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1篇
  免费   90篇
  国内免费   129篇
安全科学   164篇
废物处理   37篇
环保管理   71篇
综合类   423篇
基础理论   72篇
污染及防治   54篇
评价与监测   34篇
社会与环境   31篇
灾害及防治   34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82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74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31.
浙江某热电厂运行的传统双碱法脱硫工艺出现了塔体结垢、脱硫渣得不到正常分离、脱硫效率低下、运行成本高等问题。本文主要分析与研究双碱法脱硫工艺的技术革新过程,并阐述经过技术革新后,新双碱法工艺的运行情况;真正实现了脱硫效率的大幅度提升;脱硫渣中石膏含量的提升;系统抗风险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832.
<正>针对冬季水套炉使用频繁、炉头熄火造成自用气浪费事件频发等现状,2013年,中原油田文23气田从各基层集气站的61套水套加热炉中挑选出生产现场使用频率较高的22套,对22套水套加热炉炉头进引改造,安装水套炉自动熄火保护装置。本文针对该装置在现场的应用情况作出分析评价。1集气站水套加热炉集气站水套炉是为天然气节流降压提供能量,以保证天然气节流降压时不形成水合物堵塞  相似文献   
833.
以苯和甲苯为研究对象,构造双岩性土柱I(砂土-粉土-砂土)和单岩性土柱II(砂土),模拟水位波动、土层介质对苯系物运移的影响。结果表明:水位波动前苯多集聚在粉土夹层上界面,水位波动后下界面苯浓度升高了27.04倍,水位波动有助于苯的垂向运移。波动周期内,苯和甲苯在夹层界面处浓度变化趋势一致,但两者浓度峰值出现阶段不同,且甲苯穿透夹层的浓度小于苯,仅为苯的17.55%。在柱I粉土夹层下界面与柱II相同位置,水位下降时,苯的浓度变化趋势相反;波动周期内,柱I中苯浓度变化速率的改变幅度小于柱II,其受水位波动影响较小。由此,苯系物在不同条件下的运移特征,可为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的精准修复和防治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34.
菲降解菌的特性及其降解酶纯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研究考察了一株伯克霍尔德氏菌(Burkholderia sp.AFF)的基本特性,并对降解过程中的邻苯二酚2,3-双加氧酶进行了初步分离纯化。菌株AFF对链霉素和四环素具有抗性;当培养基中NaCl的浓度>1.5%时,菌株的生长降解能力受到抑制。菌株AFF生长与降解菲的最佳条件:温度30℃,pH=7.0,摇床转速为150r/min,接种量10%。菌株AFF的细胞粗提物具有邻苯二酚2,3-双加氧酶活性,用阴离子层析交换柱对其进行纯化,对收集到的具有酶活的组分进行SDS-PAGE分析,结果表明目的蛋白分子量在31kDa和43kDa之间。经过一步纯化后,比酶活提高33%,蛋白的回收率为27.6%。  相似文献   
835.
提出能计算平均年和典型年生态基流量的基于CAWDU(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的代表年法(简称IGAWDU法),建立了相应的公式,应用于滦河中游典型河段。通过天然径流量趋势分析,确定自然与人为干扰的转折点,选取用于生态基流量计算的数据。采用双因素方差分析法比较逆月最小生态径流法(M—MMER法)和IGAWDU法与Tennant法的差异度。结果表明:(1)基于IGAWDU法的多年平均生态基流量为1.412亿m^3,丰、平、枯水年的年生态基流量分别为2.977亿m^3,1.736亿m^3,0.834亿m^3,占年均天然径流量32.4%,18.9%,9.1%,丰、平水年可满足维持生态系统所需基本水量;(2)M—MMER法与Tennant法的差异性较大。基于GAWDU的平均年法与Tennant法差异性不显著;(3)基于IGAWDU法的生态基流量略高于Tennant法,更利于河道生态系统健康发展,适于滦河流域生态基流量的估算。  相似文献   
836.
