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05篇 |
免费 | 24篇 |
国内免费 | 22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193篇 |
废物处理 | 7篇 |
环保管理 | 180篇 |
综合类 | 377篇 |
基础理论 | 13篇 |
污染及防治 | 6篇 |
评价与监测 | 5篇 |
社会与环境 | 148篇 |
灾害及防治 | 2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2篇 |
2023年 | 15篇 |
2022年 | 22篇 |
2021年 | 30篇 |
2020年 | 23篇 |
2019年 | 21篇 |
2018年 | 15篇 |
2017年 | 35篇 |
2016年 | 39篇 |
2015年 | 47篇 |
2014年 | 149篇 |
2013年 | 78篇 |
2012年 | 54篇 |
2011年 | 65篇 |
2010年 | 45篇 |
2009年 | 48篇 |
2008年 | 48篇 |
2007年 | 58篇 |
2006年 | 45篇 |
2005年 | 37篇 |
2004年 | 13篇 |
2003年 | 12篇 |
2002年 | 13篇 |
2001年 | 7篇 |
2000年 | 11篇 |
1999年 | 6篇 |
1998年 | 2篇 |
199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41.
20世纪70年代末,国外城市化的概念和理论被引入我国,其英文词汇urbanization,通常译为“城市化”。城市化是伴随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的一个历史过程,城镇化是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因此,城镇化的提法比较符合我国现阶段的城市化程度和特点。无论是城市化还是城镇化,其本质上都是经济和社会结构深刻变化的一个过程,是一个由“乡村性状态”向“城市性状态”转变的过程。 相似文献
842.
装备制造业是指为满足国民经济各部门发展和国家安全需要而制造各种技术装备的资本品制造产业总称。其产品范围包括机械工业(含航空、航天、船舶和兵器等制造行业)和电子工业中的投资类产品。按照装备功能和重要性,装备制造业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一是重大的先进的基础机械,即制造装备的装备工作“母机”;二是重要的机械、电子基础件;三是国民经济各部门(包括农业、能源、交通、原材料、医疗卫生、环保等)科学技术、军工生产所需的重大成套技术装备。装备制造业作为关系国民经济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产业,它集中反映了国家的科技和工业实力,并直接决定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进程。可以说,装备制造业关系着国家安全的保障和综合国力的增强,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高度发达的装备制造业,不仅是实现工业化的必要条件,也能够决定一个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国际分工地位。 相似文献
843.
在全球变暖日益严峻的今天,发展低碳经济成为必然。我国是一个城镇化水平相对较低的农业大国,农村地域广大,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分布广泛,尤其是丰富的生物质资源,可以为低碳绿色乡村建设提供物质基础。由此可见,占国土面积57.59%的乡村在低碳方面也是大有可为的。加快低碳绿色乡村建设,是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关系到低碳社会建设的全局。 相似文献
844.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矗立于城市中,而且人们对建筑物外表清洁美观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建筑物外墙(窗)清洗行业应运而生。据有关资料显示,全 相似文献
845.
申长雨 《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2014,(9):7-7
中国应遵循的“成功经济学”是提高税收。增加城镇化、医疗、教育的开支。同时刺激增长、改善环境和降低贫富差距。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为中国经济把脉,他称中国的问题在于市场太多,政府太少。中国可以有更好的策略。首要的一点,如果中国将更多的资源用来缓解医疗和教育的巨大不足。中国人的生活水平可以,也必将得到改善。在这里。政府应该扮演主导角色,而且大部分市场经济国家都应该这么做。中国应遵循的“成功经济学”是提高税收,增加城镇化、医疗、教育的开支,同时刺激增长、改善环境和降低贫富差距。 相似文献
846.
新型城镇化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中国面向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新形势下,进一步厘清科技创新促进城镇化发展的规律、明确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科技需求以及依靠科技创新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战略路径,对于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科技创新促进城镇化发展的规律认识
科技进步是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基础,科技创新加速了人类城镇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847.
张国俊 《辽宁城乡环境科技》2014,(4)
正国内外城镇化发展的历史经验及教训表明,城镇化建设在有效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造成了程度不一的生态环境破坏问题,甚至陷入生态困境。在深入推进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中,需要特别注重完善推动城镇化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体制机制,不断提高新型城镇化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从而形成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848.
现代化进程给人类带来了方便、快捷和富足,同时也制造了人与环境不和谐的负历史。当前,应对负历史的环境保护制度总体上都是作为发展主题的补充性、救济性措施而存在,包含了对人与环境不和谐问题的严重轻视。若想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必须先克服这种轻视,实施"双轨制生活",将人与自然的和谐作为社会发展基本政务。 相似文献
849.
城镇化不是集中建设大城市。近年来,很多地方领导都热衷于扩城拓市,小城市要变成大城市,大城市要变成特大城市,建设风格上青睐高楼大厦,追求全国第一,全球第一。2013年6月29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分组审议国务院城镇化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常委会委员表示,城镇化绝不是把农村改造成城市,必须有产业支撑,如果超越经济发展水平,其结果必然是人去楼空一身债。 相似文献
850.
刘洋 《辽宁城乡环境科技》2013,(11):46-48
通过收集、整理相关国内外城镇化发展建设相关资料,总结和借鉴其先进的理念和成功的经验,探寻城镇化发展所遵循的规律,以及对经济、社会、生态等方面的影响,进一步探索城镇化和生态环境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对立统一关系;结合国家宏观政策,阐述了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加强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的重要性;在调查和研究相关生态环境保护资料基础上,总结列举了我国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分析其成因,结合典型案例——沈阳市在治理生态环境问题中好的举措,提出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