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1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84篇
安全科学   100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78篇
综合类   440篇
基础理论   67篇
污染及防治   13篇
评价与监测   31篇
社会与环境   75篇
灾害及防治   16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65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90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01.
针对315 kVA以下专用变压器用户和带TA接线的三相负荷用户远程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存在的问题,从计量箱柜、互感器、计量回路、智能电表等方面进行影响因素分析,提出了远程信息计量装置技术优化升级改造方案。应用结果表明:远程计量系统改造后,有效提高了用户电能计量信息采集的有效性和可靠性,降低了由于用电客户拖欠电费给电力公司带来经济损失的风险。  相似文献   
302.
各省动态     
《绿色视野》2012,(1):5-5
“十二五”期间,河北省将采取多项措施,坚决有序淘汰落后产能,实现对全省100家重点耗能企业的能源计量联网监测。将完成对“双百”及新老“双三十”重点用能单位的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使用、计量数据管理等情况的审查。争取全省90%以上年耗能5000吨标煤以上重点用能单位计量器具配备管理达到国家强制性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303.
中国旅游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差异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旅游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产业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各国政府,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政府对旅游业发展持较为积极乐观的态度,将旅游业视为促进经济增长和赶超发达地区经济体的重要产业。然而,各地区由于经济基础、地理区位和旅游产业定位的不同,旅游业对各地区经济增长所产生的影响差异较大。因此,研究不同区域旅游业发展对经济增长影响意义重大。文中根据各地经济基础,将中国分为三个区域,以2000-2013年中国31个省市、第一区、第二区和第三区的面板数据为实证研究对象,运用Cobb-Douglas生产函数,构建经济增长计量模型,采用多种计量方法分析国内旅游、入境旅游与经济增长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及形成机理。结果发现:1样本期内,第一区除内蒙古外,均分布在东部沿海,第二区包含省市最多,分布在广大内陆地区,第三区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三大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相关性差异较大;2计量模型中纳入空间相关性后,国内旅游和入境旅游对经济增长仍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促进作用程度与区域经济基础密切相关,经济基础越好的地区,旅游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越大,这种规律尤为适应国内旅游;3从国内旅游和入境旅游对经济增长的产出弹性系数比较来看,国内旅游对经济增长贡献更大。机理分析中还发现,在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完备、交通便利、商品贸易发达的地区旅游业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更容易实现。  相似文献   
304.
构造合理的评价指标,对农业绿色经济增长现状及其演变进行客观评估与分析,是实现传统农业向绿色农业转变,促进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本文基于能值理论,对2003—2014年中国及各省域单元农业绿色GDP进行了测算,在此基础上,利用空间分析方法研究我国农业绿色经济增长的空间格局与收敛特征。结果表明:1相较于传统农业GDP,中国人均农业绿色GDP增长相对缓慢,农业绿色GDP占农业传统GDP的比重在80%—85%之间,并呈下降趋势。2我国农业绿色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空间集聚,且集聚效应逐渐增强。3人均农业绿色GDP并未打破传统经济增长东部高、西部低的整体格局。东部经济发达地区更高的农业生产效率和西部相对粗放的生产方式是形成这种空间格局的主要原因。4农业人均绿色GDP的收敛分析适用于空间误差自回归模型,考虑了空间自相关因素后得出的收敛速度快于普通收敛分析的收敛速度。因此,准确评价农业经济增长水平需要充分考虑农业增长中的资源环境代价。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我国应实施差别化的农业绿色发展政策,经济发达地区需要进一步减少农业经济增长中的资源环境成本,在继续扩大高增长优势下,促进农业发展的绿色转型。而欠发达地区则应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同时更加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努力实现整体跨越式发展。各地区还应加快现代农业技术的转移与扩散,通过增强技术知识的空间溢出效应来提高农业绿色经济增长的收敛速度,尤其是农业发展落后地区应加强与先进地区的交流合作,大力引进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与管理经验,提升人力资本水平,以逐步缩小差距,促进农业绿色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05.
