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40篇
  免费   158篇
  国内免费   194篇
安全科学   592篇
废物处理   25篇
环保管理   243篇
综合类   1220篇
基础理论   216篇
污染及防治   70篇
评价与监测   112篇
社会与环境   147篇
灾害及防治   167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83篇
  2021年   88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62篇
  2016年   85篇
  2015年   117篇
  2014年   185篇
  2013年   126篇
  2012年   201篇
  2011年   171篇
  2010年   139篇
  2009年   110篇
  2008年   165篇
  2007年   172篇
  2006年   128篇
  2005年   109篇
  2004年   91篇
  2003年   78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751.
752.
关键基础设施(CI)是维持社会大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复杂的网络巨系统,而CI抗灾能力评估指标需具有系统性、客观性和一致性。案例驱动与数据驱动在能力评估指标选择中各有优势,亦相互支持。依靠案例驱动,可以把握历史经验,引导CI抗灾能力评估的情景设计及全局指标选择改进;借助数据驱动,可以发现潜在的微观指标,通过数据分析引导抗灾能力评估微观指标体系改进与完善。集成这2种评估驱动方法,提出CI抗灾能力评估指标选择的案例-数据集成驱动框架,并结合用例验证评估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53.
拟破解生态文明测度和评价的现存难题:在指标选取方面,评价目标模糊,指标筛选的主观性强,缺乏结构化方法,导致指标泛化,与一般环境经济评价混淆;在测度标尺方面,无法确定生态文明阈值,对不同文明阶段用同一把尺子去衡量,导致一些非生态文明区域的排名反而靠前;在应用价值方面,综合指标值失去生态经济意义,只是一个抽象的排名数字,导致测度结果不便于理解和运用。为此,依据文明演化的共生理论创立指标-指数耦合链方法,用以导出生态文明测度的阈值和绿值二步指数。依次运用扎根理论法、PSIR及SEM结构模型、足迹家族法、Lotka-Volterra模型等工具,构建从生态文明的指标体系到二步指数的结构化耦合链。全过程始终聚焦生态文明的本质属性——产业与生态的互利共生性:以定性科学属性为出发点,以人与自然复合系统的结构模型为纽带,以生态文明阈值和绿值二步指数定量模型为归宿点。其中,阈值用产业受力指数、生态受力指数和共生度指数3项指数进行衡量,合称为阈值指数;而绿值用1项综合反映区域产业与生态的总量、共生程度和均衡程度的绿值指数进行衡量。据此进行区域生态文明的二步测度。第一步,基于阈值指数的阶段或资格判定:通过产业与生态的共生性,考量被测区域是否进入生态文明门槛,"未入门"区域处于哪一个文明阶段。第二步,基于绿值指数的水平判定:通过产业与生态的互利共生程度,考量"入门"区域的生态文明水平。研究表明,指标-指数耦合链方法不仅可以有效克服单纯指标体系综合法或指数函数法的缺陷和难点,而且能够将两者的长处结合起来。如此,不仅能够避免生态文明测度结果与物质文明"成正比"的弊端,而且能够通过从生态文明二步指数回溯至指标体系的逆向解耦,分析出导致生态文明问题的根本原因,便于提出切中肯綮的对策。  相似文献   
754.
长江中下游城市群地区工业重化特征明显,工业水污染排放贡献超过10%,大气污染物占比更超过70%。本文采用迪氏对数指标分解法(LMDI)识别长江中下游城市群污染排放的主要影响因子,对长江中下游城市群重点行业COD、氨氮、SO_2、NO_x排放强度进行分析。将排放强度拆分为末端削减、技术工业和产品结构三个指标,分析2012—2020年和2020—2030年两个时间段内,对污染排放强度降低贡献度最高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末端削减和技术工艺对污染排放强度降低影响大,贡献值之和约为90%,两者分别代表末端处理技术对污染排放的削减程度,以及高附加值行业单位产值污染物产生水平;COD、SO_2和氨氮的排放强度由末端削减和技术工艺共同作用,NO_x的排放强度较高且未来末端削减水平进步小,未来需要重视该污染物的减排和治理。  相似文献   
755.
