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9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75篇
安全科学   26篇
废物处理   20篇
环保管理   54篇
综合类   249篇
基础理论   15篇
污染及防治   59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灾害及防治   8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61.
162.
磷酸镁水泥(MPC)作为一种新型无机胶凝材料,是由过烧氧化镁和磷酸盐通过酸碱中和反应制备得来,具有早期强度高、结构紧密和体积形变小等优点,在固化/稳定化重金属方面受到广泛关注,但存在放热量大、凝结速度快等缺点.本文归纳了国内外学者对磷酸镁水泥固化/稳定化重金属和重金属污染土的研究,重点讨论重金属离子对磷酸镁水泥抗压强度、凝结时间、酸碱度和水化热的影响,环境对重金属MPC体系稳定性的影响,以及其固化/稳定化重金属离子的作用机理,得出主要固化机理为化学键合、吸附作用和物理包裹,最后指出磷酸镁水泥固化重金属研究的不足和对未来研究的展望,为磷酸镁水泥固化/稳定化重金属的研究提出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3.
为研究污泥生物炭对矿区河道受污染的疏浚底泥中Cu、Pb和Cd的固化效果,以市政污泥为原料在500℃缺氧条件下制备污泥生物炭,结合扫描电镜、FTIR和XPS等表征手段,分析污泥生物炭投加比对疏浚底泥中3种重金属形态分布和固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污泥生物炭的投加可提高疏浚底泥中重金属的稳定化形态,投加比为1.0%时,疏浚底泥中Cu、Pb和Cd稳定态(可氧化态和残渣态)占比分别提高了37.7%、42.9%和42.4%。污泥生物炭主要通过络合反应和沉淀作用固化重金属,经污泥生物碳固化后,底泥中Cu、Pb和Cd的浸出浓度分别由处理前的0.8763,0.0574,0.0185 mg/L降低到0.2527,0.0106,0.0013 mg/L,浸出浓度低于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Ⅲ类标准限制,处理后的疏浚底泥可进行资源化利用,基本不会产生重金属二次溶出的风险。  相似文献   
164.
危险废物水泥固化工艺的工程设计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波  刘淑玲  王敏  王琦 《环境工程》2010,28(3):95-98
以江苏省某危险废物处置场固化工段为例,介绍了危险废物水泥固化工艺的工程设计方案,针对水泥固化工艺在设计时提出了一些问题及建议,可为同类项目的设计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5.
交联阳离子淀粉螯合剂对铬渣的处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了作为重金属螯合剂的交联阳离子淀粉 ,并将它用于铬渣的固化实验 ,对固化体的浸出毒性、表面浸出率、抗压强度等指标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 ,添加高分子螯合剂后的固化体的浸出毒性降低 6 6 4 % ,远远小于国家标准的1 5mg/L ;2 8d后的表面浸出率仅为 1 0 -6数量级 ;抗压强度有所下降 ,但 2 8d养护后的抗压强度大于 30MPa ,符合填埋或建筑综合利用的强度要求  相似文献   
166.
废弃泡沫塑料的疏浚泥固化处理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提出采用疏浚泥固化技术治理由废弃泡沫塑料引起的白色污染 ,既可解决疏浚泥及废弃泡沫塑料对环境的污染 ,又可废物利用产生新型土工材料。研究这一方法的技术可行性 ,对其综合性技术经济效益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67.
在对现有Cr(Ⅵ)污染控制方法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用还原剂添加的矿物聚合物对Cr(Ⅵ)进行解毒/固化的研究思路。以煤矸石为原料,以水玻璃和Na OH为碱性激发剂,合成矿物聚合物;以Fe Cl2·4H2O为还原剂,用还原剂添加的矿物聚合物对Cr(Ⅵ)进行解毒/固化实验,并采用XRD、TEM/EDS、XPS对固化体进行检测。当添加的Fe(Ⅱ)与Cr(Ⅵ)的摩尔比≥3∶1时,矿物聚合物中总铬的浸出浓度小于1 mg/L,铬固化率大于99%。还原剂添加的矿物聚合物对Cr(Ⅵ)最大固化量为0.8%。在合成过程中,Fe(Ⅱ)和Cr(Ⅵ)添加的矿物聚合物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Fe(Ⅱ)被氧化成了Fe(Ⅲ),Cr(Ⅵ)被还原成了Cr(Ⅲ),随后Fe(Ⅲ)和Cr(Ⅲ)同时被矿物聚合物中的—OAl(-)(OH)3吸引,并固化在非晶质结构中。  相似文献   
168.
黄土地区石油钻井废弃泥浆处置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石油勘探开发过程中大量的废弃钻井泥浆会引起土壤、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污染。选择长庆油田陕北采区区内5个井场的钻井泥浆进行研究,探索了石油钻井泥浆的处置对策。结果发现,物理方法很难直接从泥浆中分离出水。因此必须先破坏泥浆的胶体结构,使其失去稳定性,才能实现固液分离。为此提出了铁盐破胶,以粉煤灰、石灰为主凝固剂,外加黄土为辅料的泥浆固化处置技术。该技术处理泥浆的优化条件是:三氯化铁用量为0.6%,粉煤灰用量为25%,石灰用量为6%,黄土用量为40%。结果表明,采用该工艺处理废弃泥浆是行之有效的,使处理后水质各项指标均符合《综合污水排放标准》(GB 8978-1996)二级标准。  相似文献   
169.
含铬钻井泥浆固化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固化技术是含铬钻井泥浆无害化处理最有效的方法。以四川西部某钻井泥浆为研究对象,选取水泥、石灰、聚铝和水玻璃作为固化处理剂,运用正交试验研究了含铬钻井泥浆实验条件。最佳试验配方是:先将泥浆含水率调整为46%,水泥、聚铝、石灰和水玻璃的添加量分别为10%、1%、3%和0.5%。固化72 h,该试验配方对六价铬和总铬的固化率分别达到93%和95%,浸出六价铬浓度符合地下水三类水标准(GB/T14848-9),浸出总铬浓度符合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5085.3-1996)。  相似文献   
170.
采用穿透渗漏实验方法研究了经水泥固化的重金属废物的长期渗漏行为。用由Pb^2+、Zn^2+、Cu^2+、Ni^2+和Cr^6+5种重金属组成的合成废物样品进行2组实验。实验研究了渗漏实验液流速、PH的变化和金属渗漏能力对固体废物长期渗漏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