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3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141篇
安全科学   230篇
废物处理   9篇
环保管理   164篇
综合类   929篇
基础理论   129篇
污染及防治   57篇
评价与监测   7篇
社会与环境   8篇
灾害及防治   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558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91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7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21.
基于原代培养背角无齿蚌鳃细胞的镉毒性效应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探究淡水贝类背角无齿蚌鳃细胞的原代培养途径,并阐释其在评价水体Cd2+毒性效应上的潜力,本研究比较了不同酶分解方法(链霉蛋白酶、胰蛋白酶)的鳃细胞存活率差异,并分析了L-15培养基中不同血清浓度(10% FBS、20% FBS)对鳃细胞存活率的影响,细胞置于20℃生化培养箱中培养.进而根据Cd2+对鳃细胞的LC25值设定0.0625、0.125、0.25、0.5和1.0 mg·L-1 5个Cd2+理论浓度梯度,对原代培养的鳃细胞进行24 h暴露,分析了细胞活力、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酸性磷酸酶(AcP)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0.025%链霉蛋白酶在4℃分解16 h的鳃细胞存活率为98.2%±0.2%,显著高于0.25%胰蛋白酶在26℃分解30 min的89.4%±3.5%鳃细胞存活率(p<0.05);L15培养基加入10% FBS的细胞存活率总体显著高于添加20% FBS的细胞存活率(p<0.05).在上述较佳的分解和血清浓度组合条件下,细胞培养120 h后,其存活率仍高达90.1%±4.7%.鳃细胞活力随着Cd2+浓度的增加而降低,两者之间呈显著的线性负相关(p<0.05);随着Cd2+浓度的增加,SOD和AcP含量总体增加,而CAT含量呈现出"诱导-抑制"的变化趋势.本研究初步建立了较为适宜的背角无齿蚌鳃细胞的原代培养方法,并揭示了其原代培养鳃细胞的细胞活力及SOD、CAT、AcP水平,具有作为评价水环境Cd2+毒性/污染的生物指标的潜力.  相似文献   
22.
安全工程专业本科教育培养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分析了当前安全工程专业本科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如本科基础知识教育欠系统和规范,知识结构的行业限制性过重,课程设置不甚合理等,这些问题对培养高素质安全科学人才及本专业自身的发展不利,笔者就合理的培养模式作了探讨,提出本科教育应有明确的目标,业务能力应有具体要求,专业知识结构应划分为四个层次。  相似文献   
23.
罗定 《环境导报》2002,(9):36-37
教学评价具有反馈、检测、导向等多种功能。正确理解和掌握评价的目的和方法,对改进教学、促进学生学习、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重要意义。一位英国考试专家认为:“没有评价,学生的学习缺乏引导,而且也丧失了追求一定目的的意识;没有创造的紧张,生活就变得没有目的。”  相似文献   
24.
混合菌培养在生物降解中的意义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正> 一、前言毫无疑问,纯培养技术的发明和应用对推动微生物学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纯培养技术使得研究者摆脱了多种微生物共存时的纷乱复杂的局面,不受干扰地对单个目的菌株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才丰富了我们对微生物形态结构、生理和遗传特性的认识。然而,在长期实验和生产实践中人们也不断发现不少生物活动是单株微生物所不能完成或只能微弱进行的,必须借助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微生物在同一环境中的相互作用来实现。微生物间的相互作用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互生和共生作用。科学家们对这些根互作  相似文献   
25.
在制图教学中,利用CAD绘制二维工程图,建立三维立体虚拟模型,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使学生达到读图并绘制完整、正确、清晰的二维工程图的目的。  相似文献   
26.
胡波  王晓 《环境科技》2007,20(Z2):36-38
各种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方法不断被应用于废水处理中.由于焦化废水中有机污染物和氨氮类化合物的浓度比较高,生物方法更具研究价值.目前研究人员将通过筛选、培养而或基因组合技术得到的优势高效菌种应用于生物脱氮技术、曝气生物滤池以及固定微生物技术,在显著提高了水的处理效果的同时,获得了更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7.
采用三种不同培养基对高效复合菌进行富集培养,取培养液对微污染水进行降解试验。在好氧条件下,投加5%酵母菌培养液和2%复合菌培养液,反应92h后,污水的CODCr除率分别为60.0%和51.0%;在静置条件下,投加5%乳酸菌培养液,反应92h后,污水的CODCr去除率为61.5%。结果表明:乳酸菌培养液对微污染水具有良好的降解效果,并且经济可行。  相似文献   
28.
以甘蔗糖蜜酒废液作为唯一原料对多种食用菌丝进行培养比较,筛选出最适于废液生长的菌种--灵芝菌,并研究了种龄、温度、pH值等对菌丝生长的影响。在不需添加其它营养物质的情况下,培养周期力为4d,菌丝得率达1.1g/100ml。废液的糖浓度从2.1g/100ml降到0.5g/100ml,COD除去率为39%左右。  相似文献   
29.
30.
主体领域     
《现代职业安全》2006,(3):19-19
粗放型的经济增长一方面在短时期内增加了社会财富,另一方面激化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矛盾。现实的困境和经济增长基础之上催生的理性思维让人们开始反思对改革和发展的定位。不断的反思和否定,不仅仅是一个人、一个社会的发展方向,而且应该是一种生存方式。细心的人可能已经察觉,解决中国安全生产的深层问题已经被认识并且逐渐得到解决。越深刻的否定就越缓慢而且艰难,一旦获得成功,又会得到越大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是一个多么具有哲学意味的时代。所以,对安全悲观的和乐观的观点都能自圆其说。最关键的是我们选择一种什么样的信念来支撑自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