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05篇 |
免费 | 150篇 |
国内免费 | 53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694篇 |
废物处理 | 12篇 |
环保管理 | 72篇 |
综合类 | 339篇 |
基础理论 | 14篇 |
污染及防治 | 47篇 |
评价与监测 | 3篇 |
社会与环境 | 49篇 |
灾害及防治 | 7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8篇 |
2023年 | 34篇 |
2022年 | 57篇 |
2021年 | 67篇 |
2020年 | 49篇 |
2019年 | 36篇 |
2018年 | 45篇 |
2017年 | 64篇 |
2016年 | 36篇 |
2015年 | 53篇 |
2014年 | 97篇 |
2013年 | 63篇 |
2012年 | 59篇 |
2011年 | 76篇 |
2010年 | 65篇 |
2009年 | 63篇 |
2008年 | 71篇 |
2007年 | 65篇 |
2006年 | 58篇 |
2005年 | 59篇 |
2004年 | 41篇 |
2003年 | 24篇 |
2002年 | 21篇 |
2001年 | 15篇 |
2000年 | 11篇 |
1999年 | 8篇 |
1998年 | 14篇 |
1997年 | 8篇 |
1996年 | 8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2篇 |
198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3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21.
为了减少民航维修人员不安全行为,探讨组织因素对民航维修人员安全行为的影响机理。基于组织行为学理论并结合民航维修人员的访谈分析,确定了影响民航维修人员安全行为的4个组织因素——安全氛围、工作压力、风险感知和安全管理,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组织因素与民航维修人员安全行为关系的假设模型。选取国内航空公司维修基地的一线机务维修人员进行问卷调查,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假设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安全氛围、工作压力、风险感知和安全管理4个维度与安全参与行为、安全服从行为显著相关,其中,安全氛围对安全参与行为的影响最大。风险感知对安全服从行为的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722.
瓦斯压力对煤与瓦斯射流突出能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瓦斯压力是煤与瓦斯突出的主要动力源,其与突出能量的关系尚不明确。将煤与瓦斯突出视为煤-瓦斯气固两相射流突出,在分析煤与瓦斯射流突出过程的基础上,建立了煤与瓦斯射流突出数值模型,给出了突出能量表达式。通过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相结合,得到了瓦斯压力对煤与瓦斯突出能量、突出强度、瓦斯涌出量等参数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突出发生时,突出能量具有波动性,即以突出口为界存在能量集聚骤升区和能量释放衰减区。能量集聚骤升发生在突出孔洞至突出口段,瓦斯-煤两相流突出速度成倍增大;能量释放主要发生在突出口附近和巷道中,瓦斯-煤两相流突出速度逐渐减小。煤与瓦斯射流突出产生强烈涡旋,在顶板、底板处尤为显著,与现场观察到的突出后顶板有摩擦和划痕、底板突出煤粉有分选现象一致。瓦斯压力与突出能量间呈线性增加关系,与突出强度和瓦斯涌出量均呈幂指数增加关系。计算得到的煤与瓦斯射流突出能量量级与前人结论基本吻合,结果可为煤与瓦斯突出能量预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23.
为研究T型压力管道结构内部流体非定常流动诱发的管道振动问题,采用流固耦合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借助有限元分析软件ADINA对输送气体介质的T型压力管道结构的进行了流固耦合数值模拟,得到了管内流体流动参数的变化以及管道应力分布规律,并预测了管道振动特性。同时,利用管道振动测试试验系统进行T型管道结构的振动特性进测试,得到压力管道耦合振动响应频率。结果表明:流固耦合数值计算的结果与试验结果能较好地吻合,流体介质的T型压力管道内存在明显的流固耦合效应,不考虑流固耦合作用结果与实验结果相差很大。 相似文献
724.
725.
726.
运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单喷嘴射流撞击井底时产生的冲击压力及其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井底最大冲击压力梯度所在的位置距撞击中心约0.114倍喷距处,井底最大冲击压力梯度和射流喷速成正比,和喷距成反比,本文绘出了其数学表达式。数值计算结果和室内实验数据吻合较为一致。 相似文献
727.
针对高瓦斯易自燃厚煤层开采时所引发的系列安全问题,以研究煤层超前注水为切入点,以义马耿村矿12200综放工作面为研究背景,展开煤层注水工艺参数及效果的研究。研究发现,采用"多排扇形立体注水"可使煤体含湿率显著增加。对煤体注水前后相关参数的实测数据分析表明,"多排扇形立体注水"的超前压注工艺措施对降低工作面及进回风顺槽粉尘浓度、预防采空区浮煤自燃及抑制工作面瓦斯涌出的作用显著。此研究对高瓦斯易自燃综放面的综合灾害防治具有一定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28.
729.
为了研究掘进过程中盾构隧道开挖面附近土体的稳定性,假设土体为纯粘性土,且为理想弹塑性材料,服从摩尔-库仑屈服准则,参照矩形基础承载力问题的三维Hill机构,建立了盾构隧道开挖面土体处于主动、被动极限平衡状态下的破坏模式。从塑性极限分析上限法的基本原理出发,推导出三维盾构隧道开挖面极限支护压力上限解的计算公式。结合某算例,讨论了三维盾构隧道开挖面主动、被动极限支护压力上限解与平面应变上限解的关系,以及开挖面极限支护力与土体粘聚力、h/D的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三维盾构隧道开挖面主动极限支护力要比平面应变上限解小,而被动极限支护力要比平面应变上限解大;随着粘聚力的增加,三维盾构隧道主动、被动极限支护力与平面应变上限解的差别也逐渐增大;盾构隧道开挖面主动、被动极限支护力的上限解均随h/D的增大而增大,且h/D越大,盾构隧道开挖面主动、被动极限支护力随土体粘聚力的变化速率也越快。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