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7篇
安全科学   5篇
废物处理   8篇
环保管理   21篇
综合类   148篇
基础理论   6篇
污染及防治   8篇
评价与监测   28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41.
大气臭氧污染的生物学指标监测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臭氧是具有很大危害性的大气污染物之一,近150年来大气对流层中的臭氧质量浓度已经增加了36%,在今后50~100年内还将以每年0.5%-2%的速度继续升高。植物对大气污染物的敏感性是由多种因素相互作用而成的复杂综合性状。以不同质量浓度(分别为0.0、1.0、2.0、3.0、4.0、5.0 mg·L-1)臭氧(O3)胁迫下的不同类型植物为例,观察植物在不同时间(2、4、6、8 h)的外观伤害症状和细胞膜透性与O3质量浓度的相关性。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植物对O3的敏感度不同,蔬菜对臭氧相对较敏感;低质量浓度长时间和高质量浓度短时间的作用条件下,植物的受害症状基本相同,典型症状表现为叶片上散布细密点状斑,斑点的颜色呈白色、黄色、棕褐色,也有褪绿斑;植物细胞膜透性数据即电导率直接反映植物受损程度。综合植物外观症状指标与生理生化指标建立了相对定量化的大气质量生物学指标评价模式,即划分为轻微(0-0.2)、轻度(0.2-0.4)、中度(0.4-0.6)、高度(0.6-0.8)、严重(0.8-1.0)5个受害等级,以定量的判断O3气体对植物的伤害。  相似文献   
42.
工业点源大气污染扩散空间信息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开发了一个基于高斯扩散的大气污染扩散空间信息系统,用于模拟工业点源污染对区域大气质量的影响。该工业点源污染模型包括工业点源数据库、扩散参数、气象条件和大气质量评价4个主要数据库。用该模型计算上海市主要工业区的SO2排放,结果表明,该模型为模拟SO2污染扩散提供了一个有效便捷的方法。  相似文献   
43.
介绍了沈阳市和平区大气环境质量状况及为改善大气质量所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44.
本文基于对环境质量的模糊性认识,应用Fuzzy聚类分析方法,进行建设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并通过与常规评价方法的比较,阐明在建设项目大气环境影响的评价中,Fuzzy聚类分析方法具有综合,客观等优点。  相似文献   
45.
46.
改进的B—P网络在大气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本文引入人工神经网络理论,提出了大气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的修正的B-P网络模型,与其它评价模型比较,表明该模型更具有优越性。  相似文献   
47.
慕金波  侯克复 《环境科技》1992,5(1):21-25,28
本文运用灰色理论中的灰色聚类法,对某市的大气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最后与模糊数学方法作了比较。结果表明,灰色聚类法又是一种评价大气环境质量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48.
大气环境质量的灰色聚类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49.
灰色聚类法在大气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继东 《大气环境》1991,6(5):44-47
  相似文献   
50.
本文根据各种污染因子对环境质量的不同影响,在将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竽大气环境质量评价过程中引入了加权求取关联度的方法,获得了更为合理可靠的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