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6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25篇
安全科学   305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40篇
综合类   207篇
基础理论   26篇
污染及防治   5篇
评价与监测   15篇
社会与环境   31篇
灾害及防治   2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31.
在地下水质量标准中,各指标权重的选择与权重的内涵存在着不确定性;同一指标的分级界点值差异显著,近似地呈现几何级数变化。基于以上这两种情况,构建基于指标模糊权和协调性下的地下水水质评价模型。应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调查9标度法确定指标的相对权重,结合贝塔系数计算出指标的模糊权重。对评价标准及待评价地下水水质监测值进行对数变换,采用距离测度法来构造隶属函数,并对其进行求余,按最大隶属原则来评判地下水质量等级。应用此模型对徐州市的重要水源地——张集地下水水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的20个采样点水质为Ⅱ、Ⅲ级的占90%,符合饮用水的要求。与投影寻踪法的评价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32.
巢湖蓝藻异味成分分析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受测水体异味中的挥发性有机物成分进行研究。结合样点的风速、温度等气象条件及异味情况,将最终记录所得数据汇总进行相关性分析并绘制回归曲线。结果表明:(1)二甲基三硫为夏季巢湖蓝藻暴发时的主要异味物质,其次有β-紫罗兰酮、甲硫醇、二甲基二硫及2-甲基异茨醇等物质。(2)较高的温度是水体异味的主要诱因。3个样点(距巢湖1410m、820m、0m处)在低于一定温度(依次分别为31.5、29、26℃)的时候显示无味或者微臭。(3)蓝藻异味和距巢湖距离显著相关,据线性回归计算,当离湖边距离约为2133m时,几乎不会有异味情况的发生。(4)蓝藻异味和无雨天数呈显著正相关,持续无雨天数越久,异味情况越严重。异味程度与空气湿度呈负相关,空气湿度越大,异味情况越轻。异味程度与风速呈正相关,风速越大,异味情况越严重。  相似文献   
133.
134.
135.
许丽忠  张江山 《福建环境》1996,13(5):28-29,34
对GB/T3840-91附录E3式(E8)的使用局限性进行补充说明,从数学角度出发,分析论证特定情况下Xm下可唯一确定的原因,提出此情形下Xm的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136.
模糊距离模型在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采用模糊距离评价模型进行大气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并与灰色关联模型综合评判法进行了对比,获得了完全一致并与实际相符的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137.
我国几种白羽乌鸡品种资源的血型分析及其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言 生物资源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但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也在自然界良性生态循环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地方品种资源则是人们在自然和经济条件制约下长期劳动的结晶,是庞大的种质基因库。长期以来,我国对品种资源的研究还比较落后,手段较少,新技术应用不多,本实验室利用遗传标记性状(红细胞抗原)对我国的地方鸡种  相似文献   
138.
文章提出了利用模糊聚类法对水质进行综合评价的新方法,并利用该方法对龙羊峡水库的水质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其研究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对水质进行综合评价,具有理论严谨,实用合理以及计算简单的优点.  相似文献   
139.
纳米乳化油缓解多孔介质渗透性损失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有效缓解乳化油在原位修复地下水污染过程中所产生的堵塞及修复效率降低的问题,采用升温相转变技术手段,制备纳米乳化油.并采用一维柱实验,开展微米及纳米乳化油在多孔介质中的迁移研究,对比分析微米及纳米乳化油造成多孔介质的渗透性损失、在多孔介质中的截留比率及迁移距离等问题,探究纳米乳化油缓解多孔介质渗透性损失的效果.实验结果显示,微米及纳米乳化油所导致的中砂介质渗透性损失分别为20.40%和3.20%,乳化油截留比率分别为28.51%和20.15%.由此可见,乳化油截留是多孔介质渗透性损失的重要原因,减小乳化油粒径可有效缓解多孔介质的渗透性损失.与微米乳化油相比,纳米乳化油有效降低中、细砂介质渗透性损失84.3%和47.5%.此外,乳化油截留对多孔介质渗透性损失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到其在多孔介质中的迁移距离,微米及纳米乳化油在中砂介质中的迁移距离分别为6.53 m和8.19 m.相比之下,纳米乳化油所导致的细砂介质渗透性损失为10.70%,截留比率为25.71%,迁移距离为7.36 m,说明纳米乳化油迁移效果更佳,可适用介质范围更广.  相似文献   
140.
为解决石油污染土壤原位修复时出现的修复植物选取工作量大、耗时长等问题,采用层次分析法和优劣解距离法建立了一套石油污染土壤修复植物评价体系,结合四川长宁页岩气井场现状,在使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指标权重的基础上,利用优劣解距离法对初始备选植物进行排序;并利用权重敏感性分析和室内试验校核。结果表明,排序与试验结果基本一致,该评价体系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