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8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11篇
安全科学   95篇
废物处理   17篇
环保管理   80篇
综合类   115篇
基础理论   4篇
污染及防治   21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5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81.
对张天渠油田注水系统的注入水进行了离子分析,在采用化学分析、XRD、SEM等手段分析了典型结垢部位垢样的基础上,运用饱和指数法及Scalechem分析软件对油田注水系统在不同压力条件下的结垢类型及趋势进行了预测,并提出了综合防垢措施。  相似文献   
382.
由深圳市洁驰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酸性蚀刻液循环再生系统,适用于线路板酸性蚀刻液的再生。主要技术内容一、基本原理采用阴、阳离子膜电解-电沉积氧化法对低氧化还原电位(ORP)的酸性蚀刻液进行氧化处理,降低蚀刻液的铜离子含量并回收铜,基本原理为:1)阴离子膜电解法取代氧化剂。低ORP的酸性蚀刻液经阴离子膜电解槽的阳极,蚀刻液中一价铜离子在阳极失去电子生成二价铜离子,降低了蚀刻液中一价铜  相似文献   
383.
气田采出水的水量小、含盐量高,回注通常是更适合的环境处置方案。回注的主要环境风险是井筒内腐蚀造成泄漏后的土壤、地下水污染。文章在分析气田采出水水量、水质和污染特征的基础上,综述了回注处置井的目标构造选择方法,提出地下水污染最关键控制参数是注水静水压力低于"可利用地下水"的低水位(高度)以保证下方注入水不会上侵,回注处置目的层必须位于可能的饮用水源之下并有可靠的隔离层;提出井筒必须具有连续完整性,以保持注水构造与可能饮用水源的隔离;同时提出相应的检测/运行管理需求和控制措施,即可采用模型预测、检测、试验等方法分析采出水的腐蚀、结垢特性,通过投加适当的缓蚀剂、阻垢剂、杀菌剂等措施控制井筒腐蚀/结垢,为气田采出水回注环境风险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84.
新场气田开发过程中的地层水产出问题日益凸显,处理后达到外排标准的成本高。文章从气藏地质特征、采出水水质分析、与地层水的配伍性分析、回注层储集能力等方面研究了新场气田须五段产出地层水回注的可行性,并在室内开展了回注水对储层岩心的伤害试验。结果表明:须五段巨厚的泥页岩砂岩互层及层内水平缝发育特征,有着较大的储水能力;采出水成分复杂,但经预处理后与地层水的配伍性好;对岩心的伤害小,回注后储层渗透率仅下降1.23%;储层中的砂岩层具有中等偏强水敏、弱碱敏特征,泥页岩层具有中等偏弱水敏、弱碱敏特征。  相似文献   
385.
为避免水驱气藏产出污水排海而引起海洋污染问题,开展了水驱气藏回注能力评价技术研究:以物质平衡为基础,确定不同气水界面和饱和度分布下的可注入总量;建立井筒管流模型,确定不同注入量下的摩擦阻力、井底流压,预测注入泵压的变化趋势;提出了回注指标优化图版,可快速优化回注井的瞬时注入量。研究成果已初步应用于靶区首次污水回注试验,单井日注水规模达100~250 m3,回注总量为1.06×104 m3,有效避免了地区的环境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386.
气田生产为了减少气田采出水对地表环境的污染,及补充气藏能量,将污水进行沉淀、过滤等处理后,常回注至废弃气井或专门的回注井。文章以容积法和渗流法两种方法,分别建立模型,对气田回注井的 极限注入量、剩余可注入量、可回注年限进行预测,以榆林气田某区块两口污水回注井为例,选用回注井储层物 性、回注井回注动态数据,进行计算和验证,并对比了两种预测结果。研究结果明确了气田污水回注井回注特征与规律,为提升回注工艺的应用效果提供了相应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