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13篇
  免费   81篇
  国内免费   39篇
安全科学   1015篇
废物处理   63篇
环保管理   265篇
综合类   889篇
基础理论   54篇
污染及防治   44篇
评价与监测   12篇
社会与环境   23篇
灾害及防治   168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77篇
  2022年   70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73篇
  2014年   249篇
  2013年   131篇
  2012年   177篇
  2011年   169篇
  2010年   148篇
  2009年   158篇
  2008年   153篇
  2007年   103篇
  2006年   147篇
  2005年   113篇
  2004年   108篇
  2003年   88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建筑施工场界噪声超标排污收费初探曹家新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是指在城市建筑施工期间施工场地所产生的噪声,它具有其独特的特点,一是噪声源相对稳定,是由相对固定的机械设备及施工方法产生;二是施工作业时间不稳定波动性大,因此所产生噪声的时间也具有较大的变动性。这...  相似文献   
22.
《资源节约与环保》2006,22(5):61-61
与以往太阳能热水器作为后置设备安装在建筑物上不同。今后我国建筑领域的太阳能系统安装将有建筑师进行设计把关,太阳能系统与建筑一体化将逐步变为现实。  相似文献   
23.
《环境工程》2006,24(3):50-50
由建设部组织的一年一度的“2006年全国城市节约用水活动和宣传周”活动时间是5月14日至5月20日。今年的宣传主题为“推进循环用水,创建节水型城市”。  相似文献   
24.
本文将武汉市花桥小区作为研究整体,根据居室建筑结构,确定小区居室环境质量代表采样点位;选定SO2、NOx、TSP、pb、HCHO、CO等六个评价因子;经监测分析后,俄有关评价标准,对小区居室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同时提出了以后居室建设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5.
最近,有一本叫做《健康手册——我与健康同行》的画册,从齐鲁公司烯烃厂员工手中传出,被邻居好友们借阅,有人还复印了送给父母亲朋。这不是名家著作,而是他们汇总职工查体中出现的主要问题,以及职工在工作中接触的主要有害物质,有针对性地编制的员工健康手册。2007年以来,该厂不断深化“安康杯”竞赛,开展了“职工身边无隐患,我与企业双平安”主题活动,  相似文献   
26.
刘金辉 《能源环境保护》2000,14(6):48-49,55
本文通过安徽省淮北市杜集村在粉煤灰回填地基上建造抗变形民房为实例,分析介绍了粉煤灰回填地基建造抗变形民房的可行性及抗变形民房技术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27.
建筑垃圾再生的技术途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研究和提出了废旧普通混凝土及废旧特种混凝土,废旧砖瓦等建筑垃圾再生的技术路线,其特点是只要通过破碎筛分,粉 ,加入辅材料、成型工艺,免烧,免蒸就可制得再生产品。  相似文献   
28.
我国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国外工程造价的发展及我国目前工程造价管理发展现状,论述了我国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9.
本文介绍由于居室装修而导致室内空气污染,论述了治理室内环境污染的途径,及绿色建筑是建筑业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0.
德国城市建筑环境大面积植被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戎安 《环境保护》2003,(10):60-64
“城市建筑环境大面积植被化”工程,运用生态学观念和城市生态工程原理,通过理论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开发相应的应用技术和工艺措施;通过城市设计,将开发出来的生态技术及措施运用到相应的城市项目中,有效地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控制城市环境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重新恢复或再造生态良好的城市生存空间。作为城市生态建设的一种有效途径,这是生物科学与建筑科学结合的产物,也是在城市化进程中的一场“生物学一建筑学”革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