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3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10篇
安全科学   169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137篇
综合类   249篇
基础理论   20篇
污染及防治   13篇
评价与监测   9篇
社会与环境   105篇
灾害及防治   24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7 毫秒
701.
土地作为生产、生活和生态(简称“三生”)功能的综合载体,对其功能进行定量评价和耦合协调特征分析是土地利用冲突识别、国土空间优化配置等的重要基础。以江苏省为研究区,基于“三生”功能内涵解析,采用多尺度融合数学模型,构建了集成行政单元和格网尺度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2005、2015年为研究断面,应用耦合协调度模型计算了江苏省“三生”功能的耦合协调度。研究结果表明:(1)江苏土地利用生产和生活功能有较大提升,增幅分别为13.79%、21.72%,但空间差异显著,苏南各市县占比最高,苏中次之,苏北普遍较低;生态功能均有所下降,总减幅为6.03%;(2)江苏土地利用“三生”功能耦合协调度类型区划分为良好协调区、中级协调区、初级协调区、次级协调区和低级协调区5种类型;良好协调区和中级协调区均有所增加;初级协调区占比增加22.05%,且增幅最大;次级协调区占比减少33.91%,且减幅最大;低级协调区占比均最低。(3)江苏“三生”功能耦合协调水平时空分布特征显著,苏南耦合协调水平最高,苏北耦合协调水平变化最大,省域总体从初级协调损益水平提升为初级协调同步水平。本研究实现了在区域层面进行多尺度融合的土地利用“三生”功能评价,可为土地利用冲突识别提供一定的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702.
海洋环境区域管理的主体,涉及多个地方政府以及若干涉海部门,政府间横向关系复杂,鉴于海洋环境的特殊性,各主体只有相互合作才能更好地实现治理目标.由于彼此间存在不同的利益诉求.利益协调便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合作的成败.因此,良好的协调机制至关重要.本文在海洋区域管理的基础上提出海洋环境区域管理.首先对海洋环境区域管理政府横向协调机制的概念予以界定,并对内涵进行说明.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目前海洋环境管理的政府问横向关系进行定性分析.区域内各地方政府间的关系体现为合作与自然无关联状态并存,涉海部门间处于矛盾的对立统一关系.从以上分析中得出结论,海洋环境区域管理的横向政府间存在不协调问题.构建我国海洋环境区域管理的政府横向协调机制应制定约束各政府主体的契约,健全跨行政区以及行政区内跨部门的组织机构,并从信息沟通、协商和利益分享与补偿三个方面完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703.
区域协调的耕地保护利益补偿机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区域协调与利益补偿是实现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的必然选择。应用对比分析的方法,从经济发展带来的耕地面积减少、区域间耕地保护压力与机会成本差异、区域间耕地保护责任与义务不对等等方面阐述了耕地保护区域协调的客观性与必要性,提出了耕地保护利益补偿区域协调的基本思路,并从补偿/受偿区域确定、补偿途径选择、补偿标准测算、补偿资金使用管理等方面对区域间耕地保护利益补偿机制的具体运作做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构建区域耕地保护利益补偿机制有较强的现实必要性,各区域的实际情况也具备了进行协作的基础,同时需要在制度层面为耕地保护利益补偿的区域协调提供必要的保障.  相似文献   
704.
城市化与土地资源利用的耦合协调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构建系统耦合作用的指标体系,计算了2005年中国31个省市的耦合度、协调度、耦合协调系数。结果表明,各省市之间差异不大,多数省市城市化与土地利用的耦合作用强度已进入拮抗阶段;城市化与土地利用协调度值差异相对较大,多数城市的城市化、耦合度、协调度呈相对应分布;全国31个省市低强度低协调型与低强度中协调型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一些中部省市,高强度高协调型则分布在东部沿海的经济发达省市。  相似文献   
705.
生态文明理念与循环经济新发展方式,都是人类在反思生态危机的过程中提出的,具有共同的历史背景和时代意义.阐述了生态文明是发展循环经济的指导思想和价值追求,剖析了发展循环经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生态文明的基本途径.从本质上看,生态文明与循环经济是一致的,都追求环境保护、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协调统一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06.
《油气田环境保护》2009,19(1):36-36
环境保护部副部长潘岳近日向新闻媒体通报了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工作进展情况。在环境保护部、保监会大力推动下,各地稳步推进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试点工作,在部门协调、立法推动、市场运作等方面迈出可喜步伐。湖南、江苏、湖北、宁波、沈阳等省市试点工作取得成效,全国首个污染责任保险理赔事件圆满完成,绿色保险取得了阶段性进展。  相似文献   
707.
《环境教育》2009,(1):5-5
在过去的一年,全国环保系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认真履行环境保护各项职责,主要污染物减排、突发环境事件处理等工作取得积极成效。新的一年,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与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有机结合起来,继续加大污染减排工作力度,着力推进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下气力解决一批农村环境保护中的突出问题,积极防范环境风险,完善环保体制机制,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出新贡献。  相似文献   
708.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工业园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内涵进行了探索,构建了一套工业园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指标体系,采用协调度模型对工业园区发展现状与理想规划目标值间的协调度进行了测算,并对工业园区土地集约利用状况进行了评价。同时,以重庆经济技术开发区为实证,进行了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对提高重庆经济技术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09.
应急决策的理论与方法探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围绕基于模板的规划、组织决策协调与基于Agent系统的协调机制以及马尔可夫决策规划等应急决策的关键理论与方法,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分析与总结;提出以决策理论规划为应急决策研究的主要建模和分析框架;采用逻辑程序与规划相结合的思想,研究基于应急预案模板的应急决策规划方法;基于应急处置任务的时间、资源约束关系,研究应急处置任务的多Agent马尔可夫决策建模及求解方法。基于决策理论规划的应急决策理论可以很好地用于应急决策的多阶段动态过程建模,而且能够利用预案模板降低模型求解的难度。上述研究完善和丰富了应急决策的理论和方法,为科学的应急决策实践以及应急决策支持系统提供了一种理论和方法。  相似文献   
710.
生态文明建设:环境保护工作的基础和灵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赋予环境保护工作最重要、最根本的时代重任,是推进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的出发点和根本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新时期环境保护工作的基础和灵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