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篇
  免费   0篇
安全科学   87篇
环保管理   43篇
综合类   45篇
基础理论   1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15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41.
余出 《安全与健康》2009,(12):23-25
车战的道德性 “礼”作为社会规范很重要的功能之一就是节制、克制。为人要有克制,处事要有节制,不可过分,适可而止,适宜恰当。这也就是“义”,“义者宜也”。这也是无过不及的“中庸”精神。(《中庸》本是《礼记》中的一篇)。韩厥之所以不追郑成公,除了有违君臣之礼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同样的“非礼”举动不可以再次重复,  相似文献   
42.
黑格尔说:"真正的创造就是艺术想象的活动。"诗歌的创作离不开想象,诗人们往往运用想象使其作品灵动而隽永。同样,诗歌的鉴赏也离不开想象。无论是对诗歌意象的把握、意境的建构,还是对诗人情感的领悟,都需要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从生活经验中去寻找相应的形象感受和情绪体验,从而达成与诗人地沟通、共鸣。  相似文献   
43.
<正>有本事的人都有个性,有个性的人脾气都很大,自尊心都很强,而且往往伴随着高傲,受不得屈辱,风格卓立特异,言行出人意表。另一方面,本事技艺出神入化者,则转异为常,不大声色,赴险从容不迫,临危处变不惊,举重若轻,不喘不汗,事过无痕,谈笑自若,  相似文献   
44.
《安全与健康》2002,(9):53-54
我国古代的医学家和养生家都十分重视饮食的节制,从不暴饮暴食.唐代药王、长寿老人孙思邈总结这方面的经验说道:"不欲极饥而食,食不可过饱;不欲极渴而饮,饮不可过多."  相似文献   
45.
书吏是古代埃及具有良好道德修养的一个阶层.培养书吏的教师们通过让学生抄录教谕文献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其中涉及到谦虚、忍耐、敬神忠君、公正和不贪婪等传统道德以及对长者、对上级、对弱者和其他人的一些日常行为规范.  相似文献   
46.
徐旺生 《绿叶》2012,(6):49-55
环境意识兴起于近现代,环境问题却始于人类生产活动出现之初。古代中国,为了缓解人口增长和农业生产所造成的环境问题,文明中心由黄土高原先转至华北平原再转至南方湿地,从而缓解了环境所带来的发展瓶颈。到了现代,我们已然不再具有古人所具有的迁徙空间,但环境问题却比任何时候都更为紧迫。反思古代中国的迁都历程,关注环境压力,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7.
周仕凭 《环境教育》2012,(11):18-20
如果我们不改变自己现有的生活习惯,大自然或许将改变人类的生理结构。是选择将来当"怪人"?还是保持现在这个样子?这个选择题,等着我们自己去选择!也许,人们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对所谓的"自然"纠结过。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楼房越来越高,加之工作节奏的加快,人们离自然已经越来越远。正因为如此,人们从来没有像今天渴望回归自然,今年"十一"的八天长假,除了全国各地旅游景点爆满外,还将全国多条高速公路堵成了停车场。除了七座小客车免费通行政策的推动作用外,也充分反  相似文献   
48.
我国古代汉语里有两句成语“亡羊补牢”和“曲突徙薪”。“亡羊补牢”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而“曲突徙薪”被使用的频率却没有那么高。“曲突徙薪”的字面意义是改用弯烟囱,远挪柴草,意思是为了预防失火及早采取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49.
展华 《防灾博览》2010,(2):60-61
<正>我国幅员辽阔,每年夏季,南方大部分省区普降大到暴雨,时间长、强度大、范围广,致使一些地方江河水位猛涨,山洪暴发,农作物大面积受淹,企业生产受损,基础设施被毁,群众生活受困。为把灾情减小到最低程度,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各级政府建立了抗洪救灾应急预案。  相似文献   
50.
我国古代消防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新 《现代职业安全》2010,(10):122-123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在防火技术方面曾领先世界水平。古代某些防火技术,一些好做法一直留传至今,在民间得到广泛应用,并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中国古代建筑中大量运用古代防火技术,使得大量木质结构的古民居能够完好地保存至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