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3篇
安全科学   17篇
环保管理   13篇
综合类   70篇
基础理论   35篇
污染及防治   13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采用组织分离法,从桑树上分离到一菌种,鉴定为担子菌亚门层菌纲伞菌目口蘑科冬菇属真菌类。经培养,该菌种适宜生长温度为22℃,适宜生长培养基为马铃薯培养基。在液体培养基中震荡培养得到大量菌丝,经冷冻干燥、微波提取后得粗多糖,含量为5.36%左右。  相似文献   
92.
采用富集培养和稀释平板法,从活性污泥中筛选出一株絮凝剂产生菌株PX-1,研究了该菌株的最佳培养条件、絮凝效果以及絮凝活性分布.通过蒽酮等显色反应初步确定该菌株产生的是以多糖为主的高分子絮凝剂.在最佳培养条件下,即初始pH值为7、投液量1%、培养48h、装液量50/250 mL时,絮凝率达到95.3%.在农药厂废水处理方面优于聚合硫酸铝.  相似文献   
93.
研究了不同温度及采收时间对人工裂褶菌多糖含量的影响,采用红外光谱仪和核磁共振仪对裂褶菌多糖的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增大昼夜温差及延长采收时间,人工裂褶菌的多糖含量可提高到21%。裂褶菌中的多糖是由单一组分葡萄糖组成,糖苷键为β型,糖环形态为吡喃型。  相似文献   
94.
固氮蓝藻Nostoc commune和Anabaena azotica Ley耐盐性及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考察了两种固氮蓝藻Nostoc commune(地木耳)和Anabaena azotica Ley(固氮鱼腥藻)在不同浓度Na2CO3(0.2×10^-4~1.8×10^-4g/m l)的BG110培养基中的耐盐性。分别测定了两种固氮蓝藻在不同培养阶段的叶绿素a含量、胞外多糖含量、氨基酸含量和固氮酶活性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两种固氮蓝藻都能在Na2CO3盐胁迫条件下生长,且随着Na2CO3盐胁迫性增加,两种蓝藻的叶绿素a含量、胞外多糖含量、氨基酸含量和固氮酶活性都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而随着培养天数的增加,两种藻类叶绿素a的变化曲线与微生物的生长曲线很相似,胞外多糖和氨基酸的增长和叶绿素a的增长是同步的,其中,Anabaena azotica Ley的固氮酶活性在培养到21天时达到最大值,Nostoc commune的固氮酶活性在培养到28天时达到最大值;比较而言Anabaena azotica Ley的耐盐性好于Nostoc commune的耐盐性,固氮能力也高于Nostoc commune。  相似文献   
95.
川牛膝多糖的分离、纯化及单糖组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川牛膝多糖粗品CPC,经685弱碱阴离子交换柱层析和Bio—Gel P2凝胶柱层析进一步纯化,得到川牛膝多糖RCP(xefined Cyathula officinalis Kuan polysaccharide).紫外扫描、高效液相色谱、聚丙烯酰胺盘状凝胶电泳证明RCP为均一组分.质谱图显示RCP的分子量(从)主要分布在1000-2200.薄层正交试验确定了RCP完全水解的最优条件.薄层层析及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HPLC—ELSD)技术揭示,RCP单糖组成为D-果糖和D-葡萄糖.图11表2参18  相似文献   
96.
应用电化学方法,测定钢在三种腐生介质主二各在缓蚀剂后的缓蚀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二各缓蚀剂对钢在此三各溶液中的阴极过程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7.
频繁的风浪扰动是影响大型浅水湖泊生态系统最重要环境因素之一.为了解风浪扰动对富营养化大型浅水湖泊——太湖蓝藻EPS(extracellular polysaccharide,胞外多糖)的影响,试验设置了对照组(不扰动)、间歇扰动组和持续扰动组3种处理组,研究扰动方式及理化因子对蓝藻EPS的影响.结果表明:①第1~7天,3种处理组之间的ρ(EPS)、ρ(sEPS)(soluble extracellular polysaccharide,溶解性胞外多糖)和ρ(bEPS)(bound extracellular polysaccharide,固着性胞外多糖)差异均不显著(P>0.05);第10~19天,对照组的ρ(EPS)、ρ(sEPS)和ρ(bEPS)均显著低于间歇扰动组和持续扰动组(P < 0.05);第19天,持续扰动组的ρ(sEPS)和ρ(bEPS)均显著高于间歇扰动组(P < 0.05).②3种处理组的ρ(EPS)及单位藻细胞EPS含量与ρ(TDN)(TDN为溶解性总氮)及ρ(TDP)(TDP为溶解性总磷)均呈显著负相关;3种处理组的ρ(EPS)与ρ(SS)(SS为悬浮颗粒物)均呈显著正相关;此外,两个扰动组的ρ(EPS)均与藻细胞密度呈显著负相关.研究显示,扰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蓝藻EPS的分泌.   相似文献   
98.
Silver nanoparticle (SNP) is a threat to soil, water and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of environment from silver nanoparticles is a major concern. A sewage isolate, Bacillus pumilus treated with SNPs showed similar growth kinetics to that without nanoparticles. A reduction in the amount of exopolysaccharides was observed after SNPs – B. pumilus culture supernatant interaction. The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FT-IR) peaks for the exopolysaccharides extracted from the bacterial culture supernatant and the interacted SNPs were almost similar. The exopolysaccharide capping of the SNPs was confirmed by UV-Visible, FT-IR and X-ray di raction analysis. The study of bacterial exopolysaccharides capped SNPs with E. coli, S. aureus and M. luteus showed less toxicity compared to uncoated SNPs. Our studies suggested that the capping of nanoparticles by bacterially produced exopolysaccharides serve as the probable mechanism of tolerance.  相似文献   
99.
白术多糖是白术这一传统中药的活性提取物,具有抗肿瘤、抗衰老、调节免疫功能、增强免疫力、促生长、降血糖等方面的作用,综述白术及白术多糖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参25.  相似文献   
100.
通过研究胞外生物高分子絮凝剂(BF SVI-SD)的成分与结构,探讨了微生物絮凝剂的絮凝机理.首先采用双缩脲反应、茚三酮反应、蒽酮比色法、Molisch反应、紫外吸收光谱、红外吸收光谱和扫描电镜等方法研究了胞外生物高分子絮凝剂BF SVI-SD的成分与结构.发现絮凝剂BF SVI-SD的主要成分为多糖,结构中含有大量羟基和羧基.高分子链以聚集态形式存在,呈现较疏松的纤维状结构.同时,分析了微生物絮凝剂对淀粉废水和生活污水处理及毒性试验结果,提出了絮凝机理.由于该絮凝剂是一种极性大分子,与水中有机物颗粒之间存在范德华力,和质点之间以离子键、氢键形式结合,通过吸附架桥作用形成絮凝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