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8篇
  免费   10篇
安全科学   51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123篇
综合类   198篇
基础理论   6篇
污染及防治   5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社会与环境   11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91.
92.
印度的环境公益诉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栾志红 《环境保护》2007,380(9B):72-74
印度是较早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国家之一,与美国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对环境公益诉讼制度规定严格的适用条件不同,印度采取了积极鼓励公益诉讼的做法,制定了富有特色的印度环境公益诉讼模式。[编者按]  相似文献   
93.
田晨 《世界环境》2006,(6):14-17
严重的环境破坏与污染正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对环境的侵害,损害的是社会共同的利益。环境公益诉讼是适应现代环境保护需要而建立起来的新型诉讼制度,在美国等西方国家业已成熟。那么,美国的环境公益诉讼(或环境公民诉讼)经历了什么样的发展历程?效果如何?美国公民诉讼对中国有哪些借鉴作用?近日,本刊记者就这些问题,采访了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华盛顿美国政府研究中心研究员Dan Guttman(古德丹)。[编者按]  相似文献   
94.
梁增然 《环境保护》2020,48(16):14-18
对我国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历史考察不应始于2015年的全国试点阶段,这一制度史的"短视"可能会束缚学术视野,也不利于对我国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制度未来走向的把握。基于整体主义视角,本文对我国环境行政公益诉讼案例及其背后制度进行考察。通过缘起脉络、发展逻辑、变革规律三维度的描绘,笔者分析出中国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演变逻辑呈现地方先行先试、由混同走向分化、从单向运动式治理向多元常规式治理转变三条主线。  相似文献   
95.
周晗隽  姚贝 《环境保护》2016,(16):73-76
环境公益诉讼在我国未呈井喷式出现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对原告的起诉激励机制。经济学的有限理性假设以及共有物品理论为环境公益诉讼激励机制构建了理论模型。美国在环境公民诉讼中规定了公益律所与法律服务机构、败诉方负担规则、告发人诉讼规则,印度在环境公益诉讼中规定了调查委员会制度、信函管辖制度、执行监督机构制度。通过对美、印两国具体激励机制的借鉴,我国可以从完善法律援助制度、加强法院调查取证能动性、构建胜诉取筹制等方面对环境公益诉讼激励机制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96.
李挚萍 《环境》2012,(3):22-24
近日,陕西省首例环境公益诉讼案件,在韩城市人民法院正式立案. 韩城市环保局状告该市白矾矿业有限责任公司,长期非法排放尾矿废渣,污染水源和周边生态,请求法院判定被告因侵权行为造成的损失及修复费用共计160万元.  相似文献   
97.
速览     
《环境保护》2013,(15):6
国土部:我国还有超过1亿亩工矿废弃地未复垦北京拟立法提高大气污染违法成本环保法修正时要警惕"伪环保"海洋局:我国填海造地11万公顷海岸线变形缩减南水北调中线蓄水在即丹江口库区污水直排严重134法院设环保庭公益诉讼组织设立条件待明确我国多个城市臭氧超过PM2.5成首要大气污染物  相似文献   
98.
目前在众多关于环境公益诉讼的讨论中,我们不难发现这些探讨如出一辙:国外环境公益诉讼状况及如何在借鉴的基础上构建我国的环境公益诉讼,环境公益诉讼的特点是什么等等。相较之下,对环境公益诉讼中的"公益"如何定位以及"公益"的表现何在却较少有人关注。  相似文献   
99.
在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推进多元化的生态文明建设必不可少,浙江省开展的"五水共治"成为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模式。当前行政处罚为主、司法保护为辅的制度是我国落实环境保护的基调,但其缺乏前瞻性、科学性、长效性,并且打击力度不够,且此类弊端频发。因此,以司法手段介入加强环境保护尤其是落实推进浙江省的"五水共治"迫在眉睫。司法职能的提高、"五水共治"相关案件的审理、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作用、环境司法专门化试点的突破创新,从司法保障机制的角度解决了"五水共治"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00.
污染损害赔偿是环境价值实现的重要途径。本文以经济学和法学视角,对污染损害赔偿中环境价值实现的关键要素和我国污染损害赔偿中存在的障碍进行了探讨,并建议以环境公益诉讼与环境污染损害评价制度为基础,通过构建完整的环境污染损害赔偿体系,全面推进污染损害赔偿中环境价值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