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8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4篇
安全科学   123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32篇
综合类   91篇
基础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6篇
社会与环境   82篇
灾害及防治   4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基于DMSP/OLS数据的中国碳排放时空模拟与分异格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精准模拟和精细尺度获取碳排放的时空动态信息,对于合理制定差别化的区域碳减排政策具有重要意义.利用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在完成年内和跨年数据的校正、像元去饱和、异常值剔除的基础上,提取了城市建成区范围,并以中国大陆为研究对象,根据夜间灯光数据和碳排放统计数据之间的定量关联,构建面板数据模型模拟了2000~2013年中国的碳排放量;采用Theil-Sen Median趋势分析方法与Mann-Kendall检验,探讨了14年间中国碳排放量的时空变化趋势及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系统校正后的DMSP/OLS夜间灯光影像构建面板模型模拟的碳排放量拟合精度较高,2002,2007和2012年多尺度回归检验的决定系数R2值分别为0.893,0.955和0.951.2000~2013年中国碳排放时空演化差异显著,稳慢增长型和迅猛增长型分别占碳排放区域总面积的77.6%和19.4%,稳慢增长型面域宽广,迅猛增长型主要位于都市区及都市连绵区.受城市规模及城市化发育程度的影响,迅猛增长型空间结构呈"空心型"与"中心型"空间指向性分异.研究提出,促进经济增长方式和发展模式的实质性转变、因地制宜差别化的减排措施与省区联动策略的实施是"精准减排"目标实现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2.
环境、社会及公司治理(ESG)数据有助于认识我国企业的环保行为,同时也有助于深化对近年来企业经济行为的理解。本文立足于坚持绿色发展的现实背景,实证研究了财务状况、系统性风险对我国电力上市公司ESG表现的影响。研究发现:由于投资者与企业管理者对社会责任的忽视,电力企业系统性风险无法影响其ESG表现。研究还发现,较好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和合理的资本结构可以促进公司ESG表现,但良好的营运能力会使公司忽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本文将系统性风险与电力行业ESG研究相结合,为未来的扩展研究提供了新的角度,并就加强信息披露监督、继续深化绿色市场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3.
基于扩展的STIRPAT理论框架,采用动态空间面板模型分析方法,研究城市化、外商直接投资和产业结构因素对中国环境污染的长期与短期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一个地区的城市化率每提高10%,短期会降低当地CO2排放水平的0.02%、降低邻近地区CO2排放水平的0.04%;而从长期看会降低本地CO2排放水平的0.08%、降低临近地区CO2排放水平的0.2%.在2006年以前,一个地区的能源强度每降低1%,会在短期降低本地CO2排放水平的0.31%、降低邻近地区CO2排放水平的0.09%;从长期看则会降低本地CO2排放水平的1.3%、降低邻近地区CO2排放水平的0.55%.在2006年后,这种能源强度的变化会使碳排放短期内总共降低0.45%,长期看总共降低2.06%.城市化率每提高10%短期内会减少本地0.05%的SO2排放、减少邻近地区0.1%的SO2排放.第二产业比重每降低10%,会分别降低本地和临近区域SO2排放水平的0.03%和0.09%.人口规模每扩大1%,会提升邻近区域SO2排放水平的0.55%.能源强度每降低1%,会降低本地SO2排放水平的0.12%.  相似文献   
94.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平衡一直是人们关心的话题,为分析空气质量水平与经济发展程度之间的关系,即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本研究利用2013—2017年中国省级PM_(2.5)污染数据,运用动态空间面板数据模型,从而控制相邻省份的空气质量水平与本地上期污染水平,实证分析中国PM_(2.5)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存在性及空间溢出性.结果表明:①PM_(2.5)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在省级基础上表现为倒U形,即随着初期经济水平的发展,大气污染会不断增加,在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大气污染开始降低;②东部、中部省份的空气污染表现与全国一致,而西部省份尚无显著趋势,只有第一产业产量与空气污染水平呈负相关;③中国整体的PM_(2.5)污染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性;④对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进行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研究,发现全国平均而言还处在大气污染的上升阶段.研究表明,中国各地区处在大气污染发展路径的不同阶段上,而且空气污染的治理模式应采取区域联合分块治理的策略.  相似文献   
95.
