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4篇
  免费   75篇
  国内免费   129篇
安全科学   210篇
废物处理   24篇
环保管理   93篇
综合类   570篇
基础理论   100篇
污染及防治   90篇
评价与监测   151篇
社会与环境   15篇
灾害及防治   65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84篇
  2013年   72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79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111篇
  2007年   104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291.
根据国内外对极度退化生态系统植被恢复基本理论及植被控制水土流失的原理,针对滇池流域台地区生态系统极度退化特征,提出以乔灌草立体生态系统构建为主的植被快速修复技术,并对示范效果进行了评估.  相似文献   
292.
水中磷酸盐含量往往需要现场即时测定。通过研制一种测试管 ,从而能简便、快速的现场测定水中的磷酸盐。化学法测定时间需要 3~ 5h ,而该测试管法仅需 2~ 5min。分析成本大为降低  相似文献   
293.
曹晓华  朱红 《环境科技》2001,14(2):31-32
对桑叶进行氟含量的快速分析,是鉴定诊断污染事故的重要手段。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对《环境监测分析方法》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桑叶中氟含量进行了一些改进,并对两种方法进行了比对实验。实验结果是一致的,同时分析过程更加简便、快速。  相似文献   
294.
目的控制大型航天器一体化模型的计算成本。方法分别使用状态空间法和附加刚度法建立结构-控制-光学一体化模型,并求解微振动响应。使用稀疏矩阵LU分解法和迭代法求解线性方程来加速微振动响应的求解速度。结果对某大型航天器建立一体化模型,并求解微振动响应,总耗时10.35 s,其中使用迭代法计算2794个频率点耗时7.20s,使用稀疏LU分解法计算6个频率点耗时3.15s。结论数值算例证明了该方法的高效性,是适用于实际工程中大型航天器微振动预示的高效算法。  相似文献   
295.
铬酸钡光度法测定硫酸盐的改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铬酸钡光度法是测定水中硫酸盐的常用方法之一,但是因为过滤法本身的粗糙使得检测结果重现性差、准确率低.为了提高该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现用离心机分离代替实验中过滤分离沉淀.实验表明离心机分离法线形范围0~200mg/L,回归方程:y=0.1129x-0.0030,γ=0.9992,检出限为7.10mg/L,回收率约96%~104%,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45%~2.37%,结果无显著性差异(t=0.24,P>0.01).该方法可应用于水中硫酸盐含量测定以提高准确度,方法快速简便,并与标准方法(重量法)比较,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296.
新型膜-生物反应器在不同通量下的膜污染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择适当的膜通量是膜.生物反应器控制膜污染的有效手段之一。本文根据膜通量与临界通量的关系选取了5个不同的膜通量,考察在这些通量条件下新型膜.生物反应器膜污染发展特性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膜通量的变化会影响膜污染的发展特性。当膜通量小于临界通量区时,膜污染发展具有“2阶段”趋势,并且膜通量越小“第1阶段”和“第2阶段”的膜污染发展速率对比越显著。当膜通量在临界通量区通量内时,首先出现短暂的膜污染快速增长期,随后膜污染发展仍呈现“2阶段”现象。当膜通量大于临界通量区通量时,膜操作压力(TMP)从开始运行即迅速上涨直至试验结束。  相似文献   
297.
化学需氧量快速测定法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1988年,我国新颁布的环境水质标准中规定,以酸性重铬酸钾法测得的值称为化学需氧量(COD).目前化学需氧量的测定大都采用两小时回流滴定法.该法最初是从美国标准法中引用过来的,它和1986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颁布的标准分析方法(简称标准法)无实质性区别.标准法采用回流滴定技术具有可靠性高、重现性好等优点,但对于每天对众多COD进行常规测定的实验室来讲,一次分  相似文献   
298.
人工快速渗滤系统对污染物的去除机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人工快速渗滤系统(CRI)是在传统的污水快速渗滤处理系统(RI)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污水土地处理技术.通过对CRI的模拟,揭示了非生物机制与生物机制对有机物、营养元素的降解机制.结果表明,CRI对污水中污染物的去除是在非生物机制与生物机制协同作用下完成的.对污水中的有机物和氮的降解以生物机制为主、非生物机制为辅;对磷的降解则以非生物机制为主、生物机制为辅.生物机制对有机物、氮的去除占70%以上,非生物机制对磷的去除占61.9%.系统中氮转化以硝化效果为主,反硝化效果较弱.  相似文献   
299.
水体中化学需氧量的快速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快速测定水体中COD的新方法,该法将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中的化学计量学方法应用到紫外可见光区域,对水体进行COD测试,并将结果和标准试验方法进行比较,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300.
菊花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菊花嫩茎段为材料,进行无菌系建立、芽分化、生根等试验,探讨菊花组培快繁技术.结果表明:(1)以MS BA2.0 mg.L-1 NAA0.1 mg.L-1(单位下同)为培养基,分别置于普通培养室(不开灯,200~500 lux)与人工气候箱中培养,在前者条件下基本上不诱导芽的形成,25天后有部分黄白色愈伤组织形成;而在人工气候箱中培养则产生丛生芽,每茎段在30 d后可形成8~10个丛生芽.(2)分别以①MS BA1.0 NAA0.1,②MS BA2.0 NAA0.1,③MS BA3.0 NAA0.1为增殖培养基,培养25 d后芽增殖3.65~5.90倍.(3)在a.1/2MS NAA0.2;b.1/2MS IAA0.2;c.1/2MS IBA0.2共三个培养基中进行生根培养,生根率均达100%,但前两个培养基中长出的根系细长、数量少,而后一个培养基则根系粗短、数量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