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2篇
安全科学   18篇
环保管理   7篇
综合类   50篇
基础理论   4篇
污染及防治   15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笔者从尖劈尖端的弱式控制方程出发导出虚功原理 ,然后通过非协调元离散 ,得到一个基于位移的、分析尖劈尖端奇异性问题的特征方程。该方法与过去原有求解裂纹尖端近似场的有限元特征分析方法导出公式的出发点不同 ,并且采用的单元形式为非协调元 ,尖劈尖端邻域内的位移场假定没有采用奇异变换技术。通过求解特征方程获得奇性应力指数 ,并以此判断尖劈和接头的安全性 ,运用该方法对若干尖劈和接头进行安全性评估。所有的计算结果表明 ,笔者方法较原有方法使用的单元少而且精度高。  相似文献   
92.
《中国劳动科学》2005,(4):i007-i008
各中央企业: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战略方针,提高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整体水平,满足企业对信息化复合型人才的迫切需要,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与不断增值,经研究,劳动保障部、国资委决定,自2005年起,在中央企业中组织开展企业信息管理师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工作。开展此项工作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推动企业信息化工作的重要措施,也是解决企业信息化建设当中“人才瓶颈”问题的关键举措,对于有效避免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盲目性,防范风险、提高效益,具有重要意义。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93.
电袋复合型除尘器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国内外若干个电袋复合型除尘器的应用实例,并分析了电袋复合型除尘器的优缺点与适用场合.  相似文献   
94.
本文以国内已经设立数字出版专业的六所高校为例,对比传统出版环境和数字出版环境下编辑出版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差异化,探究如何更加科学合理的培养数字出版环境下复合型编辑出版人才,也为其他高校开设数字出版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提供参考,从而推动我国的数字出版专业教育进入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95.
96.
安全型化学清洗剂是复合型固体清洗剂,实现了固体化、低酸性,使用时溶垢率较高,腐蚀率较低,大大提高了安全性,是一种实用的新型清洗剂.  相似文献   
97.
复合型表流人工湿地是一种改进型表流人工湿地,其以常规表流湿地为基础构建深沟浅滩,在挺水植物的底部进行微地形的塑造,并人工强化种植耐阴型的沉水植物。研究了9—1月、试验温度在0.1~29.5℃时,复合型表流人工湿地对微污染原水中的悬浮物、叶绿素a、氨氮和总磷的去除效率。研究表明,复合型表流人工湿地进水在文献显示的沉水植物生长阈值范围内时,对悬浮物、叶绿素a、氨氮和总磷的去除效率分别为(51.2±17.4)%、(36.0±21.7)%、(13.9±8.9)%和(45.3±10.0)%,对悬浮物、叶绿素a、氨氮和总磷去除的单位面积负荷分别为0.13,2.4,65,87.5 g/(m2·d)。去除效率受温度影响较小,系统具备较高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98.
城镇污水处理厂尾水作为河道的稳定水源,其排放水质对地表水环境有着一定的冲击。以国控断面2 km内的某城镇污水处理厂为例,采用复合型人工湿地,即塘—床—表的组合工艺对尾水进行深度处理。工程竣工验收后稳定运行,对其进出水指标进行连续监测,结果显示:尾水经复合型人工湿地处理后出水水质稳定达到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水标准;湿地系统对水质的净化呈现季节性变化,这是湿地自身的特性所决定的。实践证明,尾水经处理达到Ⅲ类水标准后排入河道,减小了补给水源对地表水的冲击,并满足国控断面水质要求;湿地在景观设计的加持下,具有较高的美观效果与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
新型生物絮凝剂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刘佳  赵晓祥 《四川环境》2005,24(3):60-63,78
本文对近两年来新型生物絮凝剂的研究报道进行了综述。这些新型生物絮凝剂的研究领域包括复合型生物絮凝剂的研制,微生物絮凝剂与其它絮凝剂的复配,微生物絮凝剂的生物学研究,以及微生物絮凝剂培养条件的优化等。并对今后生物絮凝刺的研发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0.
为了解“十三五”期间泸州市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情况,通过对“十三五”期间泸州市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的统计、污染负荷计算和变化趋势分析,结果表明:泸州市SO2、PM2.5和PM10浓度整体呈下降趋势,NO2、CO和O3浓度呈缓慢上升趋势。泸州市环境空气质量呈现出明显的季节差异,颗粒物总体负荷降低,细颗粒物二次贡献增大,大气污染类型以复合型污染为主。上述分析结果对泸州市、川南片区以至成渝地区其他城市进行大气污染治理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