基于庇古理论征收环境税是解决环境污染外部性的规制手段,构建环境税费的动态面板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检验环境税费政策是否能产生降低污染又能激励绿色技术创新的双重红利.研究发现:我国环境税费政策的实施存在双重红利,地区高人口密度并未成为环境红利的制约因素,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需进一步优化调整才能促进双重红利效应.环境税费政策对环境污染、绿色技术创新存在非线性时变特征,只有在适宜的环境税费区间才能更好地实现双重红利效应;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环境税费的双重红利作用越明显.因此,以2018年开始征收环境税为契机,基于地区经济发展异质特征制定全方位的环境税体系是打赢环保攻坚战的重点.  相似文献   
96.
城市用地扩张、规模经济与经济增长质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用地扩张不仅影响经济增长数量,还通过产业结构升级、城市化、生态环境变化和规模经济等路径影响区域经济增长质量。城市用地扩张,促进市场范围扩大,有利于区域内与区域间开展分工合作,提升城市的集聚经济效益与规模经济水平;但若城市用地扩张使区域突破最优规模经济状态后,因管理与服务成本、交通成本和环境成本等快速增加,城市规模效率会下降,对经济增长质量产生负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全国、中部和西部地区3个空间维度,城市用地扩张与规模效率间存在倒U型关系,而在东部地区此关系并不成立;在4个空间维度,城市用地扩张通过规模经济路径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都为负,表明城市用地扩张已使各区域突破最优规模经济状态,土地要素投入存在冗余现象,与资本、劳动等要素配置比例非最优。研究结果还表明,人力资本、城市化、产业结构升级、基础设施等变量对经济增长质量有正影响。  相似文献   
97.
目的为保证某型大功率开关振动耐受性能满足应用环境的要求,对该型大功率单刀双掷开关的振动耐受性能进行研究。方法通过振动模拟试验,对其实际工作能力及振动极限进行验证和摸底,在实施开关直流信号随机振动试验和大功率射频信号随机振动试验的基础上,首次实施开关直流信号步进振动试验、大功率射频信号步进振动试验。利用等效电路方法建立单刀双掷开关信号传输路径模型,对开关振动瞬断所导致的射频传输性能影响进行理论分析。结果在直流信号试验和大功率射频信号试验中,A开关在x,y向试验中出现了多次瞬断,最长瞬断时间为63.6μs,B开关顺利通过所有试验。同一频率下,寄生电容越小,隔离度越高;同一寄生电容下,频率越高,隔离度越小。结论实现了开关振动性能的考核和摸底,该研究为大功率开关的可靠性设计和系统的减振设计提供了数据支撑和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98.
运用DEA-Malmquist指数对我国沿海地区2003-2012年陆源污染治理效率进行测算,并分析治理效率的动态变化、空间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2003~2012年我国海洋陆源污染治理全要素生产率呈下降趋势,其主要原因是企业技术进步率相对下降;(2)沿海各省市陆源污染治理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存在较大差异,技术进步差异是引起地区变化差异的主要原因;(3)环渤海经济区陆源污染治理效率较低,其全要素生产率2008年以后下降明显;(4)研发经费及环保投入都会促进陆源排污显著减少,工业企业规模对陆源入海污染物有显著正效应。  相似文献   
99.
近年来我国社会保险制度快速发展,社会保险缴费不断增长,其对劳动力市场上的影响也逐渐凸显,表现之一是我国的就业增长相对于劳动人口的增长显得非常缓慢。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发现,社会保险缴费会对就业产生挤出效应。本文在理论上讨论了社会保险缴费产生就业效应的作用机制,并通过2004-201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分析,发现我国社会保险缴费的快速增长对就业有挤出效应。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社会保险缴费率每增加1%,平均来说会导致总就业水平减少0.153%,城镇就业水平减少0.06%。分区域的研究表明,社会保险缴费对我国的高收入地区和中等收入地区的就业都有显著的挤出效应,但是对低收入地区的就业影响不明显。本文的政策含义是要注意社会保险缴费的快速上涨可能会对就业产生不利影响,应该减轻企业和个人的社保负担。  相似文献   
100.
20世纪50年代,马丁·贝克公司成功研制一种全部工作程序自动控制的弹射座椅。目前,弹射座椅的发展已经可以和日益提高的飞机性能并驾齐驱,并几乎能够在各个飞行领域确保飞行员的安全。1962年,较燃爆火药性能更好的火箭包在弹射座椅上使用,由此延长了推力的作用时间,使飞行员承受的加速度不至于过大。这种新的弹射方法证实是特别成功的,如图1所示。火箭弹射座椅的发明,可以说是航空军事史上的伟大创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