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交通事故发生后,造成了人身财产损失,必然存在赔偿问题。当肇事者无力赔偿时,许多当事人或是“吃定”事故责任人,或是犹豫不决束手无策,原本可以得到损害赔偿,却由于没找准潜在的赔偿义务人,而错失良机。 相似文献
72.
73.
一、诉讼保全措施的内涵和要件等基本问题
诉讼保全是指人民法院在民事案件作出判决前,对于可能因当事人一方的行为或者其他原因,使判决不能执行或难以执行时,为了保证将来作出的判决得以顺利执行,或为了避免财产遭受损失,对当事人的财产或争议的标的物所采取的一种强制措施.当事人申请诉讼保全措施要具备以下条件: 相似文献
74.
在交通事故处理中,一些民警对现场痕迹勘查不够认真,现场物证不注意提取,没有及时做好现场访问,对当事人的陈述不仔细分析,过分依赖当事人的陈述笔录,没有笔录或者笔录的内容不相符时,就无法判断事故的真相,造成事故无法认定或认定不准确。笔者认为“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的刑事案件办理原则应该运用到交通事故处理中,只要我们仔细勘查事故现场,认真分析痕迹特点、及时做好现场访问、深入做好相关调查、只要各种痕迹物证能够形成完整的证据链, 相似文献
75.
7月1日正式施行的《福建省道路交通事故责任确定规则》(以下简称《规则》),通过对交通事故责任的法定化,将当事人造成交通事故的违法行为与其应承担的事故责任直接挂钩。办案民警根据查明的交通事故事实,按照《规则》对交通过错行为的分类,直接确定事故责任。同时,事故当事人在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认定其违法行为后,可依《规则》预判自己可能承担的事故责任。 相似文献
76.
《环境行政处罚办法》于2009年12月30日修订通过,并于2010年3月1日起施行,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1999年发布的《环境保护行政处罚办法》同时废止。从《环境保护行政处罚办法》到《环境行政处罚办法》,对环境行政处罚的规定走过了从对《行政处罚法》的亦步亦趋、简单重复,到注重既与上位法、相关法规及司法解释的衔接与协调,又突出环境行政处罚工作的特色,是数十年来环境行政处罚实践成果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77.
高鸿飞 《中国环境管理丛书》2004,(4):15-15,17
分析了污染纠纷其外延包括赔偿损失纠纷和排除危害纠纷,由于存在排除危害这种纠纷形式,因而规定污染纠纷执行行政调解处理有明显局限性。受害方向不同的国家机关反映,排污方将承担不同性质的法律责任。建议应该重新明确是赔偿损失纠纷适用调处,不能笼统地规定对污染纠纷实行调处。 相似文献
78.
案例类型当事人擅自拆除部分污水处理设施,对处罚结果持有异议案例结果当事人被依法予以处罚案例启示1.排污单位应当严格遵守环境保护的各项规定,认真履行应尽的义务2.环保部门内部应进一步加强沟通,杜绝可能出现的环境隐患案例点评人河南省三门峡市环境监察支队/薛东飞 相似文献
79.
80.
恶意投诉交警的行为如何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问我是一名交通警察,在执勤中查处违法驾车的当事人李某。李某为发泄心中的怨愤,于次日到市公安局督察队和市检察院投诉,竟然捏造事实恶意投诉,称我酒后驾车追赶并动手打了他。督察部门对此事展开调查后,结查我并没有酒后驾车,也没有打他。该当事人最终承认了恶意投诉我的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