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1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245篇
安全科学   66篇
废物处理   66篇
环保管理   93篇
综合类   725篇
基础理论   138篇
污染及防治   57篇
评价与监测   27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7篇
  2024年   68篇
  2023年   118篇
  2022年   146篇
  2021年   105篇
  2020年   72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0 毫秒
721.
基于生命周期评价方法(Life Cycle Assessment,LCA),研究了使用机械物理法和热解法回收废旧酚醛层压塑料过程中的物料消耗、能源消耗以及对环境的排放,评价了两种方法在回收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通过现场测量和资料调研的方式获得了所有回收过程中能量物质的输入/输出和环境外排数据。结果表明:对于回收1 kg废旧酚醛层压板过程,从资源消耗来看,机械物理法的资源耗竭系数为0.144×10-6a,热解法为0.102×10-6a;从总环境负荷来看,机械物理法的环境负荷是0.1639×10-3a-1,热解法的环境负荷是0.3387×10-3a-1,热解法是机械物理法的2.53倍;从环境影响类型来看,机械物理法主要环境影响为烟尘与灰尘和酸化,分别占总环境负荷的50.40%和25.50%;热解法主要环境影响全球变暖、酸化和烟尘与灰尘,分别占36.93%、23.53%和17.89%。因此,从平衡生命周期能源消耗、环境排放和经济型角度出发,机械物理法比热解法回收热固性酚醛层压塑料具有更好的实用价值,更适宜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722.
专利资讯     
正专利名称:一种废旧冰箱回收装置的风选装置专利申请号:CN201220651408.1公开号:CN203061434U申请日:2012.11.30公开日:2013.07.17申请人: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废旧冰箱回收装置的风选装置,包括入料口、风箱、出料口和抽风口,所述风箱设有主流风道和支流风道,主流风道沿竖直方向向下延伸,入料口连通主流风道的上端入口,出料口连通主流风道的下端出口,支流  相似文献   
723.
正攻略1:居室空间充足的情况下,可以在专门的储藏室里设置分类点。选择可反复使用的环保袋和塑料收纳盒进行家庭分类。攻略2:将垃圾按照"干垃圾"和"湿垃圾"的类别放入不同的垃圾桶,在家里完成初步的垃圾分类。攻略3:将饮料罐或者旧报纸以及等待卖掉的破烂儿收集在塑料材质的置物架。攻略4:将一个个分类垃圾桶收容在大型的  相似文献   
724.
作为一种新型的全球性环境污染物,微塑料日益引起关注.人体可通过摄食等途径摄入微塑料,进而引起潜在健康风险.目前有关微塑料的研究日益增加,但关于人体微塑料暴露水平及其潜在健康危害方面的相关研究有限.本文在梳理微塑料的人体暴露途径及水平的基础上,从体内、体外两方面试验研究总结分析了微塑料暴露对细胞、哺乳模式动物小鼠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1)人类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以及皮肤接触的方式摄入微塑料,其中经口摄入是最主要的接触途径.(2)在人体多种组织、器官及代谢物中均检测到微塑料的存在,范围为0~134.3个/g.(3)动物试验表明,微塑料可以通过血液循环蓄积于心、肝、脾、肺、肾和睾丸等器官中,引起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免疫损伤、菌群失调、代谢紊乱等,甚至可能产生跨代效应.(4)细胞试验表明,粒径较小的微塑料可穿透细胞膜进入细胞质中,引起细胞形态及功能改变,导致细胞活力下降,影响细胞生长与增殖,还可诱导ROS生成甚至产生DNA损伤等细胞毒性作用.微塑料的毒性作用可能与其类型、粒径、染毒浓度及受试物类型等有关,建议今后加强环境低浓度下微塑料及其吸附物质在食物链传递过程中毒性蓄积与变化的研究,以及开...  相似文献   
725.
化肥和塑料薄膜等化工产品的使用可显著促进粮食生产和土壤肥力改善,但地膜的残留积累不仅影响化肥的有效性,也会给农业环境带来潜在污染和威胁.通过添加不同含量和粒径的传统微塑料(PE、PVC)与生物可降解微塑料(PBS、PLA),分析了土壤中有效磷含量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传统微塑料与生物可降解微塑料都能显著降低土壤有效磷含量(p<0.05),但生物可降解微塑料对有效磷含量的降低幅度约为传统微塑料的2倍;(2)随着微塑料浓度的增加,土壤有效磷含量呈先降低后增加趋势,当微塑料浓度达到5%(质量分数)时对土壤有效磷含量的影响最为显著,降低幅度达22.5%~73.6%;(3)随着微塑料粒径的增大,土壤有效磷含量逐渐升高;(4)在砂质土壤中,微塑料种类、浓度和粒径变化均未对有效磷含量产生显著影响.微塑料残留量、种类和粒径等性状对有效磷含量的影响因土壤质地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上述结果可为不同土壤条件下微塑料的治理和调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26.
