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60篇
  免费   765篇
  国内免费   1498篇
安全科学   3577篇
废物处理   173篇
环保管理   1281篇
综合类   8285篇
基础理论   1161篇
污染及防治   463篇
评价与监测   794篇
社会与环境   643篇
灾害及防治   446篇
  2024年   110篇
  2023年   394篇
  2022年   389篇
  2021年   485篇
  2020年   408篇
  2019年   443篇
  2018年   338篇
  2017年   393篇
  2016年   527篇
  2015年   597篇
  2014年   1295篇
  2013年   746篇
  2012年   920篇
  2011年   918篇
  2010年   776篇
  2009年   803篇
  2008年   843篇
  2007年   788篇
  2006年   658篇
  2005年   610篇
  2004年   558篇
  2003年   600篇
  2002年   395篇
  2001年   346篇
  2000年   294篇
  1999年   289篇
  1998年   253篇
  1997年   272篇
  1996年   239篇
  1995年   240篇
  1994年   187篇
  1993年   172篇
  1992年   160篇
  1991年   132篇
  1990年   124篇
  1989年   10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通过对克山县2003—2012年的空气监测数据分析,二氧化硫和总悬浮物颗粒物呈下降趋势,氮氧化物和降尘浓度变化不大;尘类是影响环境质量的主要污染物,县区环境空气质量呈轻度污染,根据各年度的监测数据来看,环境空气质量逐年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992.
针对我省入境流域肇源,全面开展了十一五期间枯、平、丰水期的河流水环境现状调查,采用秩相关系数法对水环境现状进行评价。研究表明:肇源境内"十一五"期间主要污染因子为高锰酸盐指数、石油类、氨氮和生化需  相似文献   
993.
对2013年哈尔滨市不同供油方式的柴油车排气细颗粒物或黑碳测量参数—光吸收系数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涡轮增压和自然吸气供油方式光吸收系数均值分别为1.39 m-1和1.27 m-1,超标率分别为5.8%和2.4%,采用颗粒物控制措施及排气装置强制维护降低了颗粒物排放,符合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994.
在对拜泉县水资源及利用现状调研的基础上,通过建立指标模型,找出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了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95.
利用额尔齐斯河2010年监测数据进行水质评价。用模糊综合评级法对水质状况进行评价,判断水质级别;用主成分分析法判断主要污染物类型,确定各污染物的主要贡献率。并将两种方法的评价结果与单项指标评价结果相比较,结果表明:在水质评价中水质级别判断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水质主要污染物判断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用两种评价方法结合起来对水环境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较准确。  相似文献   
996.
内涵解析何谓大气颗粒物来源解析?大气颗粒物来源解析是指通过化学、物理学、数学等方法定性或定量识别环境受体中大气颗粒物污染的来源。这是一项长期复杂且系统的技术性工作,涉及多种技术方法、模型选择、样品采集与分析、化学成分谱的科学构建、模拟运算以及解析结果评估与应用等,是科学、有效开展颗粒物污染防治工作的基础和前  相似文献   
997.
998.
《环保科技》2014,(4):6
《环保科技》是面向全国公开发行的环境科学及应用技术期刊(双月刊),是各网络/数据库入网/来源期刊,广泛开展环境科学研究领域的学术交流和学术讨论,登载环境管理、环境法规、环境研究、监测分析、环境评价、应用技术、生态保护、生物技术等多方面的研究报告、应用技术、监测分析、环境评价、论述。适合  相似文献   
999.
《环保科技》2014,(6):27
《环保科技》是面向全国公开发行的环境科学及应用技术期刊(双月刊),是各网络/数据库入网/来源期刊,广泛开展环境科学研究领域的学术交流和学术讨论,登载环境管理、环境法规、环境研究、监测分析、环境评价、应用技术、生态保护、生物技术等多方面的研究报告、应用技术、监测分析、环境评价、论述。适合  相似文献   
1000.
清水江流域污染治理十余年,以污染企业治理为重点,先后使用了行政手段、技术手段及经济手段,清水江流域水质有了明显改善。2006年,出境断面氟化物开始稳定达到Ⅲ类水体标准;2012年9月起,总磷和氟化物实现"双达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