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34篇
  免费   362篇
  国内免费   664篇
安全科学   1620篇
废物处理   51篇
环保管理   453篇
综合类   2971篇
基础理论   352篇
污染及防治   272篇
评价与监测   193篇
社会与环境   372篇
灾害及防治   176篇
  2024年   108篇
  2023年   252篇
  2022年   320篇
  2021年   386篇
  2020年   252篇
  2019年   249篇
  2018年   159篇
  2017年   238篇
  2016年   215篇
  2015年   251篇
  2014年   475篇
  2013年   291篇
  2012年   336篇
  2011年   386篇
  2010年   274篇
  2009年   295篇
  2008年   388篇
  2007年   310篇
  2006年   270篇
  2005年   222篇
  2004年   172篇
  2003年   131篇
  2002年   103篇
  2001年   72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01.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工湿地在污水处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人工湿地去除污染物主要是微生物的作用,就影响人工湿地中微生物空间分布的因素进行讨论。归结起来,主要包括植物、污水的营养水平、基质、温度等因素。  相似文献   
902.
<正>"生物多样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外来物种在本土环境中的适应和发展.通常来说,当生存环境发生改变时,寄生生物能为其宿主调节生存竞争压力.已有大量证据表明寄生虫和宿主的确具有本土适应性,但是我们对地球上最为丰富的微生物体——细菌和他们的寄生噬菌体却知之甚少.实际上,微生物多样性最终决定了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环境的变化.最近一系列的科学研究引发了科学界对微生物多样性的另一话题:那就是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对促进生物多样性的相对重要性.  相似文献   
903.
一株Zn抗性菌株的筛选鉴定及吸附条件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浓度梯度法从铅锌尾矿区与污水灌溉区土壤中筛选了一株Zn抗性放线菌,并通过形态与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性、细胞壁组分与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对该菌株进行了鉴定.同时,综合运用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试验法对该菌株吸附Zn2+的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菌株CCNWHX72-14经鉴定为高加索链霉菌(Streptomyces ciscaucasicus),其对Zn2+的抗性达到845mg·L-1.锌胁迫生长曲线表明,该菌株在130mg·L-1Zn2+胁迫时生长良好,且最适培养时间为7d.各个单因素条件对该菌株吸附Zn2+的影响顺序为:接种量初始Zn2+浓度初始pH转速温度.该菌株吸附Zn2+的最佳条件为:初始Zn2+浓度为150mg·L-1,初始pH=5,接种量为1%,转速为60r·min-1,温度为28℃.菌株CCNWHX72-14在最佳条件下对Zn2+的吸附较具有良好的重复性与稳定性,最高吸附量可达51.05mg·g-1,该研究为进一步探讨链霉菌的Zn2+吸附机制及其在生物修复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04.
Comparisons of microbial community structure, in eight filter media of zeolites, anthracite, shale, vermiculite, ceramic filter media, gravel, steel slag and bio-ceramic, were undertaken by analyzing the phospholipid fatty acid (PLFA) composition. A total of 20 fatty acids in the range of C11 to C20 were determined but only 13 PLFAs were detected in steel slag. They consist of saturated fatty acids, branched fatty acids, monounsaturated fatty acids, and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 The variation of fatty acids was revealed in the relative proportions of these fatty acids in di erent media. The aerobic prokaryotes were the predominant group in all media. The PLFA composition showed significant di erences among the eight di erent media by Tukey’s honestly test. It was found that steel slag was significantly di erent in the microbial community as compared to other filter media, probably due to its alkaline e uent. Steel slag alone is probably not a good choice of substratum in constructed wetlands. The principle components analysis (PCA) showed that zeolites, bio-ceramic, shale and vermiculite had a similar microbial community structure while steel slag and ceramic filter media were distinct from other media.  相似文献   
905.
目前使用的噪声国家标准中有关气象条件方面的要求是基于手工监测仪器而定,不一定适用于噪声自动监测系统,本文探讨了不同气象条件可能产生的影响,建议噪声自动监测系统的数据有效性的气象条件限制可适度放宽.  相似文献   
906.
针对采油厂化验室的特点,对其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从火灾爆炸、中毒、腐蚀、触电、机械伤害、人员、储存场所等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907.
用体视显微镜和电化学极化技术考察了微液滴现象的形成特征及其在大气腐蚀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金属性质、主液滴性质、气相环境相对湿度和液/固界面性质对微液滴形成有重要影响.微液滴的出现能够增强金属表面润湿能力,促进金属表面液膜的扩展,从而诱发和加速大气腐蚀过程.  相似文献   
908.
刘严萍 《安全》2021,42(11):26-31
为解决社区应急教育效能的问题,从社区居民风险认知水平、社区应急教育活动组织能力、应急教育理论环节设计水平、应急教育演练环节设计水平、社区居民自身条件限制、居民参与社区应急教育决策6个维度提取应急教育效能的影响因素,构建涵盖7个潜变量、34个测量变量的社区应急教育效能结构方程模型.研究表明:社区应急教育活动组织能力、风险认知水平、演练环节设计水平和理论环节设计水平对应急教育效能具有正向影响;居民自身的时间和空间限制对于应急教育效能有负向影响.为此,应明确应急教育活动主体职责、建立完善组织制度,全面开展动员工作;加强培训人员的专业素养、演练实践环节设计的科学性;提高理论知识体系设计与被教育者需求的契合度,以及提升应急教育内容设计的直观易懂性.  相似文献   
909.
为开展飞行进近着陆阶段事故致因风险的精准分析,提出了三角模糊函数(TFF)与事故树(FTA)结合的综合致因分析方法.基于文献分析法与专家调查(Delphi)法建立了以飞行员处置不当、飞机故障、环境恶劣等17个指标为中间事件,反应延时、决策错误、遗忘信息、指令错误、理解错误、执行错误等24个指标为基本事件的飞机进近着陆事故致因事故树.运用三角模糊函数将基本事件发生概率转化为三角模糊数,采用三角逻辑门计算得到基本事件的模糊结构重要度,即各致险因素重要度排序.结果表明,飞行员决策与操纵技能、机场进近着陆管控及恶劣天气变化是飞行进近着陆事故影响关键因素,航空公司及空管部门应加大预防性控制,辨识并消除事故隐患.  相似文献   
910.
为减少专家主观判断对软岩隧道塌方事故评估的影响,提出1种从事故出发逆推分析事故致灾因素耦合机制的方法。基于142个隧道施工塌方事故案例,系统总结隧道塌方事故致灾因素,对塌方事故的致灾因素出现频率进行排序;从致灾因素之间关联耦合关系出发,结合隧道施工塌方事故的多因素耦合致灾机理,研究隧道塌方事故产生过程的多因素耦合路径和耦合过程;采用N-K耦合模型开展隧道塌方事故多因素耦合路径下的耦合关联值评估,并对耦合关联值进行排序从而找到控制塌方事故发生的致灾因素组合。结果表明:除4个主要致灾因素的全耦合外,围岩岩性-降雨-地下水的耦合关联值是洞身段中最大值,为17.79%,围岩岩性-偏压-地下水的耦合关联值是洞口段中最大值,为24.02%;洞身段的围岩岩性-地下水因素和洞口段的围岩岩性-偏压因素分别对耦合关联值大小起决定影响;耦合关联值不具备叠加效应,2因素耦合关联值可能比3因素耦合关联值更大。研究结果可为提高隧道事故分析与安全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