微塑料和重金属复合污染对植物生长和根际微生物群落和功能的影响目前尚未清晰.以狼尾草为实验材料进行盆栽模拟试验,研究重金属镉(Cd)与不同种类MPs (PE、PS)、粒径(13 μm和550 μm)、质量分数(0.1%和1%)的微塑料复合污染对狼尾草生长、重金属积累和根际微生物群落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Ps和Cd复合污染条件下整体呈现对植物生长胁迫增加、Cd含量和积累量降低的趋势.MPs和Cd复合污染能改变细菌群落组成,降低细菌多样性,其中550 μm 0.1% PE+Cd处理组ACE指数和Chao1指数降低最显著.与单一Cd污染相比,不同MPs种类、质量分数和粒径的MPs添加能改变新陈代谢、氨基酸的转运和代谢、能量生成和转换等功能组的基因丰度,显著影响狼尾草根际土壤细菌的功能.研究采用宏基因组学的方法分析了MPs和Cd复合污染对狼尾草根际细菌群落和功能的影响,可为MPs重金属复合污染的生态毒理效应及其生物修复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27.
为探究沉积物微塑料的研究现状、热点和未来发展趋势,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和CNKI(中国知网)的文献资料为数据源,利用CiteSpace知识图谱分析工具,从年发文量、作者群体、发文机构、关键词聚类及突现等方面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沉积物微塑料的相关研究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且以外文文献快速增长为主要特征。中国在该领域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国际影响力,发文量位居首位,且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及华东师范大学的发文量位列前3;作者群体呈多而分散的特点,发文量最高的作者来自中国科学院。关键词聚类分析和突现词分析结果表明,当前沉积物微塑料研究主要集中于海洋沉积物中微塑料的量化方法、微塑料的生物摄入与富集等方面,而淡水沉积物中微塑料的统一定量分析方法、微塑料对生物的毒性效应及其与典型污染物的复合毒性效应等将是该研究领域未来的重要研究方向和热点。  相似文献   
728.
综述了聚乳酸(PLA)微塑料单一暴露以及与其他污染物复合暴露的毒性效应,并探讨了PLA微塑料对生物的毒性作用机制.PLA微塑料的摄入会影响生物体的摄食、生长、存活、繁殖和运动行为;PLA微塑料与有机物和重金属复合污染对生物体存在一定的潜在风险;PLA微塑料主要通过机械损伤、氧化应激、神经损伤及免疫损伤对生物体造成损害.未来仍需对老化或降解的PLA微塑料的毒性效应、对陆地生物的复合暴露毒性效应与机制及其对全球生态系统和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影响等方面开展探索和研究,以期为今后PLA微塑料的环境生态风险评估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729.
作为新兴的环境污染物,微纳米塑料在自然界广泛分布,其分析检测和环境转化是目前研究者们关注的重要问题。微塑料会通过某些吸附机制和环境中的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相互作用,成为化学污染物的载体。文章综述了微塑料对有机污染物吸附的作用机制(疏水作用、静电作用、氢键、孔隙填充、范德华力和π-π相互作用)以及影响因素,并对微塑料研究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微塑料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30.
土壤中的微塑料(MPs)作为一种新型污染物而被广泛关注,其迁移行为受到自身理化性质、土壤溶液化学组成和土壤矿物等因素的影响.目前,铁氧化物存在时,离子类型和离子强度对MPs迁移行为的影响机制尚不明确.通过稳定性实验和迁移实验,重点考察了离子类型、离子强度和铁氧化物对带有不同官能团聚苯乙烯微塑料(PSMPs)迁移行为的影响,并用胶体迁移模型、CD-MUSIC模型及DLVO理论探讨其迁移机制.结果表明,PSMPs在NaH2PO4背景下的稳定性最强,标准化浓度(c/c0)达到0.99,而在CaCl2背景下的稳定性相对弱,c/c0降低至0.94.不同离子种类对PSMPs的迁移行为产生不同影响,对于阳离子Na+和Ca2+,二价Ca离子有架桥作用和较强的电荷中和作用,更能阻滞PSMPs在石英砂中的迁移,出水溶液中PSMPs回收率低至(43.83±1.71)%且第二动力学位点上的一级保留系数k2a为1.54 min-1,铁氧化物会进一步加剧阻滞作用,回收率降低为(6.04±0.40)%且k2a升高为5.33 min-1;对于阴离子Cl-和PO43-,PSMPs在纯石英砂柱中的迁移主要受其自身表面电负性的控制,Cl-离子下PSMPs电负性更低,回收率升高[(92.95±0.63)%]且k2a降低(0.19 min-1),而当铁氧化物存在时,PSMPs的迁移则受控于载铁石英砂表面的Zeta电位.CD-MUSIC模型计算结果显示PO43-容易吸附在铁氧化物表面形成内圈络合物,降低载铁石英砂表面的电负性,因此PSMPs在PO43-背景下的回收率升高[(76.22±1.39)%]且k2a降低(0.66 min-1);同时,该内圈络合物的形态受PO43-浓度的控制且不同形态的内圈络合物具有不同的表面负电荷数,因此高PO43-浓度下载铁石英砂表面电负性反而高,不利于PSMPs迁移.此外,PSMPs的迁移均随着离子强度的增加而降低.最后,DLVO理论计算出不同条件下PSMPs和介质间的一级势垒变化趋势与PSMPs的迁移能力一致,即较高的一级势垒表明PSMPs和介质间较大的相互斥力有利于PSMPs的迁移,可以更好地阐明PSMPs的迁移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