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91篇
  免费   359篇
  国内免费   1285篇
安全科学   353篇
废物处理   89篇
环保管理   198篇
综合类   2296篇
基础理论   363篇
污染及防治   686篇
评价与监测   143篇
社会与环境   168篇
灾害及防治   39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126篇
  2022年   195篇
  2021年   197篇
  2020年   201篇
  2019年   215篇
  2018年   151篇
  2017年   191篇
  2016年   256篇
  2015年   244篇
  2014年   277篇
  2013年   198篇
  2012年   261篇
  2011年   253篇
  2010年   197篇
  2009年   292篇
  2008年   213篇
  2007年   198篇
  2006年   149篇
  2005年   147篇
  2004年   92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21.
针对低碳氮比生活污水的特点,提出新型离子交换膜-超滤组合膜(IEM-UF)氮富集短程硝化反硝化脱氮工艺.研究了新型IEM-UF亚硝化反硝化脱氮系统在三阶段运行工况下各反应器的性能及整个系统的脱氮及COD去除效果,同时应用高通量技术探究菌群结构变化对脱氮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C/N为3,亚硝化反应器中DO=0.5mg/L条件下,亚硝化反应器中NO2--N积累率仅用19d就达到了90%;在短程反硝化进水流量比为2:1的条件下,COD及NOx--N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80%和89%以上.TN去除率最高达到64.8%.高通量16S rDNA测序结果表明,三阶段菌群结构变化与系统脱氮效果的变化一致,亚硝化反应3个阶段亚硝化单胞菌Nitrosomonas所占比例分别为3.69%、5.48%和0.53%,反硝化反应3个阶段反硝化菌Dechloromonas、Thauera之和占活性污泥总菌群比例达到33.35%、25.62%、20.52%.  相似文献   
922.
随着多层深埋地下建筑的增多,灾害时人员上行疏散成为一种新出现的疏散方式。人员上行疏散的特性使得人员在疏散过程中需考虑采用电梯、楼梯协同疏散的方式以提高疏散效率,其中电梯疏散逐渐成为研究热点。提出一种新的电梯、楼梯协同疏散过程中电梯疏散时间的计算方法,通过假设电梯的紧急疏散等同于电梯的上下高峰疏散,根据已有的电梯服务时间的经验计算公式,建立电梯疏散排队系统模型M/M/n;利用排队论相关理论建立电梯、楼梯疏散模型中乘客平均到达率λ与电梯服务时间t的关系方程,并根据关系方程求解电梯总疏散时间TRSET;最后以沙坪坝地下大型综合交通枢纽为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通过模拟得到的电梯疏散时间与通过电梯疏散时间计算公式计算得到的电梯疏散时间之间的相对误差为5.4%,证明了电梯疏散时间计算公式的有效性,可为管理人员计算灾害时人员疏散时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23.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对染料废水的脱色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羧甲基壳聚糖(NOCC)复配聚丙烯酰胺(PAM)对3种水溶性染料模拟废水进行絮凝脱色处理,研究了溶液的酸度、絮凝剂与助凝剂的投加量等因素对脱色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引入PAM作为助凝剂的脱色效果优于单纯使用羧甲基壳聚糖。处理此染料废水的最佳pH值为2.3,羧甲基壳聚糖的质量浓度为480mg/L,PAM投加量为4~8mg/L。在此优化条件下,复合絮凝剂对三种染料废水的脱色率为99%,COD去除率为90%;用壳聚糖/稀土复合膜处理染料废水时,对直接黑FF、还原红F3B染料废水的脱色率分别达到94.7%和98.2%,明显优于单纯壳聚糖膜。  相似文献   
924.
