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3篇
  免费   1篇
安全科学   124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53篇
综合类   143篇
基础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社会与环境   8篇
灾害及防治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11.
新年伊始,万象更新。过去的一年,是全省工会劳动保护工作意义非凡的一年。全省企业广泛推行“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监控法”,百万职工参加了安全生产知识培训、“安康杯”竞赛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首届“安康论坛”和安全短信祝福活动成功举办。在新的一年里,全省各级工会将紧密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代主题,服务于全省安全生产工作全局,进一步贴近基层、贴近企业、贴近职工,  相似文献   
112.
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数据显示,到2007年10月,我国有13亿人口,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56%。农业和农村安全发展搞不上去,农民生活得不到显著改善,我们就不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中央从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出发而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安全生产则是建设有秩序、和谐的社会的重要方面。2002年《安全生产法》颁布实施以来,我市在安全生产工作方面作出了很大努力,取得了明显进展,但是安全生产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仍然不少。影响我市安全生产的因素,既有浅层次原因,又有深层次原因.既有历史的积淀,更有新形势下的新问题。如何做好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安全生产监管工作,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114.
走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之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统筹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走具有中国特色生态文明的现代化道路,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15.
将军 《环境教育》2008,(3):61-62
环境健康与每个人息息相关,人的吃住行都离不开所处的环境。中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但有健康才算小康。“东亚病夫”的“高帽”我们再也戴不起,也不需再戴,因为我国的经济基础已有条件让我们拥有健康奔入小康生活。但个人行为还需要处理好环境与健康问题,了解一般的环境与健康知识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6.
创建“绿色社区”是一项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为重要思想的民心工程,是两个文明在社区的具体体现,也是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如何以创建绿色社区为载体、构筑创建的移动平台,让“绿色”渗入到更多的社会细胞,倡导绿色文明、推动社区环保工作日趋完善,美化我们的市容市貌,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思考。  相似文献   
117.
根据党的十七大部署,中央决定,从2008年9月开始,用一年半左右时间,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这是在深刻变化的国际环境中推动我国发展的迫切要需,是落实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要求的迫切需要,是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迫切需要。杂志社从本期起开设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专栏,集中报道全国环保系统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动态。  相似文献   
118.
循环经济是指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进行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活动的总称。涉及自然、经济、社会各领域,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以及区域、产业、企业、农村各方面的系统工程。体现了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协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党中央提出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这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一个非常关键的阶段,也是经济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的重要阶段;既是一个黄金发展期,也是一个矛盾凸显期,因此,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战略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相似文献   
119.
蒋益民 《环境保护》2007,(21):46-48
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历史意义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起列入建设小康社会的具体内容.同时,为小康社会目标设置了前提条件,即到2020年人均GDP翻两番,是建立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的翻两番.  相似文献   
120.
生态市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是加快发展,富民强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2003年,按照省委、省政府建设“生态安徽”的总体部署和工作安排,安徽省各市积极开展生态市建设的各项工作,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广泛宣传教育,强化环境管理,加大资金投入,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实施环境综合整治等措施,各市在生态市创建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本刊以安徽省为例,摘编了合肥、蚌埠、巢湖、安庆、池州、阜阳、六安7市在建设生态城市中的经验与成绩,以期给读者以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