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62篇
  免费   839篇
  国内免费   1393篇
安全科学   3860篇
废物处理   181篇
环保管理   1514篇
综合类   8726篇
基础理论   1153篇
污染及防治   491篇
评价与监测   890篇
社会与环境   752篇
灾害及防治   527篇
  2024年   129篇
  2023年   435篇
  2022年   435篇
  2021年   522篇
  2020年   415篇
  2019年   468篇
  2018年   349篇
  2017年   431篇
  2016年   562篇
  2015年   649篇
  2014年   1416篇
  2013年   815篇
  2012年   999篇
  2011年   1034篇
  2010年   854篇
  2009年   860篇
  2008年   902篇
  2007年   846篇
  2006年   720篇
  2005年   700篇
  2004年   617篇
  2003年   641篇
  2002年   412篇
  2001年   357篇
  2000年   293篇
  1999年   289篇
  1998年   260篇
  1997年   277篇
  1996年   243篇
  1995年   244篇
  1994年   191篇
  1993年   185篇
  1992年   164篇
  1991年   138篇
  1990年   117篇
  1989年   10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61.
2014年APEC期间北京市PM10和PM2.5氧化性损伤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评估APEC会议期间联防联控措施对北京市大气可吸入颗粒物毒性的影响,采集2014年APEC会议前后3个月北京市大气PM10和PM2.5样品,应用质粒DNA损伤评价法来研究其氧化性损伤能力. 结果表明,APEC会议期间PM10对DNA的损伤率高于PM2.5,颗粒物对 DNA损伤率随剂量的增加而增加. 本研究用TD30值来指示颗粒物氧化性损伤能力,TD30为引起30%的DNA损伤率所需要的颗粒物剂量(单位为 μg·mL-1),TD30值越低,颗粒物氧化性损伤能力越强,APEC会议前后样品的TD30值表现为 APEC期间(11月)>APEC前(10月)>APEC后(12月),说明氧化能力APEC后 >APEC前 >APEC期间. 用PM10质量浓度乘上其在250 μg·mL-1 剂量下的DNA损伤率得到颗粒物暴露毒性指数TI(toxic index),与往年具有代表性月份样品的数据对比,TI大小顺序为2004年 >2014年 >2008年,说明大气中颗粒物暴露毒性随着政策控制力度的加大而降低.  相似文献   
962.
正《中国环境科学》在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发布的第三届中国学术期刊评价中被评为"RCCSE中国权威学术期刊(A+)".中国学术期刊评价按照各期刊的各指标综合得分排名,将排序期刊分为A+、A、A-、B+、B、C 6个等级,评价的6448种中文学术期刊中有1939种学术期刊进入核心期刊区,其中权威期刊(A+)327种,核心期刊  相似文献   
963.
正《中国环境科学》在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发布的第三届中国学术期刊评价中被评为"RCCSE中国权威学术期刊(A+)".中国学术期刊评价按照各期刊的各指标综合得分排名,将排序期刊分为A+、A、A-、B+、B、C 6个等级,评价的6448种中文学术期刊中有1939种学术期刊进入核心期刊区,其中权威期刊(A+)327种,核心期刊(A)964种,扩展核心期刊(A-)648种.此次获得"RCCSE中国权威学术期刊(A+)"称号的环境类期刊有3种.  相似文献   
964.
乌鲁木齐大气PM2.5对质粒DNA的损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12年1月~2012年12月采集乌鲁木齐大气PM2.5样品,使用质粒DNA评价法研究了不同季节PM2.5的氧化能力,并进行氧化性毒性与相应气象因素和质量浓度之间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乌鲁木齐大气PM2.5的质量浓度具有冬季最高,春季和秋季次之,夏季最低的季节性变化特征;PM2.5全样和水溶部分氧化能力的季节差异较大,对质粒DNA的氧化性损伤具有冬季最大,春季和夏季之次,秋季最低.冬、春、夏、秋季大气PM2.5全样的TD30(PM2.5对质粒DNA造成破坏达到30%所需要的颗粒物的剂量)平均值分别为440,491,503,515μg/mL,水溶部分分别为474,721,666,600μg/mL.绝大部分PM2.5样品全样的TD30值均小于水溶部分样,表明全样的毒性大于相应的水溶部分样.全样TD30值与平均温度显著(P<0.05)正相关,表明寒冷的天气/季节可能造成PM2.5的高毒性.水溶样TD30值与风速显著(P<0.01)正相关,与相对湿度显著负相关.这表明,高的风速和低的相对湿度可能跟较低和较高的PM2.5的毒性有关.PM2.5氧化性损伤能力的大小与其质量浓度之间的相关性不明显,表明仅以颗粒物的质量浓度来评价大气颗粒物氧化性损伤能力大小的方法并不能真实地反映其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程度,起决定作用的还是颗粒物的化学组成及其表面吸附的有害成分.  相似文献   
965.
正《中国环境科学》2012年被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评为"2011年度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是根据中国科技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评定的,包含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基金论文比、他引总引比等多个文献计量学指标.  相似文献   
966.
正《中国环境科学》在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发布的第三届中国学术期刊评价中被评为"RCCSE中国权威学术期刊(A+)".中国学术期刊评价按照各期刊的各指标综合得分排名,将排序期刊分为A+、A、A-、B+、B、C 6个等级,评价的6448种中文学术期刊中有1939种学术期刊进入核心期刊区,其中权威期刊(A+)327种,核心期刊  相似文献   
967.
正《中国环境科学》在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发布的第三届中国学术期刊评价中被评为"RCCSE中国权威学术期刊(A+)".中国学术期刊评价按照各期刊的各指标综合得分排名,将排序期刊分为A+、A、A-、B+、B、C 6个等级,评价的6448种中文学术期刊中有1939种学术期刊进入核心期刊区,其中权威期刊(A+)327种,核心期刊  相似文献   
968.
<正>一、征稿内容1.工业、厂矿和民用领域产生的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等的防治和综合利用新技术。2.污染防治创新性改进的工艺、设备、方法、材料以及运行管理经验。3.各行业节能减排和清洁生产技术。4.受污染场地的修复技术。5.环境质量、污染物监测技术和环境评价领域的创新技术和经验。二、稿件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969.
对某刚投入运营的危险废物填埋场的地下水和渗滤液进行采样分析,选取14个污染指标作为评价因子,以《地下水质量标准》中推荐的方法和改进综合评价法对水质进行评价,并分析了水质成因。结果表明,研究区地下水氨氮超标,主要受临近鱼塘和养猪场的排泄物影响。渗滤液挥发酚超标,与初期填埋废物成分相关。地下水样中氨氮浓度高于渗滤液,说明填埋场投入前初期附近地下水补充源氨氮指标贡献值高于渗滤液入渗。14项评价因子监测数据表明,渗滤液对填埋场地下水收集系统水质量的影响不明显,总体水质较好。由于改进综合评价法同时考虑了污染最大值和最大与次大权重单项因子,其得出的地下水质评价结果能更客观地反映评价区地下水的实际质量状况。  相似文献   
970.
利用新型干法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项目存在二恶英事故排放、垃圾渗滤液泄漏等一系列环境风险问题。以国内某企业为例,从物质、生产工艺过程危险性及有害物质扩散途径进行识别,给出风险事故源强,采用多烟团模式对二恶英、氨扩散的影响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焚烧炉爆炸事故二恶英扩散对人体健康的最大影响半径为300 m,氨水储罐泄漏事故氨扩散对人体致死半径为200 m;对事故消防废水、垃圾渗滤液泄漏等对水环境的影响进行了定性分析。提出相应的风险防范的措施,对该类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