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269篇 |
免费 | 503篇 |
国内免费 | 1278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857篇 |
废物处理 | 119篇 |
环保管理 | 551篇 |
综合类 | 3968篇 |
基础理论 | 593篇 |
污染及防治 | 355篇 |
评价与监测 | 182篇 |
社会与环境 | 338篇 |
灾害及防治 | 8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94篇 |
2023年 | 495篇 |
2022年 | 490篇 |
2021年 | 408篇 |
2020年 | 241篇 |
2019年 | 230篇 |
2018年 | 185篇 |
2017年 | 193篇 |
2016年 | 239篇 |
2015年 | 258篇 |
2014年 | 525篇 |
2013年 | 329篇 |
2012年 | 359篇 |
2011年 | 346篇 |
2010年 | 269篇 |
2009年 | 274篇 |
2008年 | 318篇 |
2007年 | 264篇 |
2006年 | 191篇 |
2005年 | 183篇 |
2004年 | 159篇 |
2003年 | 135篇 |
2002年 | 101篇 |
2001年 | 78篇 |
2000年 | 78篇 |
1999年 | 71篇 |
1998年 | 66篇 |
1997年 | 57篇 |
1996年 | 60篇 |
1995年 | 51篇 |
1994年 | 48篇 |
1993年 | 36篇 |
1992年 | 26篇 |
1991年 | 22篇 |
1990年 | 32篇 |
1989年 | 33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0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收集整理1992年1月至2022年5月长江经济带地区长期定位施肥试验文献,提取并整合了其中农田土壤有机碳的资料.采用归一化处理和变化速率的分析方法,研究长期不同施肥措施下长江经济带地区农田土壤有机碳含量的总体变化,并比较3种耕作模式及不同土壤类型下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变化差异,判断分析试验持续年限长短对土壤有机碳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长期不同施肥措施下,我国长江经济带地区农田土壤有机碳含量整体呈上升趋势,无机氮肥磷肥配施(NP)、无机氮磷钾肥配施(NPK)、单独施用有机肥(O)和有机无机肥配施(NPKO)处理均能增加农田土壤的有机碳含量,其中以NPKO处理为最大,而单独施用无机氮肥(N)则会降低土壤有机碳含量.旱田、水田和水旱轮作农田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速率分别为0.22、 0.24和0.16g·(kg·a)-1,3种耕作模式在土壤固碳效果方面并无显著性差异.O和NPKO处理下所带来的有机碳相对快速增加效应在旱田土壤中的持续年限最高不超过28 a,而在水田及水旱轮作土壤中依然可以持续到28 a以上.在不同的土壤类型下,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变化速率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平均有机... 相似文献
162.
城市生活垃圾管理规划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研究为城市生活垃圾规划管理系统建立了不确定性多目标规划模型 ,并将其应用于深圳市。目前深圳市主要有 2种处理方式 :焚烧和填埋。根据不确定性多目标规划模型 ,在此就深圳市内生活垃圾处理规划未来 5a内(2 0 0 3~ 2 0 0 7年 )进行了 4种情景计算和分析 ,包括 :保证系统经济投入最小化 ;保证处理过程中大气污染最小化 ;保证处理过程中地下水污染最小化 ;以及结合当地专家和政府部门的偏好等。根据结果比较 ,认为第 4种处理方案最为科学。 相似文献
163.
164.
165.
海口市生活垃圾碳输出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生活垃圾的碳输出是城市生态系统碳循环的环节之一,而且与城市环境污染密切有关.研究生活垃圾碳输出是研究城市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基础工作,还有助于分析城市居民消费的环境影响.基于实地采样和数据收集获得的生活垃圾数据,分析了海口市生活垃圾碳输出的现状和趋势.结果表明,2001年海口市26.92×104t生活垃圾的碳输出量为10.51×104t,每人每天生活垃圾的碳输出量为0.326kg,其中31%左右的碳在填埋方式下转化成CH4、CO2和渗沥水中的有机物,69%左右的碳被长期固定.在被固定的碳中,约33%的来源于大气,这说明生活垃圾可能是碳汇.1991~1999年,海口市生活垃圾碳输出呈现明显增长趋势,年均增长率为9.55%,其中,可被固定在生活垃圾中的碳量增长趋势较为明显,年增长率达到13.23%.海口市生活垃圾碳增加与人均消费支出和人口数的增加呈显著相关,表明人均消费支出和人口数对生活垃圾碳输出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6.
总量控制目标分解计算有关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总量控制目标分析计算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如预留发展量,预留改善量的概念及规划方法,点源总量控制指标的分析计算方法等。分解计算分“一步到位法”和“两步到位法 ”两种方式,诸地有所区别。 相似文献
167.
为探究北京市不同点位秋冬季碳质组分污染特征及其来源,该文于2020年9月和12月在城区和路边站点同时开展了有机碳(OC)、元素碳(EC)、PM2.5、O3、CO、NOx(NO+NO2)和气象因子连续在线监测。结果表明,研究期间空气质量较好,路边站ρ(OC)、ρ(EC)和ρ(PM2.5)分别为(5.66±3.54)、(1.59±1.31)和(32.9±25.1)μg/m3,较城区分别高出32%、70%和33%,表明路边PM2.5污染较重,移动源对碳质组分尤其是EC贡献显著;秋季两站点OC浓度无显著空间差异,路边站EC较城区站高47%,PM2.5中ω(碳质颗粒(TCM=1.4×OC+EC))在城区和路边分别为29%和25%,冬季路边站OC和EC较城区高54%和83%,城区和路边ω(TCM)为27%和31%;除O3以外,其他气态污染物和PM2.5均呈冬季高于秋季、路边高于城区... 相似文献
168.
该文基于水-碳-生态足迹和IPAT-LMDI扩展模型,探究了京津冀城市群水资源-能源-土地资源系统的物质代谢强度及驱动因子,并结合DEA-SBM模型和Malmquist指数剖析了城市群物质代谢效率的演变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城市群水资源代谢强度有所放缓,能源代谢强度在2013年出现拐点后逐渐降低,而土地资源代谢强度则在2007年后逐渐增加;城市群及不同功能区的整体物质代谢压力指数均值超过50,基本处于不可持续状态。经济富裕程度与人口规模是物质代谢压力指数增加的主要原因,科技发展水平则具有反向抑制作用,生态环境缓解效应的影响具有空间差异性。城市群物质代谢效率增幅不显著,具有较大提升空间,中部核心区的代谢效率水平明显高于西北部生态涵养区。 相似文献
169.
低碳作为一种新的发展模式,既是实现温室气体减排目标的战略选择,也是保障经济健康、可持续增长的良好途径,更是发电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良好机遇。文章以国内碳市场建设为背景,梳理了碳市场发展概况,对全国统一碳市场第一履约期的交易数据进行了分析,从发电企业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出发,提出碳资产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