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7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30篇
安全科学   250篇
废物处理   38篇
环保管理   397篇
综合类   754篇
基础理论   79篇
污染及防治   27篇
评价与监测   25篇
社会与环境   131篇
灾害及防治   1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70篇
  2014年   176篇
  2013年   120篇
  2012年   148篇
  2011年   110篇
  2010年   117篇
  2009年   115篇
  2008年   117篇
  2007年   81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96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中国已经批准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现在又宣布了新的减排目标。到2020年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我国单位GDP(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40%~45%,并将其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与此同时,我国还将采取减排举措:到2020年使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15%左右;增加森林碳汇,使森林面积比2005年增加4000万hm2,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13亿m3等。中国在作出上述承诺的同时,已经取得了相当可观的减排成效。截至今年上半年,我国的单位GDP能耗已经在2005年的基础上累计降低了13%,有望实现到中国碳减排目标  相似文献   
992.
参照IPCC清单中的方法估算了2000~2012年中国流通业CO2排放量;运用LMDI方法分解分析了研究期间流通业CO2排放变化的影响因素;并基于DPSIR框架构建流通业脱钩努力指数模型测度了流通业CO2排放脱钩效应.结果表明:2000~2012年间,流通业CO2排放量增长明显,期间累计排放总量为692482.37万t;产业规模效应是CO2排放增量的主要因素,能源强度效应是CO2排放减量的主要因素,分别引起CO2排放量增加了67435.72万t和减少了12358.67万t,能源结构和排放因子效应对CO2排放影响有限,分别引起CO2排放量增加了519.89万t和减少了2590.94万t;流通业CO2排放脱钩状态呈“弱脱钩—未脱钩—弱脱钩—未脱钩”的变化特征,脱钩努力指数值呈“ ”型变化趋势;目前能源强度是决定流通业CO2排放脱钩状态的关键因素,但随着能源强度的下降幅度越来越小,未来更需要通过调整能源结构和降低排放因子来实现流通业CO2排放脱钩.  相似文献   
993.
城市是我国减污降碳最主要的阵地.对于城市协同推进减污降碳而言,分类施策的思路有助于提升政策措施的精准性和实践效果.基于此,本文在搭建了能源消费侧减污降碳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两步聚类法将102个地级及以上样本城市划分为4类.通过比较不同类别城市在经济发展、能源消费侧能耗、污染物排放和治理等情况,按照减污降碳协同水平及自身特征分别总结为示范型、潜力型、转型期、粗放型.最后,针对各自优势和短板,重点针对工业、交通、居民生活、污染治理等能源消费侧重点领域提出了减污降碳协同“一类一策”任务路径.  相似文献   
994.
煤矿安全评价的作用和重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涛 《劳动保护》2005,(4):14-15
伴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国内市场对能源的需求持续旺盛,当前仍处于供不应求的紧张局面。煤炭作为我国主要能源,也不例外。但是,由于煤炭企业所具有的特殊性,既要追求煤炭产量的提高,满足市场需求,又要保证安全生产,解决这一矛盾就成为煤矿企业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995.
随着我国通用航空事业不断发展,以消费级无人机为主的空中小型无人飞行器目标逐渐增多,航空俱乐部和航空飞行人员日益增多,规模逐渐扩大,从业单位和个人对航空法规知之甚少,违法违规飞行导致无人机目标滥飞、黑飞事故频发,挤占军、民航飞行空域,影响正常航空秩序,甚至可能被恐怖组织利用,危及重点区域的空防安全。  相似文献   
996.
我国房地产消费中存在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前者表现为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和带动以房地产为中心的上下游产业发展,后者表现为以小区环境污染为主的环境负外部性和以房地产泡沫为主的市场负外部性。经济法规制房地产消费外部性问题,需要寻找多元化路径。首先,需要发挥政府规制房地产消费外部性方面的作用,如通过提供保障性住房、税收减免和实施消费限制政策的方式来规制房地产消费中存在的外部性。其次,需要重构房地产消费者的权利义务关系,通过负担房地产消费者环境义务和尊重社会公序良俗义务,以及赋予房地产消费者补偿权利来实现。再次,需要发挥社会中间层力量,通过宣传教育、规划设计、限制贷款和设置信用黑名单等方式来规制房地产消费中存在的外部性。最后,需要正视经济法中的软法属性,政府、社会中间层和市场三重主体都能运用软法规范来规制房地产消费的外部性问题。  相似文献   
997.