高浓度亚麻废水不宜直接进行生化处理。试验采用"Fe-C柱微电解-电/Fenton-曝气池"工艺对其进行预处理,即先采用Fe/C微电解,然后基于Fe2+的生成几乎同步引入电/Fenton反应,之后再调节流出液pH至碱性并鼓入空气以除去部分NH3-N。相应优化工艺条件为:Fe/C柱微电解时mFe/mC为2:1,废水停留时间为1.5 h;电/Fenton时双氧水(30%)滴加速度为0.025 mL/min;调节水样pH10并在空气流速为1.5 L/min的条件下空气吹脱1.5 h。采用该工艺预处理高浓度亚麻废水后,出水几乎为无色;固体悬浮物的去除率可达94.2%,NH3-N去除率可达71.4%,COD去除率可达51.8%,BOD5去除率可达28.3%,为后续生化深度处理创造了有利条件;BOD5/COD值由原来的0.12上升至0.19,废水的可生化性得到较明显的改善。电/Fenton反应的处理效果好于普通的Fenton反应,其原因可能是由于电/Fenton既有"原位"的均相/非均相Fenton反应发生,又有在微电解电场协助下的"电催化Fenton"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925.
针对上海某制药工厂产生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的水质特性,采用预处理+A3/O+MBR+RO组合工艺进行处理。结果表明:该工艺处理高浓度制药废水性能良好,且工艺运行稳定,对COD、NH3-N的平均去除率达到 96.2 %、99.1%;该运行系统能满足此类制药废水水质水量波动较大、可生化性较差的状况;废水经预处理单元时,采用动态调整投加药剂量的优化方式,以实现降低药剂使用成本;后进入生化单元,通过对溶解氧、内回流比的优化调整,厌氧池、好氧池溶解氧分别控制为0.2~0.3 mg·L−1、2~5 mg·L−1,好氧池至缺氧池内回流比控制为100 %~150 %,系统脱氮除磷效果良好;在经复合深度膜处理单元出水稳定后达标排放。该系统工艺所产生的剩余污泥采用板框压滤结合低温烘干的优化模式,降低污泥含水率,以减少污泥委外与后续的处理成本,从而达到减污降碳的环境经济效益。本项目排水水质满足上海市地方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DB31/199-2018) 的三级标准与《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 (GB/T31962-2015) 的B级标准。该案例可为高浓度制药废水工艺实现减污降碳优化目标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926.
气相正己烷的光催化及臭氧/光催化降解动力学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初步研究了气相中低浓度的正己烷在较大流量(5L/min~17L/min)臭氧/紫外(O3/UV),光催化(TiO2/UV)及臭氧/光催化(O3/TiO2/UV)3种方法的降解的动力学,考察了正己烷的初始浓度、流量、水蒸气浓度、臭氧投加量等因素的影响.研究表明:正己O3/TiO2/UV降解效率远高于O3/UV的降解效率,明显高于TiO2/UV降解效率;相对于初始浓度,正己烷的TiO2/UV及O3/TiO2/UV反应符合L-H模型,对于O3/UV过程用L-H模型不能得到较好的拟合;随着流量的增加正己烷在TiO2/UV与O3/TiO2/UV降解过程中的反应速率先增加后保持不变,但是在O3/UV过程中其反应速率变化不大;湿度对正己烷的降解有一定的影响;随着臭氧投加量的增加,正己烷O3/UV和O3/TiO2/UV的降解速率呈直线增加,在O3/UV过程中正己烷的反应速率增加更快.  相似文献   
927.
纳米零价铁及其双金属体系对菲的降解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实验室合成的纳米零价铁(n ZVI)及其双金属(n ZVI/Cu和n ZVI/Ni)为反应材料,对菲(Phenanthrene)的去除进行研究.表征结果表明:纳米颗粒平均粒径均为80~100 nm,主要以α-Fe0的形式存在.批实验结果表明,5 g·L-1的n ZVI,n ZVI/Cu和n ZVI/Ni对菲溶液均有去除效果,其去除效率依次为n ZVI/Nin ZVI/Cun ZVI.溶液初始p H为7.5时,5 g·L-1的n ZVI/Ni去除88%0.5 mg·L-1的菲只需3 h,而n ZVI/Cu和n ZVI分别需要29 h和40 h.3种纳米铁对菲的去除率均随着n ZVI投加量的增加而升高,随着菲溶液初始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反应温度的升高可提高n ZVI/Ni对菲的去除效率,高温时(≥30℃)菲的降解遵循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p H对反应影响不大.GC-MS结果表明,n ZVI/Ni降解菲溶液主要为催化加氢反应,而n ZVI/Cu和n ZVI对菲溶液的去除主要为吸附作用.  相似文献   
928.
