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3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32篇
安全科学   681篇
废物处理   10篇
环保管理   155篇
综合类   500篇
基础理论   41篇
污染及防治   13篇
评价与监测   10篇
社会与环境   34篇
灾害及防治   8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186篇
  2013年   113篇
  2012年   102篇
  2011年   86篇
  2010年   85篇
  2009年   112篇
  2008年   135篇
  2007年   91篇
  2006年   99篇
  2005年   85篇
  2004年   64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美国哲学家罗伊斯的《忠之哲学》系统阐释了忠的概念、内涵、对象、主体、价值和地位。其与中国传统的忠德观念之间存在着一些相通之处,如二者都源于君主制社会,其践行主体都是泛主体的,都强调自愿的尽忠和献身。同时,由于产生的民族文化背景的差异,二者也存在着很多迥然不同的地方,如中国传统忠德产生于血缘宗法社会,而西方的忠德则产生于封建城邦制;中国传统忠德凸显的是忠君的政治伦理价值,而罗伊斯的西方忠德观则凸显的是宗教性的一面;当忠德面临两难选择时,中国传统忠德观强调的是公而忘私、舍家纾难,而罗伊斯则主张在"忠于忠"的大原则下由当事人自由选择。  相似文献   
112.
刘建珍 《环境保护》2013,(20):69-70
雾霾成为2013年令人头疼的话题,也进一步推高了公众的环保热情,在空气污染整治的大军中,扬尘污染防控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此前有媒体发动公众开展了"随手拍扬尘环保你我他"活动,在网民发来的随手拍图片中发现,建筑工地成为扬尘污染的重要来源。我国正处在经济快速发展时期,基础建设项目多、规模大,因工程建设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做好基建工程中的环境保护,尤其是做好建设工程扬尘污染的监控工作,早发现,早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3.
世人瞩目中国可燃冰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龙楠 《环境》2009,(2):48-51
不久前,两则有关中国可燃冰的消息引起人们的关注。一是新华网发布的“南海北部可燃冰储量达185亿吨油当量”;二是《21世纪经济报道》称,“南海天然气水合物富集规律与开采基础研究”项目已通过了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组织的审查,此举意味着中国已将可燃冰研究列入国家战略。由于近几十年来经济快速增长推动能源消费呈几何式跳跃增长,并由能源出口国变为净进口大国,因此中国能源政策一直受到国际舆论的关注。此次中国进军可燃冰的消息,自然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114.
多年来,北京市政府采取各种措施,积极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加强生态建设,保护生态环境,积极推进实施"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努力建设宜居城市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相似文献   
115.
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赋予环境保护工作最重要、最根本的时代重任,是推进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的出发点和根本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新时期环境保护工作的基础和灵魂。  相似文献   
116.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来思考和分析中国特色环境保护新道路,将会进一步廓清我们对这条道路的认识,从而更自觉地在实践中探索它、发展它.本文对此进行一个尝试.  相似文献   
117.
刘建珍 《环境保护》2013,41(11):25-27
空气污染治理是一场全民战争,没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再好的政策也是沙中筑塔,难以全面施展。自PM2.5进入公众视野以来,一个找到聚合点的空气污染防治公众参与网在民间迅速织造。民间空气污染治理吹响了集结号,正形成一股磅礴有序的力量。如何破解这支前行队伍的阻力,推动空气治理的公众参与是当下亟须解决的问题。环保NGO是公众参与空气治理的先锋在空气污染治理这场公益战中,作为公众的  相似文献   
118.
从松花江水污染事故到太湖蓝藻暴发危及无锡群众饮水安全,再至刚刚发生的汉江严重污染致使20余万人无法正常用水,千吨融雪剂流入水源地造成广东上万村民饮水困难……一起起水污染事件不断引起社会高度关注,也凸显了水环境保护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19.
公众聚集场所人群疏散基础数据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直接利用国外的人群疏散基础数据进行我国公共聚集场所人群疏散的模拟将会产生不准确的预测结果、导致这些场所人员安全得不到保证的问题,通过对大量国内外相关数据的搜集、整理和分析,确定了6种基础数据是建立疏散模型和开发疏散模拟软件的必备基础,包括:人员类型和人群的组成、人员水平投影面积和形状、人员密度、人员行走速度、边界效应宽度和预动作时间;总结出获取基础数据的4种主要方法,即直接观测和录像观测、人群疏散演习、个体试验和问卷调查;并确定了可在现有资料中直接获得并使用的数据以及仍需要进一步研究确定的数据。研究结论为公共聚集场所人群疏散问题的研究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20.
史韵 《环境》2012,(10):49-51
放生,不仅能在一定意义上改善自然生态环境,而且还能提升人的自身修养和人生境界。然而,放生这原本发乎善心惠及生灵的功德,却被一些人错误认知,甚至成为牟利的渠道,变成杀生之刃。 放生是我国传统民俗,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广泛的群众基础。早在西汉时期,我国就有正月初一放生鸟的习俗,据《列子说符篇》记载:“邯郸之民,以正月之日献鸠于简子,简子大悦,厚赏之。客问其故,简子日:正旦放生,示有恩也。”佛教传人中国后,其“众生平等”的思想和轮回生死的因果观念使放生更加流行。然而,时下放生规模越来越大,甚至买鸟放生衍生还出了捕鸟产业链。还有一些放生行为直接导致当地生态失衡,给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损失。有人不禁质问:放生怎么了?这是放生,还是杀生?这是慈悲,还是可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