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8篇
  免费   218篇
  国内免费   559篇
安全科学   205篇
废物处理   115篇
环保管理   155篇
综合类   1243篇
基础理论   264篇
污染及防治   303篇
评价与监测   27篇
社会与环境   54篇
灾害及防治   69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81篇
  2022年   87篇
  2021年   89篇
  2020年   83篇
  2019年   85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78篇
  2016年   75篇
  2015年   95篇
  2014年   137篇
  2013年   115篇
  2012年   147篇
  2011年   137篇
  2010年   109篇
  2009年   109篇
  2008年   125篇
  2007年   110篇
  2006年   88篇
  2005年   92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67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41.
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红外光谱分析、热分析、电镜及能谱分析、图像分析,可以判断废旧地膜上粘附土的主要矿物质是结晶二氧化硅(粉粒级石英),它们与聚合物基废弃物复合材料中作为填料的铸造石英砂的性状类同。废旧地膜可以不经清洗,直接与铸造废砂制备复合材料,这可大大降低复合材料的加工成本。这种复合材料实际上是由基体PE、粘附土中大量的SiO2和铸造石英砂SiO2组成的三元复合体系。  相似文献   
942.
利用遥感及多元信息复合处理技术,解译了由大量南北向线性体组成的南北向构造带以及其它构造信息,分析了它的控岩控矿特性,建立了5种成矿模式。为开辟找矿新区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943.
研究用壳聚糖、聚铝和助剂A复合制备出一种成本低、絮凝效果好、出水Al3 含量少的新型自来水处理絮凝剂,并确定其最佳配比(体积比)为:0.1%壳聚糖:2%聚合氯化铝:0.1%助剂A=1:6:5.与传统聚铝类絮凝剂相比,其出水浊度和Al3 含量分别下降了2.97%和10.7%,并且药剂成本下降6.25%,有明显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944.
高效降氰菌群的构建及降解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筛选到的降氰菌中构建出了优于单一菌种降氰活性的复配菌群CNR.研究了该复合菌群的生长条件,探讨了温度、pH、接种量、氰化物初始浓度及降解时间等因素对CNR降氰的影响.研究表明,复配菌群CNR适应碱性环境,可降解高浓度氰化物(CN-11 000 mg/L),并对金属氰化物和脂肪族腈具有极强的降解能力.在有氧、pH 11、33 ℃和接种量10%条件下.含CN-11 000 ng/L培养液经60 h降解后,CN-1浓度降为0.49 mg/L,降氰率高达99.96%,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945.
无机高分子絮凝剂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混凝过程(混合、凝聚、絮凝)是水处理工艺中应用最普遍的关键环节之一,在采用该法处理废水时,药剂费占处理成本的50%.因此,对于高效、廉价的混凝剂的研制开发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分别介绍铝系絮凝剂、铁系絮凝剂、硅系絮凝剂及其复合絮凝剂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946.
构建了Fe2+/电复合活化过硫酸盐体系,以酸性橙Ⅱ为模拟污染物,探究了温度、Fe2+浓度、过硫酸钠浓度、电流密度和pH值对降解过程的影响,并基于猝灭实验分析过程中存在的活性物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Fe2+/电复合活化下酸性橙Ⅱ的降解速率远高于同等条件下单一Fe2+活化或电活化的情况;Fe2+/电复合活化的能耗仅为0.15 kWh·m-3,比电活化的能耗降低了46.4%;Fe2+/电复合活化对初始pH的适用性较为宽泛,在酸性或中性条件下均可有效降解酸性Ⅱ;在温度为40℃、Fe2+浓度为0.50 mmol·L-1、过硫酸钠浓度为4 mmol·L-1、电流密度为3 mA·cm-2和初始pH为6.76的情况下,酸性橙Ⅱ的降解率可在30 min内达到95.8%;猝灭实验表明,复合活化过程中存在硫酸根自由基、羟基自由基和超氧自由基.综合分析认为复合体系中的...  相似文献   
947.
无机-有机复合絮凝剂的制备及絮凝性能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硫酸铁、硅酸钠、硼砂和聚丙烯酰胺为主要原料,制备了无机-有机复合絮凝剂。采取正交实验设计方法,以COD去除率为指标,研究了Si/Fe摩尔比、Si/B摩尔比、聚丙烯酰胺浓度三种因子对复合絮凝剂处理印染废水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絮凝剂最优制备条件为:Si/Fe为1.5/1、PAM浓度为250mg/L、Si/B为3.5/1;采用最优条件下制备的复合絮凝剂处理印染废水时,最佳投加量(以SiO_2计)为90mg/L,最佳pH值为8.5~9.0,絮凝效果明显好于聚合硅酸硫酸铁。  相似文献   
948.
研究了两套不同基质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小试装置在不同季节对富营养化景观水的净化效果,分析了温度变化对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考察了微生物的硝化强度和反硝化强度以及基质理化性质对植物生长状况的影响,并探讨了氮、磷的去除途径.结果表明:不同基质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随季节变化对浊度、COD和磷的去除效果差异不明显;温度降低对脱氮效果影响显著,对磷的去除影响不大.沸石-页岩湿地硝化强度和反硝化强度优于砾石湿地.采用沸石作为基质可以提高系统对氮的去除效率,促进湿地植物的生长.对氮、磷去除途径的分析表明:微生物的硝化反硝化作用以及基质对磷的吸附沉淀作用是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去除氮、磷的主要途径;植物吸收分别占湿地TN、TP去除量的16%和35%左右,也是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49.
臭氧/高锰酸盐预氧化对生物过滤净水效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了臭氧(O3)和高锰酸盐复合药剂(PPC)对水源水预氧化的助凝效果及其对后续陶粒生物过滤净水效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预氧化剂投加量均为2 mg/L时,PPC的助凝效果较为明显,浊度和溶解性有机碳(DOC)的去除率分别由未投加氧化剂时的85.7%和24.2%提高到88.3Z和35.2%;O3能够增加沉淀后水的可生化性,使特征紫外吸光度(SUVA)由0.97L/(m·mg)降至0.89 L/(m·mg).PPC预氧化有助于生物过滤对浊度的稳定去除,而O3预氧化则有助于生物过滤对DOC的去除.与O3预氧化相比,PPC预氧化有利于后续生物过滤运行初期对NH4 -N的去除,二者后续生物过滤在前3个月对NH4 -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26.6%和73.1%,运行后期二者NH4 -N去除率接近.当进水NH4 -N大于2.0 mg/L时,DO是其去除的主要限制因素.  相似文献   
950.
在分析、研究内循环三相生物流化床反应器(ITBFB)效能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轻质滤料过滤与ITBFB相耦合技术原理,设计出好氧高效分离生物流化床复合反应器.应用新型反应器进行生活污水中试试验的结果表明,在复合反应器HRT较短为1.1 h时,SCOD和SS去除率分别达60%和96%;在滤层厚度为30 cm,过滤速度为4.24 m/h时,复合反应器的出水悬浮物可保证16 h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