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8篇
  免费   10篇
安全科学   151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46篇
综合类   83篇
基础理论   7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社会与环境   59篇
灾害及防治   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31.
6月18日,吉林省安监局党组书记、局长金华在局副巡视员崔晓群及办公室、机关党委及服务中心等有关处室负责同志陪同下,深入省安监局帮扶的东丰县大兴镇朝阳村、北安村调研,并实地解决帮扶村面临的具体困难。金华详细听取了大兴镇朝阳村及北安村的镇、村负责同志的情况介绍,并与朝阳村基层干部亲切座谈,详细了解了村委会建设、农民经济收入、人员外出务工、村集体收入情况以及今后的打算。  相似文献   
32.
近年来,收入差距扩大与环境质量恶化成为许多国家同时面临的问题,也让一些经济学家开始思考,这两者之间是否存在关联。继20世纪90年代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提出以来,一些研究发现不仅收入的绝对水平会对环境质量产生影响,收入差距对环境质量也有影响。本文对这一课题的理论研究进行了梳理,发现现有理论中收入差距对环境质量的影响途径主要有三条。第一条途径是消费者途径,即收入差距影响着以消费为主的个人经济行为,进一步影响着社会消费总量和消费结构,及其过程中产生的污染总量。第二条途径是企业途径,即认为收入差距的扩大会削弱环保型产品的正外部性,不利于环保技术的创新活动,对未来环境质量的改善产生动态影响。第三条途径是政府途径,即认为收入差距会影响相关的环境政策方式与强度选择;而且在不同的社会政策决策机制下,收入差距对环境政策的影响也是不同的,现有的社会决策机制分析框架主要有两种——权利权重型社会决策规则和简单多数规则。此外,本文还对现存的主要实证研究进行了总结,发现大多数研究结论都支持收入差距对环境质量存在着影响,但这种影响并不是线性的。一方面,收入差距对环境的影响与研究的污染物种类有关,大多数研究都显示,收入不平等对CO 2排放和土壤污染存在着负向影响,但有关收入差距对空气污染和水污染影响的研究结论并不统一或并不显著。另一方面,这种影响还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关,在高收入国家与低收入国家是不同的,存在着阈值效应。最后本文总结了针对中国的研究现状,讨论了其在我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33.
1月7日,世界银行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表示,中国最严重的不平衡是收入差距问题,而不是人民币汇率。  相似文献   
34.
5月17日,经济学家、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在上海表示,中国经济尽管面临众多挑战,但由于城市化进程、中产阶级成长以及中国分配收入结构的改善,中国经济依然能够在未来二三十年保持7%以上的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35.
逐渐远去的2020年发生了太多不可预见的事件,新闻工作者做年度总结时无法用词库中原有的词语进行概括,而是用新环境中诞生的新词。在这些新词中,“新型冠状病毒”的重要性和出现频率一骑绝尘,由此衍生的“居家隔离”“核酸检测”“健康码”等也在人们被疫情搅乱的日常生活中高频出现。  相似文献   
36.
劳动最光荣     
近几年,媒体经常报道,哪里哪里又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标准了,对最低工资标准不断地进行提高,新的标准也在不断地更迭。我觉得,这是对普通劳动者价值最现实的尊重。由此我联想到劳动光荣这个话题。雷锋说:“世界上最光荣的事是劳动。世界上最体面的人是劳动者”。这句“劳动光荣”的口号曾影响着很多很多人,也曾一度形成人人爱劳动的风尚。  相似文献   
37.
近日,“商务部再生资源回收创新案例评审会”评选结果公布,盈创回收作为智能回收领域的先行者,入选全国优秀再生资源回收创新案例企业20佳。  相似文献   
38.
王甘霖 《环境》2004,(9):34-35
在四川简阳市简城镇民旺村,有一支抬丧的专业队伍,凡是附近的人死亡,都由他们抬去火化或者土葬。抬丧成了这几个老农的第二职业,每抬一次丧,可以挣到20至50元。一位抬丧者说:“近年来,附近的这些村子有很多人因为患癌症而死亡,所以我们也就没有必要外出打工,抬丧不但能够拿到烟酒,收入还够家里的零用开支。”  相似文献   
39.
本年度报告采取实地调研法和政策分析法,针对2022年我国环境经济政策实践开展系统评估,总体认为2022年环境经济政策体系建设不断完善,环境经济政策改革与创新工作取得积极进展,有力推动了高质量发展动力转换、绿色发展结构转型,在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未来需要进一步优化环境经济政策,建立健全一套更加科学合理、公平长效、激发活力的环境经济政策体系,充分支撑环境质量改善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40.
如期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与2060年前碳中和是中国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与大国责任的重要体现。目前,居民食品消费已经成为全球能源消费的主要增长点,同时也是制约“双碳”目标顺利实现的重要影响因素。该研究根据1990—2020年《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资料,对比分析了中国城乡居民食品消费碳足迹、碳足迹构成及相关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中国城乡居民食品消费产生的温室气体年均达到23.26亿t,占到中国温室气体排放量的20.51%。(2)近30年来城镇居民人均食品消费产生的温室气体持续高于农村居民,但近10年来差异逐渐缩小;城镇居民食品消费碳足迹主要来自动物类食品,尤其是水产品、猪肉与牛肉,2015年以来动物类食品消费碳足迹逐渐超过植物类食品成为农村居民食品消费碳足迹的主要来源,这意味着中国食品消费结构已全面进入动物类产品主导的时代。(3)近年来,中国城乡居民人均动物类食品消费量均有所上升,但碳排放强度相对较高的猪牛羊肉消费所占比例均有所下降,碳排放强度相对较低的禽肉及蛋奶制品消费比例均大幅上升,说明目前中国食品消费结构具备一定的可持续发展潜力。(4)蔬菜及干鲜瓜果消费量的增加会显著降低农村居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