998.
矿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产业。在当前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和矿业长期低迷的形势下,要合理推进矿业供给侧改革,必须理清经济增长、城镇化与矿产资源消费之间的长期关系,需要依次回答:是否存在长期关系,这些关系有什么作用特征,这些作用的变化趋势如何,不同矿产资源是否存在显著的区别,针对这些区别如何提出应对策略。基于上述问题的判断,本文选取9种矿产资源,利用多种方法进行了组合分析。应用脱钩指数刻画了1978—2015年中国经济增长与矿产资源消费的脱钩关系,发现呈现一种周期性的脱钩和复钩过程;选取经济增长、城镇化和任意一种矿产资源消费为变量,建立了VAR模型,揭示各变量间的因果关系,将显著的因果关系分为三种类型,包括循环因果链(三种变量之间存在显著的接替性循环变化的关系,包括煤炭、锌、原铝和钾盐等)、两两互为因果(某两种变量之间存在一种或两种显著的双向交替变化关系,包括原铝、锌、钾盐、石油、精炼铅、精炼镍等)和单向因果(某两种变量之间仅存在一种显著的先后变化关系,包括铁矿石、精炼铜、精炼镍)等;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刻画了上述关系的长期变化趋势,发现矿产资源消费的长期效应的大小及其波动频率有显著差异,大多数矿产可以持续效应10年以上(如煤炭、石油、锌、原铝等消费变动对GDP变动的影响),少数响应仅在5—6年内显著(如铁矿石、钾盐、精炼铅等消费变动对GDP变动的影响),之后效应会逐渐消失。基于此,结合当前实际情况,提出了中国矿业供给侧改革发展战略选择,包括以去产能为抓手、提高资源效率、坚持底线思维、建立政府适当干预下的资源价格形成机制、促进矿业经济创新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99.
农村居民煤炭消费牵涉到农村居民生活方式与能源转型、北方供暖清洁化改革、大气污染治理等重大改革实践,如何准确理解和研判现有的农村居民煤炭消费现状,并进而识别出科学、有效的减煤措施,已成为改善农村居民能源结构、治理农村地区煤炭消费、改善北方地区大气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现有对农村居民煤炭消费的统计数据可能存在一定低估,基础性数据的匮乏与不足严重阻碍了科学研究和公共决策。为了准确了解我国农村居民煤炭消费的现状、特征与空间分布,本文采用第三次中国家庭能源消费调查数据对农村居民的煤炭消费进行了核算,并针对户均煤炭消费量和地区农村居民煤炭消费总量进行了比较,在此基础上还考察了气候差异、资源禀赋、收入水平等因素对农村居民煤炭需求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2014年中国农村居民生活用煤炭消费总量为6 585.7万tce,平均每户煤炭消费量为347.2 kgce,其中供暖用煤占比96.9%,烹饪用煤占比3.1%。各省的户均煤炭消费和煤炭消费总量呈现显著的空间差异,其中:东北、西部地区农村居民户均煤炭消费量显著高于其他地区,北京及周边的河北、山东、山西、内蒙、辽宁和天津7个省、市的农村居民共消费了全国55%的农村生活用煤,其中北京周边的河北、山东和山西三省农村居民消费了全国46.6%的农村煤炭消费。地区煤炭资源禀赋、农村居民住房面积与供暖用煤需求显著正相关,而冬季户外温度、居民收入水平同煤炭需求之间关系不显著。未来政府应通过改善农村居民民生需求、推动农村能源转型、提高农村能源统计水平等途径来有效治理农村散煤消费。  相似文献   
1000.
张泽 《环境》2006,(7):28-30
现阶段,消费品要无害于人体健康这一最起码的要求成为人们关注绿色市场的焦点。这反映出我国绿色市场还很低级。但市场如此,我们也不得不把大量精力花在健康问题上,恰如绿色市场的黑色幽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