从受酚类污染的土壤中分离筛选出1株能够高效降解苯酚的菌株。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以及26S核糖体(rDNA)测序等手段对其进行初步鉴定,确定该菌株为丝孢酵母菌属(Trichosporon sp.),命名为TX1。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对苯酚的代谢途径为将苯酚先转化为邻苯二酚的苯酚羟化酶定位于细胞膜和细胞质;进而通过邻苯二酚1,2-双加氧酶(C120)邻位开环裂解,C120为诱导型胞内酶。通过分批培养得到菌株TX1降解苯酚的生长动力学模型可用霍尔丹(Haldane)方程表述,相关参数μmax=0.667h^-1,Ks=51.14mg/L,Ki=271.7mg/L。  相似文献   
837.
水压致裂法测量三维地应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邬立  赵璐  邬坤 《安全与环境工程》2009,16(4):104-107,110
以弹性力学为基础,阐述了水压致裂法测量平面及三维地应力的原理,并以某水电站为例,通过套芯法与水压致裂法所进行的三维地应力测量实例对比发现,两者实测结果一致,说明水压致裂法测量三维地应力具有操作简便、可重复测试、测量速度快与测值可靠等优点.  相似文献   
838.
1,2,4-三氯苯双加氧酶和脱氢酶基因克隆与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健  王慧  高静思  宋蕾  宁大亮 《环境科学》2008,29(6):1655-1659
通过PseudomonasnitroreducensJ5-1对不同氯苯类底物的降解实验,发现其降解能力大小顺序为:1,2,4-三氯苯,1,3-二氯苯,1,2-=氯苯,氯苯,与已报道的1,2,4-三氯苯降解菌株在底物利用的特性方面存在差异.采用PCR技术从J5-1中扩增获得氯苯降解过程中的关键酶--氯苯双加氧酶和脱氢酶的基因序列,分别命名为tcbA和tcbB,序列比对发现其与Burkholderia sp-PS12的氯苯双加氧酶和脱氢酶的基因序列同源性最高.通过J5-1的氯苯双加氧酶.亚基(TcbAa)与PS12的氯苯双加氧酶a亚基(TecAl)的氨基酸序列比对发现,在307-310位置有连续4个氨基酸残基的差异(1307L、M308T、1309V、Q310E),这可能是造成2株菌对1,2,4,5-四氯苯降解偏好性差异的原因.此外,通过催化芳香化合物降解的双力D氧酶a亚基的系统进化分析,认为TcbAa属于甲苯/联苯亚科,且与多取代氯苯双加氧酶e亚基的同源性最大.  相似文献   
839.
双碱法烟气脱硫浆液中累积的重金属对SO23-有强烈的催化氧化作用,导致有效脱硫组分损耗.投加Na2S去除浆液中的重金属离子,研究不同重金属离子浓度下SO23-的氧化速率,以揭示Na2S沉淀法对重金属催化氧化SO32-的抑制作用.实验表明,Mn2+对SO32-氧化的催化作用很显著,1.0 mmol/L Mn2+可使SO32-的初始氧化速率提高2.0倍,达0.65mmol/(L.min);SO23-的催化氧化在前60 min内快速进行,Mn2+的反应级数为0.169,故此时段内控制Mn2+浓度对抑制其催化作用尤为重要.初始pH6.50~8.50时,Na2S能有效去除浆液中重金属离子,且碱性条件更有利于重金属离子的去除.初始pH为8.50、Na2S投加量为240.0 mg/L时,脱硫浆液中Mn2+、Zn2+、Ni2+、Cd2+的去除率分别为91.0%、88.1%、85.5%和>99.9%.Mn2+对脱硫浆液中的重金属离子浓度具有指示作用.投加Na2S将Mn2+浓度由1.0 mmol/L降为5.0×10-3mmol/L,SO32-的初始氧化速率降低64.6%,为0.23 mmol/(L.min).在双碱法烟气脱硫中试...  相似文献   
840.
中国能源生产与消费趋势预测和碳排放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合理、科学地对能源结构进行调整和优化,提出了能源结构的双组份模型。由统计检验估计法,对模型中的能源生产与消费的相关系数进行了预测估计。依据中国统计年鉴2008年数据,对我国2014年能源生产与能源消费的预测结果分别为24.26×108t标准煤及27.15×108t标准煤。利用预测的能源消费总量、结构与碳排放量之间的关系式——即单位能耗碳排放系数的表达式,预测中国2012年的碳排放量为21.87×108t标准煤,且有上升趋势,并提出了相关的能源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