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3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47篇
安全科学   78篇
废物处理   26篇
环保管理   94篇
综合类   209篇
基础理论   66篇
污染及防治   22篇
评价与监测   12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1.
张红 《四川环境》2022,(1):126-135
水资源匮乏成为当前世界改善沙漠生态环境面临的凸出问题之一,合理利用企业尾水成为缓解甚至实现改善沙漠环境的一种尝试。研究以群克消纳地沙漠尾水处理工程为例,提出一种针对尾水沙漠综合利用的新型技术模式。通过研究分析尾水对周边水域、土壤以及绿地植物、脊椎动物、水体生物的影响,结合科学的评价方法,对沙漠尾水综合利用进行评价,得出以下结论:群克消纳地尾水沙漠综合利用的规范化技术新型技术工程有利于周边生态环境变好,对动植物、水体、土壤等没有不良影响;水域边上植被盖度增加,对周边活动沙丘固定起到初步积极作用,同时,也为周边动植物提供栖息场所以及生长发育的环境基础;区域生态环境恢复良好,形成了与区域自然水体类似的生态系统结构,群克消纳地尾水处理工程形成的稳定的生态系统表明,在沙漠中采用无害、生态性的尾水处理技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12.
为研究农村黑臭水体的治理方法,用狐尾藻开展模拟试验,之后用“狐尾藻+人工曝气”法在某坑塘进行治理工程试验。结果表明,狐尾藻对水中总氮、氨氮、总磷具有明显的去除效果。在“控源截污+清淤疏浚”的基础上,通过“狐尾藻+人工曝气”组合工艺可明显消除黑臭现象,透明度和溶解氧明显提高。最终该坑塘黑臭水体氨氮、溶解氧、透明度均达到《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工作指南(试行)》中表1监测指标阈值。因此,在“控源截污+清淤疏浚”的基础上,利用“狐尾藻生态净化+人工曝气”组合工艺对农村黑臭水体具有很好的治理效果。  相似文献   
513.
对长庆油田落地油泥热解和尾渣制陶粒工艺进行研究,以尾渣含油率为评价指标,考察了进料速率、热解终温和热解时间对尾渣含油率的影响,优选出最佳的热解工艺参数,并对尾渣的性能及制陶粒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进料速率为7.0 t/h、热解终温和热解时间分别为550℃和2.5 h时,热解尾渣的含油率可降至0.3%以下,且污染物含量均满足GB 4284—2018要求;在尾渣与黏土的质量比为7∶3、预热温度为500℃、预热时间为40 min、烧结温度为1 050℃、烧结时间为30 min、升温速度为20℃/min的条件下,制备的陶粒性能符合GB/T 17431.1—2010要求。此技术达到了含油污泥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514.
为了解云南省尾矿库“两个清单”中保留库的碳减排潜力,使用改进的Steinour方程计算了云南省各州市不同类型尾矿砂的CO2固定量,根据《IPCC国家温室气体列表指南》中提供的方法计算了云南省2011~2020年碳排放量.结果表明,红河州、玉溪市、昆明市尾矿砂的捕集及矿化封存CO2的潜力较大,占云南省保留库尾矿砂CO2矿化封存量的65.79%;铅锌矿、赤泥、锡矿的理论固碳量较高,分别为0.201, 0.173, 0.158t/t,以上3种尾矿砂的固碳量占云南省尾矿砂固碳量的79.45%;若将云南省保留库堆存的尾矿砂全部用于CO2的矿化封存,可减少2011~2020年间云南省累积碳排放量的2.81%,工业碳累积排放量的3.16%,采矿业碳排放量的12.36%,具有较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