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0篇
  免费   1篇
安全科学   132篇
环保管理   17篇
综合类   43篇
基础理论   6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147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龚鹏飞 《灾害学》2014,(1):120-124
突发事件发生后,为了保障承担抢险救灾任务的一般救灾车辆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赶赴现场,应该确立其优先通行权。在分析优先通行权概念内涵、比较应急车辆与一般救灾车辆承担的运输任务的基础上,从法律定位上明确其应享有优先通行权,并建议在相关的法律规范修订中明确承担救灾任务的一般救灾车辆应享有与应急车辆相同的优先通行权。在具体的交通组织上,提出采用警车带队编队通行的方式来实现一般救灾车辆的优先通行权。在安全保障方面,应该在相关的应急预案阶段制定一般救灾车辆操作指南,储备性能优良的一般救灾车辆,挑选受过专门训练,具有良好的业务素质、交通安全素养及身体素质的车辆驾驶人。  相似文献   
12.
《安全》2020,(5):I0002-I0002
2020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2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为“提升基层应急能力推动、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社区成为疫情防控的基础环节,社区基层应急能力建设和韧性社区建设已成为新时期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后疫情时代,我们如何以社区基层力量为抓手,补足治理短板,将成为未来常态下应急管理建设的重要议题。  相似文献   
13.
民国初年我国救灾的主要特征有三:一是救灾主体多元化,这可从阶层、国籍、职业、身份等方面看出,总体上又可划分为政府和社会力量两个方面。至于救灾效能,无论是政府还是社会救济力量均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局限性。二是短效机制占主导,这可从救灾因素之临设性、救灾甚于防灾两点看出。三是社会过渡性彰显,无论是思想,还是机构、制度,都呈现出明显的新旧交错性,即社会过渡性。  相似文献   
14.
"同自然灾害抗争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永恒课题。"2016年7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唐山并发表重要讲话,深刻指出了我国自然灾害严重的基本国情,系统阐述了"两个坚持、三个转变"的防灾减灾救灾新理念,强调要落实责任、完善体系、整合资源、统筹力量,提高全民防灾抗灾意识,全面提高国家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植物对干旱胁迫的反应和抗旱指标、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和水分利用效率等研究途径,以及人工采取的抗旱措施等方面阐述了森林植物的抗旱性机理研究现状,并提出了今后研究的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16.
中国红十字会是中国整体灾害应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健全红十字会应急体系建设对备灾、应急工作至关重要。中国红十字会应急体系建设主要包括红十字会应急预案、应急物资储备系统、应急救援队伍、应急宣传培训与演练、信息传递系统等。红十字会应急体系建设也存在应急预案的不健全和缺乏针对性、物资储备系统有待健全、应急队伍建设有待加强、应急救护体系不协调等不足。本文从改革和健全红十字会应急预案、大力发展红十字应急组织、深入推进红十字会物资储备库建设、普及全民应急救护、健全红十字应急网络、学习西方国家经验等方面提出加强红十字会灾害应急工作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介绍日本地震救灾志愿者组织的早期形成和发展历程,结合日本的几次大地震归纳其志愿者活动的作用、管理、运行和发展概况。通过将我国汶川地震志愿者的救灾活动与日本的地震救灾志愿者行动进行对比,发现了我国地震救灾志愿者组织存在的问题,期望能对我国以后的地震救灾志愿者行动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8.
唐山抗震精神唐山抗震精神是指唐山大地震发生时及震后救灾活动中支撑、激励、鼓舞和引导唐山人奋勇崛起,艰苦卓绝,最终战胜地震灾害,重建家园的巨大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19.
《江苏劳动保护》2020,(2):14-14
宿迁市以抓基础、建机制、强支撑为核心,着力构建责任、信息、指挥、保障四张网,不断提升防灾减灾救灾工作能力。强化主体责任。立足岗位职责,确保人在岗、心在位、事在手;发挥减灾委员会办公室、森林防灭火指挥部以及抗震救灾指挥部综合协调职能,做到科学预防、指挥、调度。强化部门责任。协调水利、气象、交通、自然资源和规划等“前端”部门分工,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强化基层责任。  相似文献   
20.
因地制宜 建设标准化 在生活水平日益增长的今天,人们享受美好生活的同时,对于自身的安全更加关注,这对国家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提出了挑战,对于我国防灾减灾救灾建设的现状,中国应急管理学会社区安全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徐振德认为,“国家建立了三个体系,也就是防灾减灾救灾,而且国家越来越重视防和减。因为从救灾方面来讲,施救难度比较大,不确定因素太多,综合能力要求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