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5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7篇
安全科学   197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46篇
综合类   197篇
基础理论   26篇
污染及防治   7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社会与环境   33篇
灾害及防治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简述了犀牛在中国灭绝的原因,介绍了犀牛角的利用价值,针对目前犀牛在中国的状况,提出了犀牛保护及犀角持续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2.
基于OSHMS的煤矿模糊综合安全评价管理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目前我国煤矿企业安全管理现状,以一种全新的思路结合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OSHMS)的系统化体系结构及其先进之处,以预防为主,持续改进为动力,建立了基于生产过程的绩效测量、人员职责分配、运行控制和风险管理为核心的4个主要因素的安全评价管理模型;并以此为指导建立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框架,运用模糊综合安全评价的方法对指标体系进行合成;最后,结合矿井生产过程中的供电系统,对淮南潘三矿现场进行实例应用,证明其可行性。该管理模型对煤矿企业安全管理有推广和借鉴意义,可望为煤矿企业通过安全管理实现科技兴安提供一种更可靠,更有效的安全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103.
石油化工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也是我国工业界的污染大户,环保问题在石化行业中显得非常突出.分析了中国石油化工广州分公司的环保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建立了HSE信息管理平台,开发了环保监测系屯  相似文献   
104.
200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17大精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我省经济又好又快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年,安全生产工作责任重大。溧阳市地处苏浙皖三省交界、“长三角经济圈”中心,地理优势营造了良好的经济发展和投资环境,辖区内仅具有法人资格企业就有4950家,重点监管单位有1222家,涉及矿山、化工、建筑、冶金、建材等行业,安监工作面广量大。  相似文献   
105.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这个科技当先的时代,各类企业的竞争,实质上是核心技术的较量.泰志机械(深圳)设备有限公司是一家集设计开发、制造、销售为一体的食品加工及包装设备厂家,系台湾独资企业.近年来借助于日本及台湾的先进技术和多年的经营管理经验,公司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产品持续开发,不断创新完善.  相似文献   
106.
夏日炎炎,持续高温,人和汽车都饱受着“蒸笼”的煎熬。夏季,司机会在行车过程当中遇到一些在其他季节不容易出现的问题,如何避免和解决这些夏季行车中的问题,成了司机朋友最关心的话题。  相似文献   
107.
国内外对地铁运营安全一直非常重视,运营企业也将其作为各项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结合南京地铁运营安全生产管理的实践,介绍努力探索和实施有效的主要措施及启示,全方位确保了运营安全生产总体形势持续稳定.  相似文献   
108.
109.
川江流域的土壤退化与防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川江流域地区土壤退化按肥力因素分类,并以专家系统确定的指标分类统计表明:土壤物理性退化中以水分不调、过砂和板结化较严重;土壤结构性退化中,以土层浅薄化较显著;土壤营养性退化中,以缺硼、钼、磷较突出,成因主要是生态脆弱、土壤侵蚀作用和过渡开发利用,据此提出了防治退化的基本措施。并从持续发展角度提出了适应该区土壤退化特点的持续农业系统。  相似文献   
110.
生态旅游的非持续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生态旅游是以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作为资源的,生物多样性常常十分脆弱,文化多样性则具有明显的不可复制性,因此生态旅游在经济、社会、文化方面都表现出潜在的非持椟特征。生态旅游必须要在开发利用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资源的同时,考虑这些资源的保护以做到可持续利用,从而获得最大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