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6篇
安全科学   22篇
环保管理   33篇
综合类   119篇
基础理论   41篇
污染及防治   7篇
评价与监测   6篇
社会与环境   30篇
灾害及防治   3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以云南德钦至贡山四级公路为例,探讨了空间信息技术在山地公路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提出了空间信息技术在山地公路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技术路线,并对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2.
以云南德钦至贡山四级公路为例,探讨了空间信息技术在山地公路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提出了空间信息技术在山地公路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技术路线,并对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3.
贵州岩溶山地山地中一种有代表性的特殊山地类型,在地质历史时期中,岩石圈表层的碳酸盐岩与大气圈,生物圈相互耦合作用。形成了一个以高原峡谷地貌结构为特征的裸露型溶山地。它具有独特的农业地质地理环境,对农业生产发展有深刻的影响,并产生不同的农业效应。  相似文献   
204.
蔡旭晖  丛澜 《福建环境》1994,12(4):26-28
我国山地丘陵分布广阔,地形变化复杂。研究建立山地空气污染模式,是掌握这类地形情况下空气污染规律的方法之一。本文主要介绍建立山地空气污染模式的难点,以及国内外研究的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205.
新疆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地区差异及经济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疆地貌大体由“三山两盆”组成。由北到南纬度约相差5—6℃的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及阿尔金山,其山地垂直自然景观带也有着规律的变化;自然带谱由北向南和由西到东逐渐单调,且表现出越加干旱,森林带树木种类减少,雪线上升约差1000m;各自然带的高度也随纬度减低而升高。三大山系均为新疆灌溉农业的支柱,是畜牧业的靠山,是野生动植物的摇蓝,也是矿业的集中区。阿尔泰山和天山还是新疆优质木材的主要基地。因此,山地垂直自然带在新疆经济发展中起着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206.
抚仙湖尖山河小流域山地典型地类非点源污染特征与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通过在尖山河小流域建立径流场.在自然降雨条件下采集水样,检测分析地表径流中各污染物的浓度,研究自然状态下和人为干扰下山地不同地类污染物的输出量,探讨高原湖泊山地非点源污染的特征与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各地类产流量的关系是坡耕地>人工林>灌草丛>次生林,各地类产沙量大小关系是坡耕地>人工林>次生林>灌草丛,产流量与降雨量相关性更为显著;次生林、坡耕地、灌草丛、人工林4种土地类型产流的总无机氮输出量平均值分别为0.94 mg·m-2、19.70mg·m-2、1.74 mg·m-2、17.22 mg·m-2,总磷平均值分别为0.32mg·m-2、3.58 mg·m-2、1.12 mg·m-2、2.85 mg·m-2;产沙过程中单位面积水解氮输出量平均值为0.41 mg·m-2、7.17 mg·m-2、0.89 mg·m-2、0.23 mg·m-2,速效磷平均值为0.04 mg·m-2、1.14 mg·m-2、0.03 mg·m-2、0.02 mg·m-2;产流过程中输出的污染物大于产沙过程中的输出量,尖山河小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控制应以控制产流污染物为主.  相似文献   
207.
山地旅游研究进展与启示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为探讨山地旅游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在参阅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分析了国内外山地旅游研究进展。从研究内容、研究结果等方面论述了国外山地旅游研究进展,按时间进展将国内山地旅游研究划分为三个阶段:起步阶段、发展阶段和深化阶段,每一阶段的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以及表现特征都有较大差异。从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两个方面分析了国内外山地旅游研究差异。从山地旅游发展及研究现状来看,今后山地旅游研究应创新和改进研究方法以及技术路线,加强旅游发展条件下的山地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研究,研究新的要素在山地旅游发展中的作用过程和作用机制,加强不同时空尺度条件下的山地旅游发展特征、演化过程和演化规律研究。  相似文献   
208.
以可持续发展理论和承载力理论为基础,从耕地粮食视角出发,构建人口容量测评模型,在对陕南粮食产量分析的基础上,对陕南28县区人口容量进行评估、预测,在此基础上将陕南28区县划分为五种人口迁移功能区。结果表明:①1990-2010年,陕南粮食总产量、人均粮食产量均呈现波动下降趋势,且人均粮食产量的下降趋势较粮食总产量的下降趋势更为显著;②温饱状态下,陕南各区县2007-2010年人口容量相对较大,粮食消费压力相对较小;小康状态下,陕南各区县2007-2010年人口容量相对较小,粮食消费压力相对较大;③2015年,陕南各区县人口盈余/赤字规模位于-6.25-9.81万人之间,整体处于一般超载-轻微盈余状态,人口承载压力相对较小;2020年,陕南各区县人口盈余/赤字规模位于-9.34-9.73万人之间,整体盈余人口规模缩小,赤字人口规模扩大,人口承载压力上升;④丹凤县、西乡县和山阳县属Ⅰ类迁出区;宁强县、城固县、旬阳县属Ⅱ类迁出区;略阳县、南郑县等九个县区属Ⅲ类稳定区;汉滨区、商州区等六个县区属Ⅰ类迁入区;勉县、镇巴县等七个区县属Ⅱ类迁入区。  相似文献   
209.
退化山地植被恢复和重建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总被引:28,自引:4,他引:28  
退化植被恢复和重建已成为我国农村社会经济环境持续发展面临的迫切任务,提出了人工恢复和退建退化山地植被的基本方法论。退化山地植被和重建必需以兼顾退化 治理和农村经济发展,建设生态经济型植被为目标,阐述了在恢复和重建过程中应的九项生态学原理和芾项技术方法,介绍了诊断一玫方案一物种选择-各种植物 群的设计及其组合与实施-监测和进一步优化调控等基本人工恢复和重建退化地山植被的步骤。该方法论已在岷江上游的在  相似文献   
210.
通过在典型山地城区重庆北碚区香溪美林区域选择屋面及道路、砖石、绿地3类不同下垫面进行降雨采样监测并结合现有资料,分析初期雨水径流特征。结果表明:2016—2017年重庆北碚区小雨占总降雨天数的80.4%,暴雨仅占1.3%,平均降雨量为9 mm,平均降雨强度为9.75 mm/h,降雨历时以中、短历时(1 h~6 h)为主,多为单峰降雨。降雨初期径流量变化较快,中后期变化平稳。降雨强度相同时,屋面及道路径流量最大,绿地最小。初次径流形成时间随屋面及道路、砖石、绿地依次递增,随降雨强度增强而缩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