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69篇
  免费   252篇
  国内免费   383篇
安全科学   3289篇
废物处理   253篇
环保管理   2169篇
综合类   5783篇
基础理论   386篇
污染及防治   330篇
评价与监测   161篇
社会与环境   726篇
灾害及防治   207篇
  2024年   44篇
  2023年   166篇
  2022年   222篇
  2021年   286篇
  2020年   236篇
  2019年   166篇
  2018年   96篇
  2017年   147篇
  2016年   228篇
  2015年   293篇
  2014年   1204篇
  2013年   820篇
  2012年   1117篇
  2011年   1016篇
  2010年   740篇
  2009年   627篇
  2008年   908篇
  2007年   1078篇
  2006年   707篇
  2005年   670篇
  2004年   443篇
  2003年   348篇
  2002年   361篇
  2001年   234篇
  2000年   266篇
  1999年   185篇
  1998年   144篇
  1997年   110篇
  1996年   115篇
  1995年   87篇
  1994年   81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杨崇勇 《环境保护》2007,(21):71-73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滇池面临的环境压力进一步增大,发展与环境承载力之间的矛盾也更加突出.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云南省委、省政府关于滇池治理的重要指示精神,昆明市委、市政府正广泛动员全市各级党政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抓住机遇,坚定信心,不畏艰难,苦干实干,以更大的力度和更加扎实的作风推进滇池治理.  相似文献   
992.
中国流动人口的时空特征及其发展态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国人口流动具有显著的地域集中性和空间指向性。现阶段东部地区是主要人口流入地,中部地区是主要人口流出地;县内、市内和省内流动比重较大,流动距离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建制镇和城市街道成为流动人口的主要流向,城乡结构分布地区差异显著。未来沿海吸纳流动人口的优势仍将持续,但比重尤其是低素质流动人口比重会逐步降低;中部地区产业发展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人口大规模外流的局面;西部地区将加速人口外迁和向宜居城市集中;东北地区伴随着产业复兴与区域振兴有可能成为未来人口流入增长较快的地区之一。流动人口空间分布与区域发展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今后应加强政策引导与规划,使人口流动的方向、空间分布与区域长期发展的要求相吻合,使人口流动成为促进区域和谐、持续发展的有利因素。  相似文献   
993.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十七大报告精神,为社会公众参与节能减排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994.
多年来,中国环境保护部前身,国家环境保护总局通过大力加强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在努力解决国内环境与发展、改善13亿人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的同时,为减缓全球气候变化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995.
梦希 《环境》2015,(1):33
<正>"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这是清远市委、市政府对广大市民作出的庄严承诺。记者从2014年12月30日清远市环保局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为了使"清香溢远"的环境成为清远享誉全国的"绿色名片",清远市将从2015年起,全面启动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工作(以下简称"创模"),按照"一年打基础,三年见成效,四年创成功"的总体目标,力争在2017年创建成功。29日,受环境保护部委托,省环境保护厅在清远市召开了《清远市  相似文献   
996.
依托清洁生产促进环保产业良性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洁生产作为一种全新的发展战略,借助各种相关理论和技术,在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的各个环节采取预防措施,通过将生产技术、生产过程、经营管理及产品等方面与物流、能量、信息等要素有机结合起来,优化运行凡事,实现最小的环境影响、最少的资源、能源使用,最佳的管理模式以及最优化的经济增长水平。结合现代环保意识的源起与企业实施清洁生产的成功案例,阐述人类要保护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推动环保产业良性健康发展,为社会经济活动提供必要的资源和能源,实现可持续发展,实施清洁生产是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997.
吴江  贾蕾  石磊  孙彤 《环境保护》2012,(20):74-76
环保财政反映了在一个时期环保工作的受重视程度,同时还能体现环保工作重点关注领域.研究环保财政支出发展路径和变化趋势,发掘影响环保事业发展的因素,有助于寻找环保工作发展的有利条件,从而推动国家环保事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998.
我国在城市化的快速进程中,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工业污水与生活污水排放量不断增加,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与人们的生活品质提升造成极大影响。所以在市政环境工程建设过程中一定要合理使用污水治理技术,确保对污水进行处理合格之后进行排放,降低对环境造成的破坏,从而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999.
吕洁 《环境保护》2012,(24):54-55
建设生态文明是全面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是我们党执政和发展理念的升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举措.多年来,南宁市始终坚持"生态立市"、"环保优先"的发展战略,从"中国绿城"到"中国水城",持续推进生态宜居南宁建设,人居环境不断改善,先后荣获"联合国人居奖"、"中华宝钢环境奖"、"全国十大宜居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等殊荣,探索出一条西部发展中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建设之路.  相似文献   
1000.
新疆高度重视区划编制工作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为实现中央提出的在跨越式发展进程中"确保新疆山川秀美、绿洲常在"的战略目标,自治区确立了"环保优先、生态立区"战略和"资源开发可持续、生态环境可持续"方针.自治区第八次党代会明确提出,一切开发建设必须坚持"环保优先、生态立区",必须遵循资源开发可持续、生态环境可持续,必须对历史负责,对人民群众和子孙后代负责;要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将区域经济规划与环境保护目标有机结合起来;要坚决保护冰川森林、河流湖泊、湿地植被、绿洲草原;要对水源涵养区、地下水源区、自然生态良好区以及人群密集区等生态敏感区域,实行最严格的保护,禁止资源勘探和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