国内外学者大多忽略内资而单独研究外资对碳排放的影响,本文基于碳排放核算公式和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从资本、劳动异质性角度将资本投入、劳动投入、技术进步按内外资企业分类构建了理论模型,然后基于2002—2014年中国30个省级行政区的相关数据采用经典的Moran’s I指数、局域LISA集群示意图进行了全局和局域空间相关性检验;最后构建空间面板模型比较分析了内外资企业资本投入、劳动投入、技术进步对中国碳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1中国各省区碳排放存在不可忽视的正向空间自相关性;2内外资企业的资本投入、劳动投入、技术水平的提高均会增加碳排放,其中技术进步因可能的回弹效应而对中国各省区碳排放带来正向影响;3与外资相比,同等幅度的资本投入和技术进步下内资企业带来的碳排放更多,而等量劳动投入下内资企业带来的碳排放更少;4内外资企业资本投入对碳排放的影响程度及其差异均为最大,而劳动投入和技术进步则相对较小。从"两害取其轻"这一相对意义上来看:与外资企业相比,内资企业才是2002—2014年中国碳排放增长的更大推手。由此认为:首先,中国各省级行政区应当以"联防联控"的治理思维来抑制碳排放增长,而不是"各自为政"的思维;其次,制定节能减排政策时应该更加重视回弹效应;最后,制定节能减排政策时应该以"共同而有区别的责任"态度来对待内外资企业,避免"一刀切"。  相似文献   
306.
通过布设不同类型的多个点位,对山东省某城市多条道路两侧建筑物的室内外交通噪声进行了测量,并对实测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为降低道路两侧建筑物的环境噪声,通过在道路与两侧建筑物之间的区域采取降噪措施,降噪幅度是有限的;为降低建筑物内的房间噪声,通过对建筑物本身采取噪声防护措施,降噪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307.
本文从考核方式、专家水平、考核结果评判、考核安排等方面讨论了环境监测站计量认证现场评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评审前的准备与沟通,评审时的组织和安排,标准样品的制备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08.
针对环境监测机构在实验室认可管理体系中存在的不容忽视的问题,及对硬件加强计量管理的措施与办法进行了阐述,结合工作实际,着重阐述了环境监测机构应如何将监测分析仪器和标准物质的管理工作,与计量管理部门紧密联系,严格执行计量法的有关规定,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以保证监测分析仪器的安全、可靠、稳定地运行,从而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可比性,为环境管理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309.
植物不同器官水、碳、氮、磷等元素含量及其生态化学计量特征能够反映植物的生态策略及其环境适应性。本研究以黄土高原两种乡土树种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和柴松(Pinus tabulaefirmis f.shekanensis)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研究区两种树种水、碳、氮和磷在不同器官的含量及其生态化学计量特征,探讨了两种树种基于水、碳、氮和磷分配格局的生态适应策略。结果表明:(1)油松和柴松对水分和碳素的分配格局总体表现为根和叶最大,其次为枝和干,树皮最小;对氮、磷的分配格局则表现为叶片显著高于其他器官。(2)油松将更多的水和氮分配给叶、根等生产性器官,而柴松将更多的水和碳分配给枝、干等防御性器官,反映了柴松较油松具有更加保守的生长策略,能够更好适应逆境条件。(3)植物器官不同元素间通过相互耦合后可以表现出较好的相关性,反映了植物元素之间具有高度复杂的协同关系,这种协同关系的体现形式可能与植物类型及其对外界环境变化的生长适应策略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10.
中亚热带不同林龄马尾松林土壤酶学计量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土壤酶活性是表征土壤微生物养分需求与养分限制状况的重要指标.本文以中亚热带不同林龄(9、17、26、34和43 a)马尾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β-葡萄糖苷酶(BG)、N-乙酰-β-氨基葡萄糖苷酶(NAG)、亮氨酸氨基肽酶(LAP)、酸性磷酸酶(AP)、多酚氧化酶(POX)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并计算土壤酶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