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5篇
安全科学   26篇
环保管理   72篇
综合类   83篇
基础理论   13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11篇
社会与环境   7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生命安全线系统是由安全绳、缓冲器、安全带等装置共同构成的,以减少高处作业的风险为目的的坠落防护系统。作为一种高可靠性防坠落设施,目前已在很多国家得到了的广泛应用。本文以四川中烟工业有限公司成都卷烟厂(简称成都卷烟厂)实施的生命安全线系统项目为例,探讨了生命安全线系统在各场景下的选型及应用要点。4种主要形式通常来说,生命安全线系统主要有4种形式。  相似文献   
102.
气溶胶组分、结构以及形态的复杂性对高湿条件下气溶胶散射吸湿增长因子统计模型的适用性提出了挑战。基于成都市2017年10—12月浊度计和黑碳仪的逐时观测资料,结合同时次的环境气象监测数据,利用“光学综合法”计算气溶胶散射吸湿增长因子。以相对湿度(RH)、CBC、CBC/C(PM2.5)、CPM1/C(PM2.5)以及C(PM2.5)/C(PM10)作为输入因子[CBC、CPM1、C(PM2.5)、C(PM10)分别为黑碳(BC)、PM1、PM2.5、PM10的质量浓度],构建了气溶胶散射吸湿增长因子的BP神经网络...  相似文献   
103.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我国的空气污染问题日渐突出.管控污染源以减少污染物排放是改善空气质量的主要手段,且其效率如何会极大地影响空气质量的改善效果.但通常情况下,单一减排手段的实施对空气质量的改善的实际贡献往往在短时间内较难做出客观评价.本研究借助新冠疫情期间以道路移动源为主的各类污染源排放短期内大量下降的机会,通过疫情管控措施实施前后交通条件和空气质量的对比,分析道路移动源减排对空气质量改善的短期影响.结果表明,实施管控措施后,城市范围内道路交通条件明显改善,拥堵路段基本消失.受此影响,各类主要污染物浓度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受道路移动源贡献较大的NO2浓度下降比例达40%~60%,PM2.5因受气象条件影响较大而下降幅度较小.结合实时的交通数据估算其相应的尾气排放结果表明,疫情期间道路移动源排放的NOx、HC、CO分别下降59.7%、59.9%和58.8%.本研究对于分析短时间内急速减排等应急措施对环境改善的效果,以及削减污染物排放对空气质量改善的潜力有重要的实际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4.
甲醛(HCHO)是大气光化学重要污染物之一,为研究西南地区郊区大气夏季甲醛污染特征选取了四川省成都市新津区进行大气甲醛观测,结合NOx、O3、PAN、J-value、温湿度、风速风向、天气数据进行分析.观测期间成都市新津区夏季甲醛浓度为0.76×10-9~12.50×10-9V/V),均值为3.47×10-9±2.05×10-9V/V),呈现明显的日变化规律.结合数据分析可知,一次人为排放源在成都郊区夏季日间甲醛贡献中占比较低.观测期间甲醛受光照的影响较大,与O3、PAN、J-value普遍呈现一致的变化规律,因此成都市夏季日间甲醛主要来源为甲醛前体物的二次光化学反应.  相似文献   
105.
106.
王晶 《环境教育》2005,(6):58-59
今年1月20日下午,香港明星莫蔚来到成都龙桥镇的黑熊救助中心.认养了一头刚刚被四川省林业厅解救的黑熊.并给它起名为“宝贝”。作为亚洲动物基金的“拯救黑熊”爱心大使.莫蔚已经是第三次看望黑熊朋友,她很激动地说“听说四川刚刚解救了一批黑熊,我马上从香港赶到了救助中心,终于有机会认养‘宝贝’了!”据介绍.“宝贝”是第一头由中国人认养的黑熊。  相似文献   
107.
论成都的环境用水和水生态环境建设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瞿伦强 《四川环境》1997,16(1):51-55
本文首次提出环境用水概念,指出水质、水量、水面是环境用水的基本要素。阐述了环境用水对成都城市发展的重要意义。就成都环境用水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途径。结合府南河综合整治工程,就成都的水生态环境建设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8.
本文介绍了成都麻羊品种特征、体型结构、生产性能及其产区概况,讨论了保种选育的方向、指标和种群建设规模;提出了规划保种区、建立良种繁育体系、组建保种核心群、严格选种选配、科学饲养、合理培育、健全卫生防疫制度等配套技术措施,以及强化管理、加强协作、扶持发展专业户、搞好技术培训、合理利用等组织措施。  相似文献   
109.
包惠  周来东  周毅  张量  旷良义  惠仲威 《四川环境》2003,22(6):41-44,91
成都地区具有丰富的自然生态和文化旅游资源,这些资源大多以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等特殊保护区的形式存在。随着经济社会、特别是旅游业的迅猛发展,进入景区的游客大量增加,原有的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导致了日益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成都市市委、市政府正在组织开展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行动,并已规划“全球环保500佳”的创建和生态城市的建设,因此加强对自然生态的保护与建设尤为重要。市环保局为了贯彻市委、市政府有关决策精神,为“创摸”提供决策依据,对市内特殊保护区域的生态环境保护现状进行了摸底调查。本文根据调查成果对特殊保护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的现状和成绩、存在的问题和成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0.
成都市可持续发展测度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足迹是一种定量测量人类对自然利用程度的方法,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定量测度区域或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成都地处我国西部,是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高地和“桥头堡”,对西部地区的发展起着示范、先导、辐射和带动作用。采用生态足迹理论和计算模型对成都市各类土地面积进行量化,具体计算出成都市的生态承载力、供需结构。计算结果表明,2003年其人均生态足迹超过了它的人均生态承载力,生态经济系统存在生态赤字,必须采取措施提高生态承载力,减少生态压力,探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