崔延瑞  邱鑫  张庆荣  王琦  吴青  孙剑辉 《环境科学》2016,37(11):4296-4301
以连续运行的生物活性炭(biological actived carbon,BAC)填料反应器为研究对象,与序批式活性污泥反应器(sequencing batch reactor,SBR)对比,考察了BAC的加入对不同C/N比废水同步硝化反硝化(simultaneous nitrification and denitrification,SND)脱氮效果的影响.在室温(15~27℃),初始溶解氧(dissolved oxygen,DO)质量浓度2~3 mg·L-1条件下,以甲醇做外加碳源,分别设置进水C/N比为3、5、8和10运行120个周期,比较两反应器的脱氮效果及稳定性.结果表明,C/N比由3依次升至5和8时BAC填料反应器脱氮效果优于SBR,TN平均去除率分别达44.88%、58.07%和66.64%.继续增大进水C/N至10,SBR发生污泥膨胀,而BAC反应器仍能保持63.65%的TN去除率.实验证明BAC在单一反应器内创造了多样的溶解氧环境,为SND创造了适宜的条件.BAC的加入减小了过量有机碳对硝化系统带来的影响,扩大了反应器的C/N比适用范围,增加了运行的稳定性,提高了有机物的脱氮容量,为高效脱氮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929.
Mg/Al水滑石微波共沉淀法合成及其对BrO3-吸附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钟琼  李欢 《环境科学》2014,35(4):1566-1575
采用微波共沉淀法和普通共沉淀法合成了Mg/Al水滑石,分别记做Mg/Al LDHs-MW和Mg/Al LDHs-H.通过XRD、BET、SEM和FT-IR等手段对Mg/Al水滑石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微波共沉淀法合成的水滑石结晶度较好、粒径较小,孔径为41.13 nm,粒径为427.08 nm.序批次实验考察了投加量、溶液pH值和再生次数等因素对溴酸根(BrO-3)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g/Al水滑石吸附BrO-3过程可用准二级动力学模型描述,吸附规律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对比Mg/Al LDHs-H的饱和吸附量(q0=288.74μg·g-1),Mg/Al LDHs-MW对BrO-3具有更强的吸附能力(q0=321.26μg·g-1).在动态连续流条件下,利用Thomas模型模拟3组Mg/Al LDHs-MW对BrO-3的动态吸附数据,拟合得到吸附柱最大的吸附容量为288.81μg·g-1.当填料高度为10 cm,进水浓度为800μg·L-1,进水流量为4.0 mL·min-1时,模型的相关性系数为0.92,表明实验数据与模拟穿透曲线吻合.  相似文献   
930.
垃圾渗滤液膜过滤浓缩液含盐量高,色度和有机污染物浓度高,处理难度大。采用批式试验,以Ti/RuO2-IrO2为阳极、不锈钢为阴极对垃圾渗滤液膜过滤浓缩液进行电化学氧化处理,研究电解时间、电流密度和极板间距对浓缩液色度、COD、氨氮去除率和电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电流密度为6 A/dm2,电解3 h时,色度去除率达94%,出水色度为15倍;电解5 h,氨氮去除率为99.67%,出水氨氮为1.4 mg/L;电解6 h,COD去除率为60.43%,出水COD浓度为1156 mg/L。以Ti/RuO2-IrO2为阳极电化学氧化技术对垃圾浓缩液色度和氨氮的去除效果较好,适宜的电流密度和极板间距分别为6 A/dm2和4 c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