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0篇
安全科学   5篇
环保管理   50篇
综合类   29篇
基础理论   2篇
社会与环境   1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1.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是旅游地理学的经典理论.它可以较好地判断旅游地的发展阶段,并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其发展趋势,为制定针对性的发展战略提供理论依据.但在新媒体的影响下,出现许多"网红"旅游地,其发展变化趋势与传统旅游地生命周期具有许多不同.综合运用SEIR模型和广告预算模型,通过模拟游客量,描述了新媒体对旅游地生命周期的非线性影响,并选择青海茶卡盐湖、重庆洪崖洞、西安永兴坊为例验证模型的有效性.综合所有模拟结果,得出以下结论:旅游地生命周期在新媒体影响下可能演变为"二次增长型"、"传统S型"、"先增后降型"、"短期波动型"4种形态,其具体形态变化取决于游客的信息传播意愿和旅游意愿以及旅游地发展阶段.研究结果对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进行了有效的补充,同时可以为信息时代旅游景区的发展提供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2.
第一次去黄山市徽州区唐模古村采风,给我留下了挥之不去的美好记忆。 今年4月上旬,我和几位影友在拍摄黄山油菜花时,走进了仰慕已久的黄山市徽州区的唐模古村落。据史料记载,唐模村是唐朝越国公汪华的太曾祖父叔举创建的。  相似文献   
13.
基于AHP法的休闲型旅游地评价——以湘鄂渝黔边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休闲旅游在现代旅游业中日益受到关注和青睐。提出了休闲型旅游地的概念,利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建立了休闲型旅游地的评价体系。根据评价得分可将旅游地分为典型的休闲型旅游地、潜在的休闲型旅游地和非典型的休闲型旅游地三类。以湘鄂渝黔边区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张家界、湘西自治州、黔江区都是典型的休闲型旅游地,恩施自治州和铜仁地区为潜在的休闲型旅游地。  相似文献   
14.
纵观现有旅游地环境承载力(Tourism Environment Carrying Capacity,TECC)理论与应用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从不同角度对其概念、量测指标体系及在旅游管理与规划领域的运用进行探讨,其阈值量测则以静态极值为主,且个案居多,表明学界尚未形成统一的理论研究范式与共同纲领.更为重要的是,TECC阈值研究仅作为概念获得共识,定量分析尤显不足.基于上述原因,本文从复杂系统理论出发,在深入分析TECC与旅游地生命周期之间耦合关系的基础上构建了旅游地动态演化模型,通过引入时空参量探究TECC演化方式及规律性.该研究一方面为探寻TECC理论提供一种新思路,更为重要的是它解决了环境承载力合理阈值量测这一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通过借鉴预警理论构建TECC预警系统可对旅游地演化发展进行警情预测与管理调控,这样一方面可解决现今TECC研究缺乏综合性、系统性、动态性和预警性的现实性问题,另一方面可为旅游地管理规划者制定发展战略提供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15.
曾欢 《环境教育》2009,(8):10-13
近年来,古村落旅游发展如火如荼,京西古村落群也随之成为了热点旅游目的地。相较于其他类型的文化遗产,古村落自身的平衡在旅游发展中更易受到干扰和破坏。而其旅游吸引力又在于“形”与“意”的交融统一:“形”主要指村落的物质形态,包括山水格局、村庄形态、民居建筑、细部装饰等;“意”则是指这些物质空间所表达出的象征性含义,以及以此为依托的宗族礼制、宗教信仰、人文典故、民风民俗等。如何将古村落的“形”进行完好的保存并将其“意”准确无误的传达给游客一直是困扰京西古村落旅游发展的难题,也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6.
旅游地的类生命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把旅游地视为一个特殊生命体和特殊的生态系统.旅游地与生物体存在非常类似的机理。具有旅游地生命周期、旅游地生态系统、旅游地之间存在诸如共生、竞争、寄生、捕食生态空间关系等明显的类生命特征。研究旅游地的类生命特征.为运用生态学理论研究旅游发展问题提供了可靠依据和切实可行性,为更好地解释和透视旅游发展问题实质提供了崭新的途径与思路,生态学理论在旅游中的应用和解决旅游问题具有现实的可能性和潜在的应用价值,在丰富旅游学与生态学理论的同时,指导并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旅游地客源市场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客源市场是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素,也是旅游业发展竞争的焦点。阐述了国内外关于客源市场的研究,并从时间、内容、方法上比较了国内外研究的异同,最后就旅游地客源市场研究的新趋势提出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18.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旅游者统计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态旅游作为可持续旅游发展的一种理想途径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兴起,然而在其发展过程中仍存在许多问题。本文指出了目前广泛的生态旅游者统计中存在的问题,并辨析了生态旅游者内涵,进而对生态旅游者统计口径进行了初步探讨,文章旨在寻找一种合理的生态旅游者统计途径,以便使统计数据更真实地反映生态旅游的发展情况,从而有利于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绿色视野》2010,(8):35-39
<正>自从1995年我国首次倡导开展生态旅游活动以来,作为一种回归自然的可持续旅游模式,生态旅游在我国蓬勃发展。然而,在这种发展的背后却呈现诸如"一拥而上"等问题,出现了对旅游地生态环境破坏现象,扭曲了生态旅游的原本内涵。  相似文献   
20.
梁栋栋  陆林 《资源开发与市场》2004,20(3):211-212,215
通过对贫困地区旅游开发过程中土地利用变化的分析,提出了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和评价原则,并根据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对未来土地利用的趋势和方向进行了分析,同时指出在开发旅游时应注意的问题.以安徽省舒城县百丈岩旅游区为例,在分析旅游开发可行性的基础上提出了本区的旅游发展战略,最后分析了旅游开发对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