投影寻踪回归技术在环境污染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环境污染预测中常用的统计预测法基于“假定—模拟—预测”这样一种证实性数据分析思维模式,难以适应非线性、非正态分布数据分析。投影寻踪技术采用“审视数据—模拟—预测”这样一条探索性数据分析新途径,可以用来解决一定程度上的非线性、非正态的问题。应用投影寻踪回归新技术,建立了大气污染物SO2浓度分类预测模型,其预测建模样本的拟合合格率为84.7%,预留预测检验样本预测合格率75%。  相似文献   
756.
本文在研究河流水质模型和河网水质模型的基础上,利用河流水质模型组成河流水质模拟,模型参数识别和水环境容量优化分配计算模块:利用河网水质模型组成河网水质模拟、河网水域水环境容量计算模块,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水质模型软件系统。   相似文献   
757.
王金玮  张红  王进飞 《安全》2023,(12):73-79
为探究上海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对安全生产的影响,高质量统筹经济发展和安全生产工作,基于2005—2021年历史数据,以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为因变量,7个反映经济社会发展指标为自变量建立主成分回归模型,分析上海市安全生产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产业结构系数、工业增加值占GDP比例与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呈正相关,其余指标呈现负相关。基于此,建议在产业结构优化过程中,要进一步加强对第三产业的安全管理,提升工业企业本质安全水平,强化医疗救治,增进教育与科研投入,以提高安全生产水平,降低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  相似文献   
758.
2004年5月9日至10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在无锡召开了“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现场会”。这次会议是国务院批准召开的,会议主题是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的指示和曾培炎副总理的要求,总结交流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的做法,找出差距,落实措施,研究部署下一阶段的工作。国务院对召开这次会议非常重视。曾培炎副总理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对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做出部署。解振华局长就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五”计划落实情况和下一阶段工作向会议作了报告。本刊在此编辑发表解局长的报告,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759.
根据社会经济和土地利用等多源数据,运用GIS与指标模型等方法,对2000和2020年河南省土地利用功能进行分类评价与时空格局多尺度分析。结果表明:(1)河南省农业生产功能自东向西大致呈阶梯状分布,东部平原较高,西部山区较低,平原与山区中间的过渡区居中;生态功能也近似阶梯状分布,但自东部平原向西部山区的变化是逐级升高;非农业生产功能与生活功能是以郑州和洛阳市区为核心呈“中心高、四周低”的分布格局;(2)2000—2020年河南省农业生产、非农业生产和生活功能明显增强,生态功能有所减弱,但在主体功能区和县级单元尺度上各土地利用功能的变化存在空间差异;(3)河南省非农业生产和生活功能相对协同,但它们快速发展对生态功能和农业生产具有明显的抑制效应,此外,农业生产功能和生态功能之间也存在此消彼长的抑制效应。近20年来河南省土地利用功能之间的冲突日益凸显,国土空间规划应当强化生态优先的发展理念,积极调整生产和生活方面的土地利用方式,促进土地利用系统各项功能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60.
尹丽云  李俊  李辰  张腾飞  成佳丽  梅寒 《灾害学》2023,(4):71-79+113
利用云南省472个冰雹过程的雷达资料,对比分析冰雹过程的雷达回波演变特征差异,采用高斯分布,分季节和区域对比冰雹预警指标。结果表明:夏秋季冰雹云回波强度、VIL特征参量比冬春季平均偏低,回波顶高,35 dBz和45 dBz高度比冬春季偏大、跃增快且持续时间长。滇中各参量降雹前跃增时间偏长,滇西地区回波强度特征值最强,降雹前跃增幅度小,滇西北各特征参量偏弱、持续时间短跃增快,滇东北各特征参量偏强,降雹前跃增幅度大。利用高斯拟合,以正态曲线面积84.1%的特征参量为阈值,建立云南不同季节和区域的冰雹预警指标,冬春季CR和各温度层回波强度预警高于夏秋季5 dBz,ET和各回波强度高度预警阈值低2 km,VIL预警指标阈值高5 kg/m2。滇西地区强度预警指标最强,滇东北次之,滇西北最弱,滇东北回波高度和VIL预警指标最大,滇西北次之,滇中和滇西最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