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篇
  免费   5篇
安全科学   59篇
环保管理   17篇
综合类   55篇
基础理论   3篇
社会与环境   13篇
灾害及防治   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正>一、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取得实效国家安全生产监管总局党组组织全系统以最坚决的态度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讲话精神。总局党组各成员分别带队组成宣讲团,到全国各地区与相关政府部门和企业负责人、干部职工谈心对话,集中宣讲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将安全生产作为"治国理政"重要内容的论述,强化树立红线意识、推动实施安全发展战略,在全国掀起宣贯热潮。二、"三级五覆盖"安全责任体系初步建成国家安全生产监管总局推动建立"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  相似文献   
122.
在中国,城乡统筹作为整体发展的一个基本机制,一方面反映了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道义原则,另一方面也是由城市和农村的各自状况及其相互关系所规定的必然要求。与此相一致.新型城市形态既是一个发展理念.也是一个具体的建设内容和文明形态.它所表明的就是城市本身在城乡统筹的具体实施中逐步生成的整体形态特征。作为自觉的发展理念和建设实践.新型城市形态至少需要针对几个主要的要素关系进行相应的政策、制度、甚至法律创制。对此。本文指出并说明了以下主要几个方面:①同一辖区内不同行政级别之间的政府职能及行为关系:②本地(或常驻)居民与外来(或流动)农村人员的关系;③不同社会群体与发展取向的关系;④城市内部在形象塑造中的精抻面貌、生活方式、消费导向、开放态度,以及行政划分和政策连接等方面的城乡关系。  相似文献   
123.
谢家智  周振 《灾害学》2009,24(4):15-19,57
通过借鉴行为经济学前景理论分析框架,构建了判定农业巨灾风险下农民风险态度的抽象模型。分析表明,面对农业巨灾风险,由于外界环境的不确定和信息不对称等因素的影响,农民对农业巨灾风险的认知能力不足,有限理性的实现程度偏低。同时,受非贝叶斯法则、代表性法则、锚定效应、从众行为和框架效应等的外界偏差性行为显著干扰的情况下,农民非理性选择很大程度上会主导个体的行为,农民极易出现风险偏好的倾向。  相似文献   
124.
安全理念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展安全理念教育,形成正确的安全观念和态度,对提高安全教育培训的效果,强化企业安全管理,形成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至关重要.分析了一些错误的安全认识及现象,阐述了安全理念教育的必要性、内容及方法,指出正确的安全态度的形成仅仅依赖安全教育是不够的,还有赖于企业日常安全管理及安全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125.
城镇化对进城农民环保行为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中国经济的迅速增长和工业化进程提速,我国城镇化速度明显加快,之前较多的研究关注了城镇化对于我国资源和环境的压力,而较少有研究者从城镇化影响进城人口环保行为的微观视角来探讨城镇化对于降低环境压力的正向效应。采用中国社会综合调查2013年数据,本研究通过比较进城农民和留守农民环保行为的差异验证了城镇化对进城农民环保行为的影响,考虑到由选择性误差引起的内生性问题,本研究采用倾向值匹配的方法对内生性问题进行了修正,结果支持城镇化对进城农民环保行为的改善效应。另外,本研究发现进城农民和留守农民在私人领域的环保行为参与程度差距较大,而在公共领域环保行为参与程度差距较小。最后本研究提出了两个城镇化影响进城农民环保行为的中间机制并进行了初步验证:一是农村户籍居民进城后通过媒体接触,与城市居民互动获得更多环境知识进而改善自身环保行为,二是农民通过改善了环境关注水平,环境重要性认知等环境态度进而改善自身环保行为。本研究认为城镇化对于进城农民环保行为的正向影响对于降低城市环境压力有着积极的作用,因此公共决策部门应继续利用城市载体对规模人群的辐射效应,并不断通过政府引导、媒体宣传和社会参与来提升公众环保意识,营造出全民保护环境的城市社会环境进而不断改善公众环保行为。另外,针对进城农民在公共领域环保行为参与率较低的现状,城市政府既要不断提升进城农民的城市融入水平以改善进城农民对融入城市的环境关心水平,也应不断健全公共领域环保行为的参与机制以保障其参与渠道畅通。  相似文献   
126.
为探究安全氛围对人群应急疏散行为的影响机制,基于一致性理论和“刺激—态度—行为”理论,构建包含安全氛围、应急疏散认知、应急疏散态度以及人群应急疏散行为的中介模型,并依据232份有效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安全氛围对人群应急疏散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应急疏散认知和应急疏散态度在安全氛围影响人群应急疏散行为的过程中均发挥正向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27.
安全生产应是企业常抓不懈的问题。其重要性,每个工人都很清楚,可有多少人在工作中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安全生产”呢?安全生产不是口头上的承诺.也不是书本上的几大段话,而是实际工作中的每一个行动、一种踏实的工作态度,是我们对企业、对自己负责的一种永久性的表现。一个企业的安全生产依赖于每一位工人,我们,必须从思想上重视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28.
安监工作是一项需要具有高度责任感和献身精神的工作。因此,对于安监工作的社会价值我们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对于那些安监工作者辛勤、负责而富于献身精神的工作态度,应给予热情的推崇和褒扬。  相似文献   
129.
作为十大汉语方言区之一,徽州方言是一种极具特点和研究价值的方言;同时徽州方言又是我国三大地域文化——徽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歙县居民为调查对象,研究了他们对于徽州方言使用和演变的感知,有助于客观地认识徽州方言的存在状态及其未来的某些走向,这是拓展方言演变研究路径的重要尝试。调查结果显示,歙县属于双言现象区,当地居民在使用徽州方言的同时也使用普通话。从年龄差异上看,老年人比年轻人使用徽州方言的频率更高。虽然当地绝大多数居民喜欢使用当地的徽州方言,并赞成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徽州方言,但是从现实需要以及下一代的语言习惯和语言教育中看,当地的徽州方言面临着萎缩的危机。徽州方言的这种演变趋势主要是受到人口流动、经济发展、自然环境、政策、社会文化发展等方面因素的影响。最后提出了徽州方言保护的若干措施。  相似文献   
130.
20世纪30年代的霍桑实验引起了研究者对组织中社会因素的重视,引发了对组织气氛(organiza tional climate)及组织文化(org anizational culture)的研究热潮。在高风险组织中,“安全第一”是人们的共识,是其组织文化的显著特征。人们的安全态度、安全承诺以及组织对安全员、安全培训的态度等社会因素均影响安全绩效或不安全行为。由此形成了组织的安全文化(safety culture)研究领域。Coyle等人认为通过对安全文化中事故先行变量的评估,可以为事故预防提供一个有力的前摄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