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6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44篇
安全科学   57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257篇
综合类   634篇
基础理论   33篇
污染及防治   13篇
评价与监测   12篇
社会与环境   26篇
灾害及防治   9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71篇
  2012年   99篇
  2011年   93篇
  2010年   90篇
  2009年   81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正联合国气候变迁专家小组于11月2日推出第五个全球气候变迁评估报告.据法国国际广播电台报道,联合国气候变迁问题专家组11月2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推出对全球气候状况的最新评估报告,报告以超乎寻常的强烈用词警告,人类面对地球生态环境快速恶化的风险,各国政府必须尽快行动,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实现在2100年前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减至零,否则恐将引发生态和社会灾难.同时报告也指出,减排  相似文献   
62.
《世界环境》2014,(6):72-75
<正>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于2012年9月正式发布了全球环境展望5(GEO-5)中文版,该报告评估了世界上最重要的90个环境目标的完成情况。最新发布的GEO-5中文版将为世界上人口最多国家的研究人员、学者、政府代表、行业和民间团体带来联合国最全面的环境评估。报告来源: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相似文献   
63.
世界地球日     
正世界地球日(World Earth Day)即每年的4月22日,是一项世界性的环境保护活动。该活动最初在1970年的美国由盖洛德·尼尔森和丹尼斯·海斯发起,随后影响越来越大。2009年第63届联合国大会决议将每年的4月22日定为"世界地球日"。活动旨在唤起人类爱护地球、保护家园的意识,促进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进而改善地球的  相似文献   
64.
利用地球化学定量预测理论方法技术,建立了武夷成矿带紫金山铜金矿等7个典型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找矿模型,圈定了54处AB级预测区,并利用地球化学定量预测法分别估算了每类预测区的铜资源量,为科学评估武夷成矿带的铜矿资源潜力和该成矿带地质矿产勘察工作部署提供地球化学依据。  相似文献   
65.
通过对海南岛东寨港西岸博度村附近的小型古海湾采集的BD岩芯沉积物粒度、元素地球化学、烧失量等的实验分析,结合14C测年资料,分析了岩芯沉积物质变化情况,研究了研究区域中全新世以来的环境演化过程。根据分析结果,将研究区沉积环境演变过程分为4个阶段:第1阶段,7473aBP7648aBP,为高海平面时期的泻湖相沉积;第2阶段,6155aBP7648aBP,为高海平面时期的泻湖相沉积;第2阶段,6155aBP7473aBP,为古水土流失沉积;第3阶段,26607473aBP,为古水土流失沉积;第3阶段,26606155aBP,为海陆过渡的潮流相沉积;第4阶段,2660aBP至今,为低海平面时期的陆相沉积,沉积物受人类活动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66.
《资源节约与环保》2014,(4):F0002-F0002
<正>"地球1小时",是世界自然基金会在2007年向全球发出的一项倡议:呼吁个人、社区、企业和政府在每年三月最后一个星期六20:30—21:30期间熄灯1小时,以此来激发人们对保护地球的责任感。2014年主题为"蓝天自造"旨在呼吁每一位公民、每一家企业、每一级政府从自身开始,采取实际行动,应对雾霾,清洁空气。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举办的  相似文献   
67.
高峰 《防灾博览》2011,(2):52-57
2010年7月20日8时,三峡工程迎来了流量达7万立方米/秒的洪峰,超过1998年的最大峰值。洪水经由三峡大坝拦截后,出库流量减少到4万立方米/秒,有效缓解了特大洪峰对中下游河道的冲击。  相似文献   
68.
69.
为应对气候变化的严峻挑战,科学家提出地球工程的概念,探讨通过超常规的大规模工程技术手段改变气候系统的可能性,成为气候变化领域研究的新热点。地球工程是诸多复杂技术方案的总称,根据不同作用机理,将其分为太阳辐射管理(SRM)和碳移除(CDR)两大类。地球工程在降低地球平均温度的同时也带来新的风险,引发全球治理的难题。面对影响人类共同利益的未知领域,各国纷纷启动相关研究项目,陆续开展多领域科学评估,且部分CDR项目已经开展商业化示范,地球工程全球治理的实践也拉开帷幕。地球工程影响的全球性、外部性决定了其治理需要全球共同努力,其综合影响的复杂广泛和不确定性决定了其治理是一个跨领域、多平台、多主体、多层次的治理体系,而其特殊的经济学属性使得全球治理面临着供给方案、两难选择、道德风险、区域和代际公平等诸多的困境和挑战。地球工程的全球治理框架需要明确原则、对象、目标、主体、平台、制度和机制等基本要素,需要在现有机制基础上,建立联合国框架下的多平台协同治理机制,以科学共识推动政治进程,并把握关键时间节点。面对地球工程议题,中国应以可持续发展理念和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在正确认识其风险特性的基础上,科学地将其纳入应对气候变化大框架,并坚持多边主义立场,深度参与地球工程的全球治理,维护人类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70.
湿地生态地球化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湿地生态地球化学研究是湿地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 是研究其物理过程、化学过程和生物过程及其相互关系以及这些过程与湿地功能的关系.回顾了近年来国内外湿地生态地球化学方面的研究成果,介绍了它的概念,并评述了湿地的生态功能、元素地球化学、生物地球化学、湿地模型和3S技术等新技术在湿地研究中的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提出了中国湿地生态地球化学研究的优先领域,应加强湿地基础理论研究及在湿地的演化、生态过程、界面过程、预测与评价、信息系统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