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5篇
安全科学   26篇
环保管理   72篇
综合类   83篇
基础理论   13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11篇
社会与环境   7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伍松乔 《绿叶》2013,(8):111-114
大家不会忘记,今年春天弥漫中国的雾霾天气,明显地向我们透露出一个信息,那就是空气已经不干净了,空气中的杂质时刻在威胁着人们的身心健康!我是在成都闹市区川报宿舍楼的屋顶花园里,眼睁睁看着绿叶是如何变成灰叶直至黑叶的。当沙尘暴雪上加霜、从天而降的那一天,一团一团的污染物席卷高楼、平房、车流、人群,笼罩了所有的男女老少,还有婴儿。直到第一场春雨之后,一个月的空气重度污染这才稍稍缓解,可以让人透一口气了。这里,不仅仅是要勾起大家的灰色回忆,我想要强调的是,在几乎所有国民都为此忧心忡忡、所有传媒都集体发声、议论纷纷之际,我们的散文似乎缺席了。在这期间,我留心查看了四川省城主要报纸副刊的文学版,其中关于春天的"例  相似文献   
72.
成都自2003年以来率先在全国推行城乡统筹,特别是在获批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之后,在加快城乡统筹和试验区建设方面取得了许多突破和成效。现正逐步勾勒出成都城乡一体化的脉络,即“以城乡一体化”为总揽,推进“四位一体”科学发展;以城乡规划一体化为先导.确立全域成都的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73.
成都站金属材料土壤腐蚀原位测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成都材料土壤腐蚀试验站金属材料腐蚀电位、腐蚀率及土壤环境因素的原位连续测试及定期测量土壤微生物方法,研究了碳钢、铝、铜、铅的土壤腐蚀规律。探讨了土壤环境因素及土壤微生物变化规律对金属材料的腐蚀影响。  相似文献   
74.
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大气二氧化氮预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成都市近年的NO2产生量监测数据,将灰色系统理论引入,对该市进行了灰色预测研究。运用灰色关联度法,定量分析了影响成都市NO2变化的因素。基于灰色理论,建立了成都市NO2产生量的GM(1,1,)预测模型。残差检验与后验差检验结果验证了模型精度满足要求。运用灰色预测模型对成都市未来五年NO2产生量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NO2年均浓度呈缓慢上升趋势,但并未超过国家二级标准,有待及时控制。  相似文献   
75.
文章以成都粘土作为氨氮吸附剂,通过单因素探讨了用土量、搅拌速度、搅拌时间、pH和静置时间5个因素对氨氮去除率的影响。研究表明,在用土量m=50 g/L,pH=8.0的条件下,以r=100 r/min搅拌40 min,并静置24 h后,粘土对垃圾渗滤液中氨氮的去除率可达到23.97%,粘土单位氨氮吸附率为7.14 mg/g。实验表明,粘土可有效去除垃圾渗滤液中的氨氮,更便于生化法在后续处理中的应用,将其与生化法、矿物吸附法等物理方法组合使用,能更好地处理垃圾渗滤液。  相似文献   
76.
裴玮 《四川环境》2014,(6):149-155
生态文明视野下的区域承载力评价打破了传统承载力评价的局限,构建了经济、社会、环境、文化、制度"五位一体"的承载力评价模型。成都经济区区域承载力总体较好,但评价系统间差距较大。在时间上看呈波动上升趋势,不同年份间受外部政策和环境的强烈影响。在空间上不均衡,分3种类型,不同城市间差异较大且关键因素各异。  相似文献   
77.
通过对成都市城乡结合部的大气水进行定点周期性采集和监测,并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和原子荧光光度法测定样品中表征大气水样受污染程度的重金属含量,包括Cu、Pb、Fe、Mn、Zn、Cd、Hg、As、Cr等9种重金属元素。分析结果表明,成都市城乡结合部大气水中主要污染重金属元素为Cu、Zn、As、Hg、Fe,其中Hg、As含量在秋冬季以及阴雨雾霾的特殊天气条件下尤其高,东郊监测最高As浓度为12.86mg/L,西郊监测Hg浓度高达17.55mg/L。从区域污染程度上说,西郊大气水重金属污染较为严重,东郊较之稍轻。  相似文献   
78.
为探索城市河流健康评价的有效方法,以岷江(成都段)部分河流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水质、生境、浮游藻类、底栖动物,以底栖动物总分类单元数、毛翅目分类单元数、蜉蝣目分类单元数、EPT百分比、优势分类单元百分比、双翅目百分比6个指标构建底栖动物完整性指数(B-IBI),并与水生态环境质量综合指数(WQI)进行对比,以验证B-IBI的可行性.结果表明:①B-IBI评价23个河流样点中,5个健康,1个亚健康,5个一般,2个差,10个很差;②相同区域的B-IBI和WQI结果比较发现,二者具有较好的相关性,B-IBI更能全面地反映河流生物学质量;③基于B-IBI评价的若干不同城市河流健康状况,均在远离城市的上游区域相对较好,人口集中区域相对较差.研究显示,B-IBI用于岷江成都段河流健康评价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9.
北京与成都大气污染特征及空气质量改善效果评估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近年来我国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大气颗粒物浓度明显降低.为探究气象条件和减排措施对细颗粒物(PM2.5)浓度的相对贡献,选取两个典型代表城市——北京和成都,对比分析两城市所处的地理环境条件、污染排放以及气象扩散条件.结果表明,北京与成都2013~2018年重污染天数及污染过程显著减少,SO2和PM2.5浓度降幅明显,与2013年相比,两城市2018年SO2浓度的降幅分别为77.8%和70.9%,PM2.5浓度分别降低了42.7%和48.5%.冬季PM2.5浓度下降速率最大,每年分别以13.5μg·m-3和14.1μg·m-3的速率降低.2013~2018年成都较北京风速偏小,温度偏高约3℃,静小风日数偏多,冬季静小风频率高,混合层高度、大气容量指数以及通风系数明显偏小,大气扩散条件较差.综合静稳天气指数(SWI)和环境气象指数(EMI)结果表明北京大气扩散条件优于成都,但近几年的变化程度有所不同.2014~2018年两城市的EMI呈减小趋势,2018年成都地区EMI降幅最显著,气象条件明显好转.与2014年相比,2018年北京与成都全年大气污染减排对PM2.5浓度的贡献分别为33.5%和24.0%,气象条件的贡献分别为7.2%和11.1%;冬季减排贡献分别为31.7%和32.5%,气象条件的贡献比全年的大.  相似文献   
80.
采用自制微电解集成设备研究不同反应条件下对成都市长安垃圾场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效果。试验主要条件为1∶1铁碳体积比填料、停留时间、极板电压、电极正负交换周期和曝气量等动态单因素。在垃圾渗滤液的初始p H条件下试验得到最佳反应参数:停留时间为120 min、电压为25 V、电极正负交换周期30 s、曝气量2 000 L/h时,对垃圾渗滤液COD、NH3-N和色度的初始去除率分别41.38%、24.52%和60.00%。经重复试验,该微电解集成设备对垃圾渗滤液有较为稳定的处理能力,可为垃圾渗滤液的预处理工程设计提供选择性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