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14篇
  免费   197篇
  国内免费   311篇
安全科学   1273篇
废物处理   348篇
环保管理   760篇
综合类   2856篇
基础理论   185篇
污染及防治   323篇
评价与监测   104篇
社会与环境   136篇
灾害及防治   37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85篇
  2022年   107篇
  2021年   148篇
  2020年   114篇
  2019年   119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93篇
  2016年   144篇
  2015年   235篇
  2014年   465篇
  2013年   282篇
  2012年   310篇
  2011年   298篇
  2010年   283篇
  2009年   274篇
  2008年   330篇
  2007年   292篇
  2006年   274篇
  2005年   201篇
  2004年   172篇
  2003年   165篇
  2002年   186篇
  2001年   138篇
  2000年   126篇
  1999年   122篇
  1998年   148篇
  1997年   152篇
  1996年   104篇
  1995年   81篇
  1994年   93篇
  1993年   77篇
  1992年   108篇
  1991年   56篇
  1990年   83篇
  1989年   70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71.
172.
文章分析了我国现阶段粉尘危害的严重状况,提出必须迅速提出高强度采掘作业、强致害粉尘作业、非铀矿山及乡镇企业生产中粉尘危害控制的有效方法;努力提高我国对无组织排放烟尘源及呼吸性粉尘的控制水平,努力降低粉尘控制装备的投资及能耗,逐步扭转我国工业粉尘危害的现状。  相似文献   
173.
着重阐述了信息产业部电子第三十九研究所的工业卫生状况,对超标作业点提出了控制及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74.
再燃法烟气脱硝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了再燃法烟气脱硝技术及其主要影响因素。通过对几种脱硝技术的分析比较,认为再燃脱硝是一种很有前景的脱硝技术,其投资和运行费用界于低NO。燃烧器和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之间,有喷氨条件下的先进再燃脱硝效率接近于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总结了国内外对先进再燃脱硝技术各种参数影响条件的研究结果,并论述了该技术的应用要点。  相似文献   
175.
尿素由于运输、储存安全性较高,作为还原剂进行脱硝备受关注。从工艺原理、系统组成和工程应用等方面,对尿素制氨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SCR)、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技术(SNCR)和尿素法三种脱硝方法进行了综述。分析了不同技术运用过程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76.
论述了中国燃煤工业锅炉SO2污染防治技术的选择及评价,其中主要包括:《中国燃煤工业锅炉SO2污染综合防治对策》的产生、主要内容、特点、选择、评价及其实施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7.
178.
黄少鹗 《环境技术》2000,18(5):31-38
介绍俄罗斯中、小型燃用天然气工业和供暖锅炉,贯彻全俄国家标准(ΥOCTP5091-93)治理氮氧化物排放采用的技术措施,应用“再循环烟气”系统及“两段”燃烧系统能明显降低NOx排放,投资省,运作简,见效快,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79.
从可持续发展战略出发,阐述了目前我国在工业生产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为解决工业发展与保护环境的矛盾,实现社会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提出了以清洁生产为主,末端处理为辅,从根本上消除污染,节约原料与能源走发展工业的新路。  相似文献   
180.
目前,中国大气污染问题愈发严峻,由大气污染所导致的公共健康风险及经济损失日益突出,探询污染的形成原因、影响因素是制定治理政策的重要依据。本文针对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PM10进行研究,特别探讨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本地与异地之间PM10交互影响的问题及产业结构影响。首先,分析全局空间相关性,发现地区间PM10存在着空间自相关,且逐年增强;其次分析局域相关性,发现中国北方部分地区出现高-高类型的集聚,主要集中于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山东、河南、黑龙江、吉林和辽宁等9个省份;南方部分地区出现低-低类型的集聚,主要集中于广东、海南、广西、贵州以及云南等5个省份。虽出现个别年份的波动,但从长期看,各集聚区均处于较稳定状态;第三,建立空间计量模型对PM10进行比较全面的模型数据分析,包括经济社会、经济结构以及气候等因素对PM10的影响,以较为新颖的视角刻画PM10的形成,发现地区间PM10的交互影响存在着负效应,分析表明这种负效应具有短期性,而且负效应与溢出效应可能存在联系。此外,重点分析工业中对PM10贡献较大的典型行业,以及以典型行业为代表的工业结构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PM10的影响特点,与劣质煤进口量逐年增大的事实相结合,阐述了降低PM10的困难所在。最后,基于实证分析结果论证影响不同地区PM10的主导因素,空间因素对PM10的影响,长期看在部分地区通过产业转移的方式降低PM10的不可行性;论证中,以北京地区为主要分析案例,发现交通拥堵程度以及空间因素是其出现高雾霾的重要原因。根治雾霾,区域间的联合治理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