相对稳定。相比社会福利,经济增长首位特征明显,市际差异相对突出。3耦合度具有明显空间分异规律,初步形成"合宁沪杭甬"Z字型耦合协调发展轴带。4安徽省多数地市属于社会福利与经济增长失调衰退类型,亟需平衡二者关系,寻求优化路径,推动社会福利与经济增长向更高层次耦合协调发展类型演进。  相似文献   
552.
以传统农区山东省作为研究区域,建立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系统耦合协调度模型等方法分析2005—2015年三个时间点上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水平的时空演变规律和特征。结果表明:近年来,山东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综合水平呈上升状态,五大地区符合整体趋势,鲁东>鲁北>鲁西>鲁中>鲁南;三次产业融合发展耦合度不高,正处于拮抗阶段,即将步入磨合期,呈"先升后降"的小幅度波动趋势,且鲁南>鲁北>鲁中>鲁东>鲁西,表明其耦合度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就协调度而言,协调度呈上升趋势,具有"自东向西"扩散分布的地域性差异,轻度失调数量减少至日照1市,勉强协调数量增加至青岛、威海、东营、淄博、聊城5市。最后提出了相应的结论和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553.
在对港口与城市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环渤海地区的实际情况,建立港口—城市评价指标体系。采用D-S权重合成法对2003年、2008年和2013年港口与城市发展状况进行评价,并通过构建耦合协调度模型,运用核密度和Arc GIS对环渤海地区17个港口城市的耦合协调度进行时空演变分析,同时对港口与城市协调发展的制约因素与动力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在时间上,耦合协调度呈现同步稳定上升态势,港口与城市两大系统相互作用程度不断加强,内部协调性也在不断提高。2在空间上,环渤海地区17个港口城市的耦合协调度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港口城市的耦合协调状态与港口和城市的综合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大连、天津、青岛的耦合协调状态相对较优,丹东、盘锦、葫芦岛等的耦合协调状态相对较差。该研究成果将对环渤海地区港口与城市的协调有序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和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554.
昆明市旅游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层次分析法从综合环境效益与旅游效益两个方面构建指标体系,建立了协调发展度计算模型,并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昆明市环境与旅游发展的协调度进行了分析,确定了昆明市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类型。研究结果表明,昆明属于良好协调发展的生态环境滞后型城市,旅游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度呈上升趋势,在此基础上提出昆明市今后发展旅游业与环境保护应注意的问题。研究结果为城市旅游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度分析提供了借鉴和依据。  相似文献   
555.
邱秋 《环境保护》2021,49(3):30-35
《长江保护法》立足国情,超越既有立法中的"部门"与"地方"结构,在保留既有管理体制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多重流域统筹协调,推动了我国流域管理体制从"条块分割"到"统筹协调"的重大变革.《长江保护法》以国家和地方流域协调机制"统筹协调"长江流域横向管理关系,以综合管理"统筹协调"长江流域自然地理空间和法律管理空间,以规范...  相似文献   
556.
在城镇化过程中,城镇化质量与土地利用系统健康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耦合关系,只有当两者协调发展,才能进一步促进城镇化的协调发展。以喀斯特地区贵阳市为研究对象,在构建了城镇化质量和土地利用系统健康的评价指标体系后,分别计算了两者的综合指数,并采用耦合度模型与耦合协调模型以及剪刀差方法对两者的协调关系进行分析。研究表明:(1)城镇化质量和土地利用系统健康的综合〖JP+2〗指数大体上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其中土地利用系统健康先后经历了从亚健康到初级健康再到中级健康的状态;(2)城镇化质量与土地利用系统健康的耦合度在研究期内一直处于拮抗水平,耦合协调水平先后经历了从濒临失调到勉强协调再到初级协调的状态;(3)城镇化质量与土地利用系统健康演化速率的剪刀差较为稳定,波动趋势比较平缓,贵阳市城镇化质量与土地利用系统健康这两个系统发展演化速率的差异基本维持在稳定水平。在未来应当采用促进城镇化质量与土地利用系统健康双向提升的优化路径以提高两个系统之间的耦合关系  相似文献   
557.
"2005年,我们街道根据省政府安办的文件精神,设立了街道安全生产联席会议制度,经过四年来的运行,这一工作机制充分显示了它的生机和活力。"谈到街道安全生产联席会议制度,厦门市湖里区湖里街道安监站站长祖基榜兴致盎然,话闸子一下子打开了。他说,4年来,街道安全生产持续平稳,没有发生重特大安全责任事故。  相似文献   
558.
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模型的经济与环境关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环境与经济协调关系的研究可以定性地反映区域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综合实力水平。以河南省为例,运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法分别对河南省"十五"十一五"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水平进行定性评价,得出河南省"十一五"较"十五"期间更为协调。并通过比较衡量河南省2个时期总体环境与经济的发展状况,分析目前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的问题,借以明确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走向和持续协调的对策。  相似文献   
559.
560.
山东省经济环境系统协调发展评价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利用主成份分析法与回归分析法对山东省经济环境系统协调发展进行评价,对其经济与环境系统指标体系进行拟合,进而求得经济与环境系统的协调发展度及协调发展趋势.其结论是,山东省经济与环境系统协调不够稳定,但总体趋势是向协调发展的,说明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应注重生态环境平衡,使生态环境与经济的发展相适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